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防風

秋季有一股神祕的力量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疾病,專家拿來了一把羽扇,告訴我們,羽扇能夠防禦“來自秋季的神祕力量”。那麼,這股“來自秋季的神祕力量”究竟是什麼呢?我們又該如何防禦?

1,秋季神祕力量:風邪

人們經過酷夏,很享受秋天這個季節,但是此時也是風邪發威的時候。《黃帝內經》中講秋三月“天氣以急”,這裏的“急”就有秋風疾進的意思。秋季來臨,天氣變涼,氣壓高了,溼氣減少,風氣比較盛,大家熟悉的“秋風掃落葉”更是突出了秋風的肅殺、疾進之勢。因此這時節特容易形成風邪,而風邪又分內風和外風兩種

金秋風邪盛,人體藏有“治風穴”,每天按一按,防禦風邪保健康!

古人認爲,外風是由自然界風邪入侵所導致的,而內風是由於人體自身陰陽平衡失調後,肝風內動所導致。由於秋天風邪盛行,中老年多位肝腎虧虛,特別容易受到外風侵襲,嚴重者可導致高血壓、腦中風、癲癇、偏癱等疾病。

外風症狀:頭痛、眼斜、口歪

內風危害:中風、癲癇、癡呆、高血壓

金秋風邪盛,人體藏有“治風穴”,每天按一按,防禦風邪保健康!

2,防範風邪

秋季氣溫下降,風寒溼氣重了,人的皮膚乾燥,腠理不固密,“羽扇”功能減退就會產生外風。比如穿堂風是很厲害的,很強的勁風,如果容易出汗或者平時身體比較虛的人,受了穿堂風就容易出現問題。除了穿堂風還有虛邪賊風——晚上睡覺的時候從窗戶縫裏吹進來的風,這些外風都需要引起關注。

我們身體裏有很多能夠抵禦外邪的部位或者是風邪容易侵犯的地方,古人把這些穴位用風來命名,十四經的經穴裏邊有六個治風的風穴,掌握好這些穴位,對預防保健,抵禦內風、外風都有好處。羽扇就表示人體自帶的“治風六穴”。

金秋風邪盛,人體藏有“治風穴”,每天按一按,防禦風邪保健康!

3,治療外風的三個穴位

1,翳風穴

翳風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穴位,可以治療和預防面部風邪,還可以治療面部很多問題,比如牙痛、口角歪斜、耳鳴耳聾、側面部頭痛、面頰痛

【位置】下頜角和乳突之間的骨頭中間凹陷處,即耳垂往後一壓,下面的位置就是翳風穴。

金秋風邪盛,人體藏有“治風穴”,每天按一按,防禦風邪保健康!

【按揉方法】無名指和小指蜷起來,大拇指扣上去,食指和中指輕輕彎曲,按揉耳朵後面,力量稍重,一次按揉81下,大概時間3—5分鐘。

【專家提示】對虛證來說,九九八十一是補的,對熱證來說,六六三十六力量重一點是瀉的。牙痛、耳鳴、面癱早期的病人,壓這個穴位特別痠疼,想預防,就可以按揉該穴位。

2.風門穴

風門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善於治療一切外風侵襲人體所導致的疾病。人體體表防風的衛氣比較弱,衛氣不足,風一侵襲就向裏走,走到肺出現怕冷、惡寒等症狀,再向裏走會出現咳嗽,風到鼻子就會流清鼻涕,風邪侵襲人體還會出現其他問題,比如皮膚上一塊塊紅等。

【位置】背部足太陽膀胱經的第一條線上,在第二胸椎突棘下旁開1.5寸的地方。

金秋風邪盛,人體藏有“治風穴”,每天按一按,防禦風邪保健康!

【按揉方法】用食指中指按揉風門穴,一次按揉36下。

【專家提示】必要的時候可以請專業的拔罐人士在風門穴拔罐。

3.風市穴

風市穴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這個位置提示的外風,經常和寒、溼邪氣一起侵襲人體的經脈或穴位,容易出現下肢風痹、老寒腿、關節炎、痛風等。風市穴是下肢風邪最容易去的地方。

【位置】膕窩上七寸的地方,也是自然站立,雙手自然下垂,中指尖兒所對應的位置爲風市穴。

金秋風邪盛,人體藏有“治風穴”,每天按一按,防禦風邪保健康!

自己可以輕輕用手揉這個位置,感受是否有痠痛,有痠痛表示可能有受風受寒了。膝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痛風等都能反映在風市穴上,風市穴是治療下肢受風受寒、疼痛,各類腿膝關節病的要穴,也是診斷檢查的一個重要穴位

【注意】日常可以按揉風市穴,如果邪氣侵襲嚴重,拔罐請到正規醫院找專業醫生爲您拔罐。

金秋風邪盛,人體藏有“治風穴”,每天按一按,防禦風邪保健康!

4,治療內風——風府穴

風府穴是督脈的穴位,是用於防止內風疾病的經典穴位,對於防治頭腦部疾病有很好的效果,特別是腦中風、癲癇抽搐、肢體顫抖、癡呆、半身不遂等。

【位置】後髮際向上1橫指的凹陷處。

金秋風邪盛,人體藏有“治風穴”,每天按一按,防禦風邪保健康!

【按揉方法】擡頭,大拇指之間疊加向下,用拇指指腹按揉到有痠痛麻脹的感覺,每次按揉1—3分鐘,可以預防腦部病變,腦中風等。

金秋風邪盛,人體藏有“治風穴”,每天按一按,防禦風邪保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