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問題,每日經濟新聞編輯余冬梅認為:

現在說中國IP「持續」輸出恐怕還為時尚早。

《花木蘭》雖說是取材於中國傳統故事,但嚴格意義上來說,它是迪士尼的大IP,只不過是真人電影版找了一個中國女演員來拍。

《白夜追兇》的海外發行權賣給Netflix,也更偏向是個案的成功。你還能記得起《白夜追兇》之前,引起熱議的是哪部成功出海的電視劇嗎?我能想到只有《甄嬛傳》,要知道,《甄嬛傳》可是2011年播出的。同樣是被賣給了Netflix,時長76集的《甄嬛傳》還被剪成6集Netflix上線。

當然,這幾年也湧現了不少優秀的國產電視劇,稍微近一點的有《琅琊榜》《人民的名義》等。隨著國產電視劇的發展,電視劇「出海」的步伐也越來越快。據悉,《琅琊榜》在國內熱播的同時就已收到來自美國、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的訂單。

但是觀察一下可以發現,目前國產電視劇出口較多的仍是是東南亞國家以及第三世界國家,真正進入歐美國家的比較少。《北京商報》報道稱,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中國電視劇節目進口總額為20.99億元,出口總額3.69億元,貿易逆差17.30億元。

而且這些出海電視劇在海外也遭遇了不少難處。據新華社,國產影視劇出海比較容易遭遇如下困境:1.多在非黃金檔、收費台播出;2.神翻譯破壞語境、意境;3.白菜價出口,存在盜版問題。

縱觀近年國產劇出海現狀,情況並不樂觀。所以,網劇《白夜追兇》被美國人買下、將在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的消息,就顯得格外令人振奮。

這也說明了,國產劇只要保質保量,不僅能征服國內觀眾,更有走出去接受國外觀眾評價的可能。畢竟在找幾個流量明星拍個爛劇爛電影都能大把撈錢的時代,談影視劇的「文化輸出」是多麼不切實際的事情。

最後,希望《白夜追兇》能成為一個好的開端和榜樣,讓用心寫劇本的編劇、用心拍戲的導演和用心演戲的演員們得到激勵,製作出更多精良的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