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黃在臺灣》正式出版(圖片來源:武漢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5月22日訊 近日,一部專門爲海峽兩岸黃姓撰寫的姓氏史——《江夏黃在臺灣》由九州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這部著作由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楊國安教授牽頭編著,武漢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武漢大學臺灣研究所、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江夏文化研究會等機構合作支持。

  全書共22萬多字,圖片60多張,內容豐富翔實、旁徵博引,語言質樸典雅、優美流暢,包含大量生動的歷史細節和珍貴的照片,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涉臺歷史專著。著名歷史文化學家、武漢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臺灣研究所所長馮天瑜先生親自爲本書作序。

  在中華衆多姓氏中,黃姓有着鮮明而獨特的氣質。黃姓得名於古黃國,而大昌於江夏,有“天下黃姓出江夏”之說。江夏作爲黃姓郡望之地,得名於西漢,大興於東漢。唐宋變革之後,隨着家族堂號的大規模普及,江夏也從郡望地名變成了宗族堂號。自此,“江夏黃”超脫了地域和宗派的限制,成爲天下黃姓心目中的文化象徵。當今的武漢市江夏區,不僅位於古江夏郡的核心區域,而且千百年來一直堅持“江夏”這一名稱,是古江夏郡的文化繼承者。

  湖北江夏是黃姓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而黃姓又是臺灣歷史上主要的移民來源之一。明清數百年間,以閩、粵二省爲主的黃姓移民,登陸金門、鹿港、臺南、大溪、艋舺等地,又向臺灣各處擴散,最終成爲臺灣的第三大姓,形成了“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的局面。歷史學家笑稱,臺灣黃姓和湖北黃姓,五百年前很可能曾在一個鍋裏攪勺子。這本《江夏黃在臺灣》正是一部爲臺灣“江夏黃”尋根溯源的歷史著作。(中國臺灣網武漢市臺辦通訊員 肖丹)

黃氏宗族遷徙圖(圖片來源:武漢市臺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