第43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火鳥大獎」,除「新秀電影競賽」、「紀錄片競賽」及「國際短片競賽」三個恆常競賽單元外,其中「新秀電影競賽」今年特別增設華語單元。四項競賽共有42部作品參與,各設獨立評審團,將選出共12個獎項,結果將於3月31日假香港文化中心舉行的「頒獎禮之夜」公佈。

「新秀電影競賽」新增華語單元,目的是鼓勵及支持華語地區新銳導演。星級評審團由著名導演兼演員姜文擔任主席,與他一起肩負評審重任的包括著名演員梁家輝。著名演員余男,現因工未能來港:「因在內地拍戲的行程有變,抱歉未能按原定計劃,參與香港國際電影節的評審工作,在此謹祝電影節圓滿成功。」

國際知名電影學者大衛·博維爾因身體抱恙,未能參與評審工作,現改由臺灣資深監製兼電影學者焦雄屏代任評審,他們將從八部作品中選出火鳥大獎得主及具潛質的華語影壇生力軍。

入圍角逐「新秀電影競賽(世界)」單元的電影亦有八部,將由四人評審團選出火鳥大獎及最佳導演、男女演員四項大獎的得主。擔任評審的均是國際影壇權威,包括法國電影月刊《Positif》的資深編輯米修西蒙;今年剛憑新作《我離家了,但…》榮獲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的德國導演安祖拉雪娜歷;斯德哥爾摩國際電影節創辦人及董事會主席英納斯程柳思;以及東京川喜多電影文化基金會國際關係主管阪野優華。

「紀錄片競賽」由三位專家擔任評審,包括執導《普京的證人》的當代著名俄羅斯紀錄片導演及監製維德利明斯奇;澳洲紀錄片導演、電影史學家及坎培拉國際電影節總監安德魯派奇,以及《酒徒》(2010)導演兼香港資深影評人黃國兆亦應邀爲評審團成員,他們將以獨到眼光選出兩部出色紀錄片。

「國際短片競賽」的評審團亦由三位富經驗的影人組成,包括在香港及臺灣屢獲最佳短片及最佳動畫等殊榮的導演吳德淳;憑首部長片《一念無明》(2017)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及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的黃進;及曾爲多個國際影展包括柏林影展擔任顧問的德國影評人安琪李域琦。三位評審將從18部入圍短片中選出兩部得獎作品。

除擔任評審外,姜文、安祖拉雪娜歷及維德利明斯奇三位名導,亦將分別出席大師班及新作映後談與觀衆會面,分享他們的創作心得及經驗。

第43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2019)的提名名單

新秀電影競賽 Young Cinema Competition

火鳥電影大獎(華語) Firebird Award

《乘客》許振昊

《過春天》白雪

《漫遊》祝新

《冬去冬又來》邢健

《星溪的三次奇遇》竹原青

《幻土》楊修華

《第一次的離別》王麗娜

《再見 南屏晚鐘》相梓

火鳥電影大獎(世界) Firebird Award

《Dronningen》May el-Toukhy

《夜晚屬於你》 Ivan Salatić

《伊莉娜》納什泰德·柯西瓦

《在藍色時分飛翔》箱田優子

《夜行怪客》Bas Devos

《下一站,地獄》 Hellhole

《芒斯謎案》Isabelle Prim

《聖山迷羊》 Ridham Janve

紀錄片競賽 Documentary Competition

《M先生》尤朗德·祖貝爾曼

《機不可息》Saeed Al Batal / Ghiath Ayoub

《犬犬風塵》 Bettina Perut / Iván Osnovikoff

《Midnight Family》Luke Lorentzen

《蜂蜜之地》Tamara Kotevska / Ljubomir Stefanov

《陰暗海域》Richard Ladkani

《倡導者》Rachel Leah Jones

《惡在基地蔓延時》 Tiago Hespanha

📎2019香港國際電影節重點推薦新片50部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