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主子十天前做了絕育,現在整理一下過程和細節,希望對後來者有幫助。

貓咪:小星星,波斯,公貓,1歲零1個月。切蛋蛋後已更名 蛋無 Daniel Wu,或者大家可以叫他吳彥祖。

Part 1:爭議

關於貓咪是否應該絕育,其實出於各方立場的不同,至今仍然存在爭議的。

適時對貓咪進行絕育,的確可以降低某些疾病的發病風險(畢竟蛋蛋沒了,難道還都能得睾丸疾病?),提高疾病感染的可控性,也幫助保持貓咪心理和精神狀態的相對穩定,換言之,是幫助貓咪更適合與家庭寵物生活。但也有人道主義者認為飼主不應該過多干涉貓咪的正常生命過程,在此不做深究。

我的個人觀點是:非營利性,非繁育目的的飼養,正確對貓咪進行絕育,不但有利於貓咪健康和壽命延長,也非常有利於貓咪跟飼主的情感。

但是貓咪的身體發育跟人類相似,也需要生殖系統分泌的各種激素參與調節,因此絕育的時機需要飼主慎重考量。

需要指出的一點是,飼主需要儘早確認有沒有繁殖意向,比如家裡貓咪的品相極其優秀,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夠提供貓咪繁育的條件,或許不應當過早絕育。

Part 2:絕育時機

如果飼主決定對貓咪進行絕育,那麼應該給與貓咪充分的時間完成身體發育,專業的獸醫學報有過一些關於貓咪健康和絕育時機相關性的研究,表面貓咪的性激素與軟骨的發育存在相關性。但這方面缺少系統性的研究。大多數寵物醫療機構和貓專科機構,都建議6~8個月對貓咪進行絕育,但這個時間僅僅是屬於建議,飼主需要針對自己飼養的貓咪,向專業的貓咪繁育貓舍和醫療機構進行諮詢。不同品種的貓咪,成熟期相差會非常顯著,田園貓,英短等8個月就可能出現發情表現,而波斯一般會在一歲以後。

一個可以作為參考的現象是,對於公貓,如果在建議的月齡,開始出現尾巴根部的尾腺體油脂分泌旺盛,那麼就表明貓咪正進入成熟期,而且2~3個月內,會出現發情現象。這類似於人類的青春期,比較建議的是,出現「油尾巴」後,給予貓咪2個月左右的時間,或者等待貓咪出現發情現象後,再進行絕育。這時候對於貓咪的發育,時間是最為寬裕的。

但是貓咪發情會出現很多強制性的行為改變,我和朋友們觀察到的情況:包括但不限於在貓廁所以外撒尿,在飼主床上大便,更早期的現象是,公貓會突然開始很喜歡在被子等柔軟的地方踩奶,比如我家主子。這時候就應當引起飼主的注意,主子可能快要到發情期了。

小星星在我床上Po大之後,其實是很悔恨的,那一晚我跟他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對他在床上便便一事表達了嚴重關切,以往我跟小星星聊天,都會以他飆垃圾話不了了之,但那一次,他沒有,這也讓我覺得,我不應該對世界第一可愛小貓咪過於苛責。

但是,如果你家主子也Po了大,不要跟他聊天,把便便清理掉才是第一優先要務,別問我為什麼,我不想回憶。貓咪在這個時期,肛門腺的分泌也會加強。立即換洗床單。立即!!!

Part 3:準備工作

首先要給主子完成基礎免疫,常見的是注射貓三聯,一般不建議注射貓五聯,對貓咪身體負擔不較大,一般的醫療機構不要求貓咪注射狂犬。英特威一般需要注射三針,間隔7~10天,妙三多需要注射至少兩針,間隔7~10天,換言之,你需要至少提前一個月時間給貓咪做免疫。

第二,要搞清楚家裡主子幾斤幾兩,一方面貓咪手術的費用跟體重有關,醫療機構普遍以5Kg作為分水嶺,高於5Kg會追加收費。另一方面,你需要給主子準備一個足夠他舒適躺著的大貓包,而非平時局促的外出包。準備項圈,小圍兜。

貓咪手術後會有三周左右時間不適合洗澡,所以長毛貓最好提前洗一下。

另外需要聯繫醫療機構進行預約,一般情況下,公貓的絕育會比母貓便宜很多,但是手術費用公貓會在300左右上下浮動,母貓在700左右,多數醫療機構,對於家庭飼養的寵物貓,會建議做血液檢查,用以確定肝和腎臟的代謝情況,價格在300左右,對於純種貓和近期剛剛領養的野外貓咪,比較建議做這些檢查,一個例子是,我的朋友收養一直小區的貓咪,進行絕育然後送養,由於貓咪在外麵食物來源不穩定,使用了腐敗的食物,肝臟當時是有一些影響的。這些檢查可以幫助醫生判斷貓咪當前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手術,以及手術的麻醉方式是否需要調整。

說到麻醉,目前較低風險的麻醉方式仍然是氣體吸入麻醉。貓咪在手術過程中,全程吸入藥物,不會出現傳說中麻醉劑量不足,做一半醒過來的悲劇。

預定好手術時間後,貓咪需要提前8小時斷水斷食,但主要是斷食,很多家貓是有固定的飲水習慣的,主人應當盡量不要讓貓咪斷水時間過長。

  1. 免疫情況。
  2. 給家裡主子稱體重,觀察主子進水進食習慣。
  3. 是否需要提前洗澡。
  4. 物色可靠的寵物醫療機構或貓專科,電話諮詢。
  5. 準備一個大的貓包或航空箱。
  6. 提前預約手術時間,跟醫生交代清楚貓咪品種,性別,年齡,健康狀況。
  7. 根據約定時間提前8小時斷食,但手術當天應該隨身攜帶一瓶水。

Part 4:手術

醫生一般會先給貓咪做一系列基礎檢查,然後稱體重,根據體重跟你確認手術的價格,同時也會建議你做血液檢查。

檢查一般會有四種結果:

1.一切正常,送去手術。

2.某些體征不正常,但不影響手術,包括但不限於:輕微炎症,貓咪脫水。

3.某些體征嚴重不正常,需要治療。恢復後才能手術。

4.公貓有隱睾,也就是發育不良,睾丸未能全部進入陰囊。這種情況需要開腹,價格需要增加。

公貓手術比較容易,一般是在蛋蛋後側切口,不需要縫合,目前大多數醫療機構使用醫用膠水粘貼傷口,母貓需要開腹,手術痛苦較多,恢復期也更長。

手術時間公貓正常不超過半小時,在比較忙碌的醫院,應該需要等待不超過一小時。母貓大概需要一小時到兩小時。如果公貓診斷有隱睾,時間會在一小時到兩小時。

這時候飼主安心等待就好了。

關於演戲,幾乎全部的貓咪都是第一次做絕育(別笑,這句話很嚴謹,幾乎全部,不是全部),主子根本不知道來幹啥,然後wu一下就不省人事了,飼主不需要過多擔心貓咪恨自己這種事,而且據我所知的幾例情況,都是在貓咪醒來後沒有照顧到位。

Part 5:術後照顧

手術結束後,會由醫生或護士把貓咪放在包里送出來,這時候已經給點了眼藥水,所以不是在哭,有些情況下貓咪舌頭會被醫生拉出來防止咬傷,飼主應該低調拍照,盡量憋笑。

根據術前檢查結果,飼主可以要求醫院給注射一個水包,就是類似生理鹽水的一種液體,抱歉忘記叫什麼名字了,醫生會在貓咪頸背部注射60ml左右的一個皮下水包,用以保證貓咪在麻醉後恢復活動器件的水分補充,尤其是術前檢查有脫水情況的貓咪。

然後就是等到半小時左右,看貓咪逐漸恢復意識,醫生做一些檢查後就可以抱著主子回家了。前面提到的大號貓包,就是在這時保證主子能較為舒適的側躺在裡面,而不是清醒狀態時趴著。

貓咪的外傷恢復能力比人類強大得多,所以檢查正常的情況下,並不需要過度關注貓咪的傷口。但是貓咪天性會舔舐傷口消毒,雖然同樣有效,但是比人類醫學科技的無菌處理差得多。飼主需要給貓咪佩戴項圈;小圍兜;術後服來組織貓咪舔傷口。

三者的區別:項圈就是恥辱全,主子戴個天線罩那種,這種其實會影響主子的視野和進食,是主子比較反感的一種,基於貓咪品種,像豹貓這樣的長脖子貓咪影響比較小,但加菲和波斯這種五短身材影響很大。所以項圈佩戴建議是:先根據頸圍選擇尺碼,佩戴後先後移動看看是否鬆動,確認佩戴合理之後,需要從側面看能否看到主子鼻尖,如果主子鼻尖能露出來,那說明項圈是合適的,如果不能,要麼需要買小一號的項圈再試一次,要麼就要自己把項圈裁剪掉外圈,降低深度。

小圍兜是新一代神器,跟天線罩相反,這個是軟質的防水布,佩戴後是朝下罩住主子肩膀的,主子的腦袋周圍沒有任何阻礙,視野和進水進食都不受影響。對於短腿貓咪而言,還有約束活動的神奇效果,小裙子會讓主子邁步的時候感覺到障礙,變成小碎步。

術後服是針對母貓的,因為傷口位置不同,母貓穿術後服不但能遮擋傷口,還不影響上廁所。

貓咪帶回家後,前面36個小時比較重要,貓咪受到刺激有,會有一系列的反應。

逐漸清醒的過程:術後1~3個小時內,這時候貓咪意識模糊,其實還處於我是誰,我在哪的狀態,他此時並不認識你,飼主需要做的就是找一個開闊的乾淨地面,任憑主子想幹嘛就幹嘛,你只需要拿起手機,因為在接下來的一兩個小時內,你會看到動物進化的整個過程,哈哈哈哈哈哈。

恢復活動的過程:術後2~5個小時貓咪會逐漸恢復活動能力,巡視房間,這時候是你諂媚獻殷勤的黃金時期,摸頭,陪聊天,喂妙鮮條,要不遺餘力的表明你的愛。

痛感出現期:術後4~12個小時,貓咪因為麻醉效果小時,會逐漸感覺到傷口疼痛,母貓尤其明顯,會不想活動,這時候讓貓咪自己找個舒適的地方休息,盡量撫摸安撫,如果貓咪表現非常暴躁,就別去打擾了。

手術後一般四個小時,就可以恢復喂水餵食了,但根據貓咪的情況,可能不吃,這都是正常的,不需要過度擔心。手術後的36~48小時比較重要,有2%左右的貓咪,有可能出現應激性膀胱炎,表現為手術後超過48小時不排尿,即便注射了水包或術後飲水,或期間上廁所時間非常漫長但無尿或很少尿,這時候你需要儘快聯繫醫生,送回醫療機構或貓專科進行治療。

一般情況貓咪術後不到20小時就尿尿去了,第一次會非常大一泡,所以需要飼主提前準備足夠厚的貓砂,不然可能會沾毛上和腳上。

超過一整天不便便也是正常的,不用過度擔心。相對而言,便便反而不那麼重要,正常貓咪斷食一天都不會有任何影響。

等你家主子術後超過30小時,而上述意外情況都沒有出現,那麼需要特別注意的事情就沒有了,需要做的就是好吃的無限量自主。

手術後20天不要洗澡,母貓或隱睾公貓拆線時間遵醫囑,拆線後20天不能洗澡。

Part 6:總結

給與貓咪充分的時間完成身體發育。

按照正確的間隔為貓咪免疫。

注意觀察貓咪的異常行為。

提前洗澡。

手術前準備大貓包,項圈或小圍兜。

打掃房間地面,添加貓砂。

聯絡醫療機構或貓專科。

按照醫生意見配合手術和護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