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是一個相對落後的西北小市鎮,整個城裡才有3所高中,初中開始我們才開始學習音標。那個年代的高考英語也沒有口試,第一大題就是音標辨析,最後一題是限字80的看圖說話。80個英文字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說,是需要抓耳撓腮、一個字一個字數著湊數硬擠的,多寫10個字都是老師課上要表揚的高分作文。放到今天,對於某些比較能打的同學們,80個字是他們的托福寫作開頭段。

我們當年也不流行托福雅思GRE,新概念和全國英語能力競賽才是當紅炸子雞。(我真的忍不住吐槽:第一遍打成了」當紅炸自己「,感覺碉堡了。)我特別清楚地記得,我媽每周送我到一位秦姓老師那裡上概念2、3的小班課,每周的作業就是背誦生詞和課文。

初三的時候,我的英語老師無意中知道,我居然明白什麼叫做「現在完成時」,驚為天人,迅速提拔我做英語課代表。從此我就走上了每天早讀課帶領同學們朗讀單詞的不歸路。我覺得日後大家上大學,發現自己的發音不太標準,我有很大的責任。

那時候我們也沒有出國讀書的願景,其實連「出國讀書」的概念都沒有:我們的目標是清華北大,211、985,一本二本。再仔細想想,我們哪裡是沒有「出國讀書」的概念,是連「出國旅行」的概念都沒有好么。

我大學考的非常不怎麼樣,我開明的媽給我報了一個去海南的旅行團,讓我和小夥伴們去散散心。出發前的飯桌上,家裡人知道我要去海南看天涯海角,去看真的大海,紛紛表示非常羨慕。

可惜那時候我還沒有智能電話,我媽也沒有捨得我個馬大哈帶上家裡唯一的傻瓜相機,所以沒能拍多少照片回來吹牛皮。

對於那時候的我來說,從西北到祖國最南邊,已經是旅行距離中極致的概念了。

總之,沒有想過出國。

說到這裡,你一定以為我前面鋪墊了這麼多心酸的血淚史,後面肯定是關於我「如何克服萬難學習英語、愛上英語」的年度勵志雞湯大戲了吧。並沒有。接下來我要講的是天上掉餡餅,登上人生巔峰、迎娶高富帥的反轉。

因為我是英語課代表,我媽媽替我選擇了大學的英語專業。沒畢業的時候,她就開始利用老家的人脈關係幫我張羅找工作的事情,以免我在北京就業碰壁。突然消息傳來,我的一位在美國定居很久、生意做很大的親戚,願意資助我出國留學。

2010年,我沉浸在驚喜和感恩中,開始著手申請的工作。在選專業的時候,我在教育學和新聞學中間糾結了,一個好申請,一個聽起來很炫酷。動筆寫文書之前,我給大姨的女兒寫了一封郵件,問問她的建議。她七歲就和父母移居美國,後來考上了紐約大學的Stern商學院的finance專業。在我給她發郵件的時候,她已經大學畢業、在金融行業工作快兩年了。

避免這個截圖不清楚,我簡單翻譯一下,看懂文章內容的同學可以略過。當然,還是強烈建議大家認真讀,不要走馬觀花,怎麼說也可以當托福口語素材讀讀。

收到你的郵件很開心,祝你備考托福好運。

我覺得:如果你真的對新聞很感興趣,那麼你絕對應該申請這個專業。但是你要知道,(決定專業)之前你得先知道你畢業以後計劃在【哪裡】工作。中國?美國?我有朋友在紐約大學的傳播學,很棒!但是,這個專業畢業之後在美國的收入不怎麼樣(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考慮到這點)。我不知道中國這個行業的薪水怎麼樣,但是你要記得考慮這個(收入的問題)。選校的方面,你的選擇不太合理。你有沒有看到研究一下這些學校的項目?一堆牛校......我知道你覺得這些學校很難進,但你還是要試試的。因為我不希望你來了兩年,隨便找個差不多的學校,然後畢業找不到好工作。很多來美國學習的國際學生都有這個問題。他們以為來上了個美國的大學就萬事大吉了,但是學校的名聲、名譽很重要!

她只比我大一歲,但是字裡行間我看到的距離,卻是一個成年人和年輕人的區別。

這封郵件中的每個句號,甚至是句號、括弧,都像是冬天的冰水,把我火辣的激情澆了個透心涼、心飛揚。

這些問題,在決定出國留學之後,甚至是開始選校之後,

我 完 全 沒 有 想 過,

對於她提到的就業前景,

我 也 完 全 沒 有 研 究 過,

我只是完全沉浸在了「有人幫我交學費」、「我能去美國讀書了」這些BlingBling的美妙願景中。

或許你會說我有點小題大做,畢竟她已經進入社會,走入工作崗位,考慮問題勢必更加成熟、更加長遠。而即將大學畢業的我們,缺乏環境和歷練,情有可原。是啊,彼時的她頂著全美排名第四的商學院的光環加持,已經成為了美林證券里能被叫得出名字的小leader了。看她的照片,已經是腳踩恨天高,身著筆挺Moussy西裝的職場人士了,我怎麼比呢?

「我要是名校畢業生,要是畢業之後就能找到這麼好的工作,我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我暗搓搓、酸溜溜地想。

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也是這麼想?

別做夢了。就是那一點點的幻想、一點點的借口、一點點的懵懂,讓人和人之間原本存在的差距越拉越大。

我不知道的是,她在大學還沒開始時,就早早規劃自己的未來。

當我還在因為踩著分數線進了一個自己擅長的專業而暗自竊喜時,她放棄了哈佛的錄取。選擇了學校排名更靠後、生活費成本更昂貴,但是finance專業知名度更高、距離金融中心更近的紐約大學。

當我在大學食堂和室友討論今天午飯吃蓋飯還是吃拉麵的時候,她已經在從學校到公司實習的路上、踩著高跟鞋、穿著西裝裙,三口兩口吞掉了一個三明治。

大二暑假,當我還在想著去哪家機構發傳單時薪比較高的時候,她自己補貼錢租房子,去曼哈頓找實習。其實,她做的事情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就是打下手、買咖啡、做會議記錄、複製粘貼。

在我例行公事地跑到某個社團講座打卡,坐在後排玩手機的時候,她用看了的幾本關於職場穿著、儀錶的「閑書」,在學校開了個小社團,和就業中心合作,為學生提供面試培訓。

大三暑假,當我報了新東方的高階寫作班、想著為畢業論文錦上添花的時候,她跑到一家證券公司的香港分部去全職實習,工作之餘開始系統學習中文書寫。(她去美國的時候只有七歲,很多字只會說不會寫,比如「大理公主」,她能鸚鵡學舌的把這四個字讀出來、理解意思,但是她只認識「大」字。)

大四畢業找工作的時候,當我在英語編輯、英語老師甚至英語客服這些完全不搭界的職業選擇中糾結、對比哪個薪水更高的時候。她打敗了來自哈佛的競爭對手,拿到了美林證券的offer。並且因為出色的漢語表達能力,美林證券讓她參與了亞洲區的很多核心業務,快速晉陞成了小組leader。

當我在吐槽公司微薄的餐補、車補的時候,她年底拿到的Bonus已經比她在美國做生意的老爸的年終紅包還要可觀了。

不想再寫排比句了,寫的我有點熱淚盈眶。

大姨在電話里對我媽說,「美國這個社會真的存在問題,Chelsea才工作不到兩年,年底的收入怎麼可能比他爸爸的還要高?」大姨是個直性子、但是非常善良的人,她絕對不是在用赤裸裸的炫耀來刺激我媽。

但是,不能免俗,聊到錢的時候,我猜我媽在電話這邊,也難免羨慕中夾帶著酸溜溜——畢竟,她的女兒才是從小被最看好的那個「別人家的小孩」。

年輕的時候不喜歡看《The Big Bang Theory》,整日沉迷於光鮮亮麗、勾心鬥角的《Gossip Girl》,更覺得Sheldon那個情商為負、招人煩的傢伙能說出什麼讓人愛聽的、或者有建設性的話來。最近在B站看cut的時候,還真被打臉了:

「初始條件中哪怕是最微小的改變,也可能引起災難性的無法預計的後果。」——Chaos Theory

我和大我一歲的姐姐之間,那關鍵性的、「微小的改變」之一,用一言以蔽之,是:她知道她想要的是什麼。

沒人會覺得,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是基本的需求本能,甚至和智商、種族、性別等等都沒有關係。打從娘胎裡面出來、嗷嗷大哭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我們要喝奶、要擁抱。

我還記得高考前一兩個月,我們這些「種子選手」被關到小黑教室裡面沒日沒夜地刷題,來給我們上課的都是整個市裡最優秀的老師們。

早晨六點半我學的最爛的地理課上,眼皮打架,男老師透過他啤酒瓶一樣厚、高度遠視的眼鏡,目光如炬地盯著我,說:「現在辛苦一點,等上了大學你們就解放了。」

這句話像是一句神奇的雞湯,每次都能讓我打起精神,繼續和意志力做鬥爭。

我想要解放,我要熬到我解放的時候。

高中辛苦了三年,大學解放一下有錯嗎?我終於要結束苦逼的高中,開始享受青春、享受生活了。

「現在辛苦一點,等上了大學你們就解放了。」今日,同為老師的我能充分理解這句話背後的動機和無奈,甚至有時面對心不在焉的學生,我也會用這招。

但是,同學們,這是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下,你被灌輸的最大的謊言

大學不是你享受的時候,是你離開的老師、爸媽,在面對課業負擔的同時,成長為一個思想獨立的人格的過程。而「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就是思想的一部分。

沒人反對你享受青春、享受生活,但前提是你要知道享受不是借口,也不是逃避。精神層面的自由和解放,才是享受生活更重要的一部分。

回到那封郵件,它是最終導致我放棄申請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當時的我沒有想明白那些問題,更重要的是當時的我根本沒有提出這些問題的「意識」。我很感謝姐姐的這封郵件,把它放在收藏夾裡面,一直都沒有捨得刪掉。

如果說真的有無數平行宇宙存在,我很難想像那個八年前去留學的我,現在是什麼樣子。即便如此,時至今日,我仍然不後悔當時沒有接住天上掉下的餡餅。尤其是最近在計劃申請研究生,看到學費,還是讓我這個已經經濟獨立的成年人倒吸一口涼氣。更別提我媽還在電話這頭不停的嘮叨:「都快30的人了,還上什麼研究生,好好掙錢,家裡還有兩個小寶寶呢。」

孩子們,你們是幸運的,不論是從宏觀教育理念的進步,還是微觀個人家庭經濟實力的提升,你們都比我們更加幸運。除了能幫助你們征服標化考試,這封郵件的截圖和背後一切我已經寫出來、還有那些我沒有寫出來的深意,是我能想到的送你們的最好的禮物之一。希望你們都能成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