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戲曲小說沒什麼影響吧,他對戲曲倒是有很大影響。

李漁(1611-1680),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漢族,浙江金華府蘭溪縣夏李村人,生於南直隸雉皋(今江蘇省如皋市)。[1] 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自幼聰穎,素有才子之譽,世稱「李十郎」,曾家設戲班,至各地演出,從而積累了豐富的戲曲創作、演出經驗,提出了較為完善的戲劇理論體系,被後世譽為「中國戲劇理論始祖」、「世界喜劇大師」、「東方莎士比亞」,是休閑文化的倡導者、文化產業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一生著述豐富,著有《笠翁十種曲》(含《風箏誤》)《無聲戲》(又名《連城璧》)《十二樓》《閑情偶寄》《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萬字。還批閱《三國志》,改定《金瓶梅》,倡編《芥子園畫譜》等,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藝術天才。

李漁在六十歲前後,開始系統地總結他的經驗,使其上升為理論。康熙十年(1671),《笠翁秘書第一種》即《閑情偶寄》(又叫《笠翁偶集》)問世,這是李漁一生藝術、生活經驗的結晶。《閑情偶寄》分為詞曲、演習、聲容、居室、器玩、飲饌、種植、頤養八部,共有234個小題,堪稱生活藝術大全、休閑百科全書,是中國第一部倡導休閑文化的專著。其中,《詞曲部》談論戲劇的結構、詞采、音律、賓白、科諢、格局;《演習部》談論選劇、變調、授曲、教白、脫套;《聲容部》中的《習技》詳述教女子讀書、寫詩、學習歌舞和演奏樂器的方法,都和戲劇有關。後人曾把《詞曲》《演習》兩部抽出來,獨立印成一書,名《李笠翁曲話》。其中從創作、導演、表演、教習,直到語言、音樂、服裝,都一一作了論述。李漁在汲取前人的理論成果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藝術實踐經驗,對中國古代戲曲理論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從而形成了一套內容豐富、自成體系、具有民族特色的戲劇理論體系,它比法國著名文學家狄德羅的戲劇理論體系早出一百年;他的《閑情偶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的戲劇理論著作,是中國古典戲劇理論集大成之作,是中國戲劇美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其中關於導演的論述,更比蘇聯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早出兩個世紀,是世界戲劇史上第一部真正的導演學著作。《閑情偶寄》的後六部主要談娛樂養生之道和美化生活,內容豐富,切合實用,同時也為我們全景式地提供了十七世紀中國人們日常生活和世俗風情的圖像:從亭台樓閣、池沼門窗的布局,界壁的分隔,到花草蟲魚,鼎鐺玉石的擺設;從婦女的妝閣、修容、首飾、脂粉點染到窮人與富人的頤養之方,等等,無不涉獵,表現了作者廣泛的藝術領悟力和無限的生活情趣。這六部的寫法,和一般生活知識讀物不同,往往結合抒情和說理。他希望人們讀了他的書對美化生活有新的認識,能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他還希望通過草木蟲魚、攝生養性知識的論述,旁引曲譬,有助於規正風俗,警惕人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