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9家首批受理科創板企業名單出爐,豬用疫苗生產商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前生物”)位列其中,這家公司重要客戶銷售數據存疑,研發投入遠低於同行,成功引起翠鳥資本的關注。

先看下基本資料。

公開資料顯示,科前生物經營範圍包括生物製品的開發、研製;動物傳染病診斷諮詢及技術服務等。

該公司背後的大股東爲華中農業大學,科前生物公佈的董事會成員名單中,絕大部分成員都有在華中農業大學任職的經歷,其中不乏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而公司創始人、實控人及研發領頭人陳煥春還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除了高知股東,科前生物的業績在近三年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

2016-2018年,科前生物營業收入分別爲3.9億元、6.33億元和7.3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7.24%;淨利潤1.86億元、3.2億元和3.89億元;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爲1.8億元、3.09億元和3.5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39.88%。

重要客戶模仿科前生物名稱,註冊僅10個月即註銷

不過,翠鳥資本仔細閱讀該公司招股書發現,該公司前五大客戶裏,除了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正邦科技等多家養殖業公司之外,第二大客戶爲鄭州市惠濟區鑫苑獸藥經營部,並且2016-2018年,這家獸藥經營部爲科前生物貢獻的銷售額分別爲1789.58萬元、3656.69萬元及4258.56萬元,呈現爆發式增長。

根據天眼查查詢顯示,鄭州市惠濟區鑫苑獸藥經營部註冊成立於2014年,法定代表人爲龐秀紅,註冊地位於鄭州市惠濟區八堡萬佳養殖物流園內。

該公司在成立之後的前三年都發布了企業年報,其2014年年報顯示,公司資產總額10萬元,銷售總額4.5萬元,納稅總額僅爲600元。2015年其資產總額突然下降至2.8萬元,銷售總額以及納稅總額選擇了不公示;2016年其資產總額爲5萬元,銷售額僅爲61萬元,納稅總額則達到了21233.5萬元(應爲計量單位填報錯誤),而這一銷售額也與科前生物公開的數據並不相符。

天眼查顯示,這家獸藥店之後再未更新企業年報。令人產生疑問的是,一家只有5名員工的獸藥店一年居然能消化數千萬元貨品,其銷售能力實在強大。

不僅如此,或許是和科前生物關係處得很好,該獸藥經營部的法人龐秀紅於2017年12月還在上述註冊地註冊了另外一家公司,公司的名字爲鄭州市鑫苑科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如果不看股東結構,一般人可能都會認爲這是科前生物在河南的分公司吧。

但不知道什麼原因,這家公司存續不到1年就於2018年9月底主動註銷,其2017年經營和資產狀況都選擇了不公示。

衆所周知,五大客戶作爲關係公司穩定經營以及保持持續經營能力的重要方面,一向是證監會關注要點,在之前證監會反饋意見高頻問題彙總中排名前列。

因此,科前生物這家合作伙伴的經營數據是否準確?其與科前生物究竟是什麼關係?爲何公開使用科前生物的名稱註冊公司?這中間是否存在問題或是未來交易所以及證監會關注的問題之一。

研發投入遠低於同行,銷售費用居高不下

高研發投入是科創板對上市企業的重點要求之一,科創板《上市規則》規定的財務指標就包括“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佔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於 15%”,其中“研發投入”的認定明確。

上交所要求,研發投入爲企業研究開發活動形成的總支出。研發投入通常包括研發人員工資費用、直接投入費用、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設計費用、裝備調試費、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委託外部研究開發費用、其他費用等。本期研發投入爲本期費用化的研發費用與本期資本化的開發支出之和。

科前生物在這一項上顯然存在短板。該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研發費用分別爲2155.08萬元、5343.98萬元、4764.50萬元,佔營收比例分別爲5.52%、8.44%及6.48%,其中2018年科研投入還略有下降。

對比同行業上市公司,海利生物研發投入總額佔營業收入比例爲12.44%,瑞普生物2016年、2017年研發投入均超過1億元,研發投入總額佔營業收入比例也超過10%。2017年度,生物股份研發費用1.73億元,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接近10%。

是什麼原因導致科前生物研發投入不高呢?是因爲缺錢嗎?

事實上,科前生物貌似並不差錢,其招股書顯示,該公司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呈遞增趨勢,其中2018年達到了3.52億元,顯然這部分錢並沒有拿來投入到研發當中。

反而,該公司在渠道上面的投入遠超研發。

數據顯示,2016-2018年,科前生物銷售費用分別爲5827.89萬元、8613.64萬元和11270.55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爲14.93%、13.61%和15.33%。

除了在渠道端投入重金,該公司本次計劃融資規模爲17.47億元,大部分資金的投向也是爲了擴張產能,但其一些生產線目前卻出現產能利用率不足的現象,例如,其滅活疫苗2018年產能利用率只有65.84%。

科前生物在公告中表示,伴隨國內畜牧業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趨勢,公司近年來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但目前融資渠道的單一限制了公司規模進一步擴大。獸藥行業既是技術密集型行業,同時也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公司需要大量資金購置先進的生產設備和試驗設備,建設高標準的GMP車間和實驗室。公司僅靠傳統融資渠道和自身利潤積累難以及時滿足發展所需的各項資金,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公司的快速發展。

根據科前生物招股說明書,此次募集的資金擬投資於“動物生物製品產業化建設項目”、“動物生物製品車間技改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與技術服務網絡建設項目”、信息化建設項目”、“科研創新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7個項目。

這其中最燒錢的是前兩個,也就是動物生物製品產業化建設項目8.74億元以及動物生物製品車間技改項目2.87億元,而科研創新項目僅投入1.76億元,約佔上述兩項目總額的15%。

科前生物會是科創板首批上市的幸運兒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