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青年才俊,文人墨客,都對仕途有所向往。白居易作爲著名的文人,其實,也是具有這樣的情懷的。但是,奈何他像很多風流才子一樣,擁有着桀驁不馴的傲骨和憤世嫉俗的耿直,對於趨炎附勢官場上的各種勾當他無法苟同,甚至,出現過當面指責皇上的“驚世之舉”。

  你說,就這樣的人,別說當官平步青雲,就算是在任期間,腦袋不搬家都算是萬幸了。所以說,官場不是所有人都能上的,也不是有才華就能幹的,要擁有一個智慧和政治頭腦,要善於運用周邊的各種人際關係爲己所有,有時候還要具備“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能力。

  這樣纔有可能在官場上站穩腳跟,至於能不能有進一步的發展,還要看是否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實力和運氣了。白居易被貶江州,可以說是他爲官之路的“分水嶺”。

  之前他意氣風發,想在官場上打出一片天地。之後,因爲機不逢時,鬱郁不得志,而與之前判若兩人,一副消極怠工,萬念俱灰的模樣。更是整日裏與詩友把酒言歡消極度日,要不然就找歌姬及時行樂,就連所創作的詩歌也由原來的憤世嫉俗,各種辛辣譏諷憂國憂民的內容,轉變成了休閒、娛樂和傷懷的作品,讓人不免對其感到可惜。

  白居易雖然爲官時間不長,且多數都是調派到外地任職,但其實,白居易在職期間,爲官還是很正直,很負責任的。對於老百姓來講,這樣的官是非常受歡迎的,而白居易也的確爲當地的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比如:他在杭州做刺史的時候,曾經疏通了李泌之前開鑿的六口井水,幫助當地居民解決了困擾已久的飲水問題。同時,他還在西湖上面開鑿修築了一條長堤,作爲儲水灌溉之用,讓當地居民不再忍受乾旱之苦。這條水堤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啦,就是西湖景區著名的“白堤”。

  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看出,白居易做官還是很勤勉的,如果真的給他機會,相信他會是一個清正廉潔、愛民如子的父母官的,但是,奈何其性格使然,不能迎合官場,不能審時度勢,不能順應潮流,必然與官場之風逆流而行,前行之路艱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白居易除了當官時爲百姓做的一點點貢獻之外,其最大的成就當屬在文壇上的推動作用了。在文化上,白居易與元稹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以創新的寫作手法,體現現實主義,主張將詩詞歌賦的創作建立在事實根據之上。

  “新樂府”概念的提出,使得“古樂府”受到了一定的衝擊,讓傳統的那些,只具備附庸風雅作用的詩歌,經過革新之後,也具備了反應現實,體現歷史事件的作用。可以說,這是文壇上的一項突破和創新,是一次文學上的革命運動。

  在這次運動中,除了白居易和元稹之外,也不乏各位大師的參與,比如:李紳、王建、張籍等等,這些先進的文人,爲中國詩歌、文壇的進一步發展,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總而言之,白居易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詩人,同時,也在政治上小有貢獻。

  作爲詩人,他對中國文壇起到了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無論是自己衆多的傳世佳作,還是在以“新樂府”爲代表的文化革命當中,他都對古典文化起到了頗爲深遠的影響。白居易在文學上的建樹,也使得後世的衆多大家頗受啓迪。

  比如:晚唐時期的皮日休、羅隱,宋代的蘇軾、陸游,以及清代的吳偉業、黃遵憲等等都對白居易的詩作評價甚高,並且,還坦言受到其文學造詣的影響和啓迪。特別是在白居易暮年之後,以釋然的田園思想爲主導,仿照陶淵明悠然自得的思想和生活態度,所創作出來的各種閒適詩,流傳的更爲廣泛,影響更爲深遠。

  並且,白居易對於日本的影響可是空前的。據記載,白居易的文集最早傳入日本是在公元838年,之後幾乎風靡了全日本貴族之間。相比較之下,李、杜二人雖然早了他六七十年,但是,他們的文集傳入日本,卻比白居易晚了一百多年時間,這其實跟當時印刷技術的尚未普及有一些關係。所以,可以說是白居易幫助了日本人建立了審美好尚。

  與其文學上的成就相比,爲官的白居易可謂是仕途慘淡,鬱郁不得志啊。

  他耿直的性格,註定不被官場所接受,雖然,在短暫的爲官時期,對於百姓的生活和當地的經濟發展,他還是有所貢獻的,可算得上是一個勤政愛民的父母官,但可惜的是,當時的官場不是百姓說了算的,父母官不一定有好前途,只有善於運用政治手腕的、有官場思維的人,才能在錯綜複雜的官場上,打拼出一片天地。

  顯然,白居易是不具備這種能力的,自然也就沒法在仕途上擁有太高的成就了。

  那麼,白居易的墓在哪裏呢?在龍門東山的琵琶峯,有一座“白園”,這裏其實就是白居易的墓了。他晚年的時候信奉佛教爲人恬淡,846年的時候,安然逝世於洛陽,算是善終了。

  白居易生前在詩裏曾說道:“門前常流水,牆上多高樹。竹徑繞荷池,縈迴百餘步。”所以,白居易死後,其白園的設計已八九分的接近於此了。墓前有塊石碑用中文和日文刻着:“偉大的詩人白居易先生,你是日本文化的恩人,你是日本舉國敬仰的文學家,你對日本之貢獻恩重如山,萬古流芳,吾輩永誌不忘。”

  參考資料:

  【《新唐書 白居易傳》、《白居易年譜》、《白居易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