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台湾

学测个人申请书审订SOP 大学:更怕招到不适合的学生

大学个人申请第二阶段于4月10日开跑,却有41校318个系组除了采计学测成绩外仅采书面审查,引发公平性争议,更有书面审查标准不明等争议。大学方则表示皆有订立SOP,更怕招到不符合资格的学生。(图/记者许维宁摄)

大学个人申请第二阶段于4月10日开跑,却有41校318个系组除了采计学测成绩外仅采书面审查,引发公平性争议,更有书面审查标准不明等争议。大学方则表示皆有订立SOP,更怕招到不符合资格的学生。

今年学测首次采取「五选四」,以至于同分学生增多,导致顶尖大学热门科系第一阶段人数皆暴增,第二阶段因此成为筛选关键,但却有41校318个系组于第二阶段仅采书面审查,更有科系将书审定为50%,标准模糊引发外界争议。

补教业者刘骏豪表示,「问题在于50%的审查资料校方该如何评分。」第一阶段已经分不出高下,50%审查资料究竟该如何评分,包括每个学校皆不一样,光列出参采在校成绩也是问题,大学如何选才将是第二阶段一大难关。

面对家长的质疑,国立交通大学副教务长黄育纶表示,备审资料外观太华丽实在不吸引人,系上还是以看内容为主,也许以家长角度来看看不到老师如何审查,但系上更担心选到的学生不适格、或是对该领域毫无兴趣。对于第一阶段学生爆量,系方已启动机制,将有更多老师投入审查,若老师给予的学生评价差异太大,将启动差分审核讨论会议,希望透过书审挑选真正需要的学生。

中央大学教务处招生组组长周弘伟谈到,全台318个科系于二阶段采用书面审查但多设有尺标,系所会名列参照标准和SOP,以及订立引导式自传,或要求学生提供竞赛成果、特殊表现、相关能力检定证明等资料,强调参照标准并非空穴来风,「我们比大家更怕选到不适合的学生,也没必要找不适合的学生。」

大学招联会综合业务组组长王盛麒表示,各大学不在意学生是否将备审资料「做好做满」、是否又厚又漂亮,各大学都注重个人表现与特质,不是硬塞备审资料就有优势。希望老师能在严谨的程序中找到适合的学生,如果学生没兴趣,对校方也是一大困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