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0-24日,上海交大高性能計算中心舉辦了國內首場OpenACC GPU Hackathon活動,旨在幫助廣大HPC用戶,利用OpenACC在GPU平台上提升應用的計算性能。

本次活動共邀請到了13位指導老師,分別來自中國、美國、印度、新加坡、韓國,其中NVIDIA DevTech 3位,PGI編譯器工程師2位,都是在開發一線工作且極具經驗的工程師。參與活動的6支代表隊來自全國多個高校研究所,包括上海交大、北大、地震局、地質大學、大連理工、上海天文台和上科大。他們帶來的7個應用,分別涵蓋了材料科學、分子動力學、地球物理、天文學以及核物理,不同領域。

每支代表隊,分別有2位導師負責進行現場指導,優先採用OpenACC編程模型對應用進行GPU移植,而後結合cuBLAS、cuFFT等數學庫以及CUDA編程,對其進行深入優化。實驗平台為NVIDIA V100 GPU卡和PGI v18.4編譯器。

第一天上午的Tutorial現場

為期5天的活動期間,除了第一天上午的高級OpenACC技術講座,以及最後一天下午的彙報環節,其餘時間都是由隊員與指導老師面對面進行代碼移植及優化工作。同時環境是開放式的,方便不同隊伍之間還可以進行交流溝通,一同解決出現的困難問題。

學員與Mentor一起進行應用移植

Mentor手把手指導學員

3位Mentor共同討論代碼出現的問題

最終的彙報環節,各參賽隊總結了應用中的計算熱點以及並行移植方法,針對優化方法進行了講解,分享GPU移植的經驗及教訓,然後提出了下一步優化所面臨的挑戰。

Final Presentation現場

本次活動的7個應用中,6個是利用OpenACC進行的GPU移植,其中基於分子動力學與卷積計算的應用,在2塊V100 GPU卡上實現了40倍的加速比。2個地球物理學領域的實際應用,在單卡上也取得了10倍左右的加速。

加速結果匯總,加速的基準均為多核CPU版本

每年在全球,還有多場GPU Hackathon活動,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OpenACC GPU Hackathon官方頁面:OpenACC GPU Hackathons

活動集體照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