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文|胡慕之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1993年10月25日,曾與張國榮合作過多部影片的陳百強,因酒後服用鎮定類藥物,在香港瑪麗醫院去世。

陳百強彌留之際,張國榮前去醫院探望,看着昏迷中的陳百強,張國榮心痛不已,不停喃喃自語:“看到他這樣,我好難受。”

卻無人料想,十年後,張國榮因同樣的疾病,在同一家醫院,因搶救無效去世。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張國榮與陳百強的相識,始於青春年少。

1978年,剛剛發佈了首張個人專輯的張國榮,與一羣好友到尖沙咀一家名爲“Band Band”的餐廳慶祝。

大家吃得正開心,突然有人在後面拍了拍張國榮,他一扭頭,看到一個面容青澀的少年正站在自己面前,少年有點不好意思地摸摸腦袋,露出好看的梨渦:“我朋友說我跟你長得很像。”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這個面容青澀的少年,就是日後成爲香港首位偶像歌星的陳百強。

與張國榮一樣,陳百強從小就生活在一個不和睦的家庭,媽媽並不是爸爸的正房妻子,他還未長大成人時,媽媽就因與爸爸感情破裂,離開香港散心,他也開始獨自生活。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趨同的成長經歷,與各自父親同樣疏離的關係,很快讓張國榮和陳百強成了朋友。

但兩人的相似,並不單單是俊朗外表上的相像。在性格上,陳百強亦如張國榮一樣細膩敏感,對待朋友時,卻又一樣真誠帶有孩子氣。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不同的是,陳百強少了張國榮的飛揚自信,卻多了幾分沉鬱內斂,而在成名之路上,張國榮也少了陳百強那般的幸運。

1979年,陳百強加盟百代唱片公司,同年9月,他又發佈了個人首張專輯《First Love》,專輯中收錄的《眼淚爲你流》獲得了當年十大中文金曲獎。

隨着“我又爲何偏偏喜歡你”的傳唱,一舉奠定了陳百強在香港樂壇的地位。

而另一邊的張國榮,卻因定位不準,面臨專輯無人購買,不得不以一元低價拋售的厄運。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肩膀齊是兄弟,肩膀不齊兩分離。

也許是因爲年少時兩人都還未曾懂得友情的珍貴,事業上的懸殊,讓天生心氣高的兩人漸漸有了嫌隙,也少了交集。

1980年,在共同的經紀人譚國基的撮合下,陳百強與張國榮共同出演了電影《喝彩》。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名氣較大的陳百強毫無疑問地演了主角,而張國榮演了一個相對負面的角色。

1981年,兩人又合作了第二部電影《失業生》,雖然在對外宣傳時,說張國榮是主角,但實際上張國榮飾演的,還是一個給陳百強當綠葉的角色。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接連兩部電影都被當成配角,引來了哥哥粉絲對陳百強的不滿,雙方粉絲甚至不惜在電影院裏爭吵鬥毆,這也加劇了兩人的隔閡。

1984年,張國榮憑藉一首《monica》得了金曲獎,這首節奏動感,曲風狂放的《monica》一時間引領了香港流行音樂的風向,所有人都以會唱《monica》爲榮,張國榮在一夜之間成了家喻戶曉的歌星。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同年,兩人都受到電影《聖誕快樂》劇組的邀約,張國榮與陳百強幾乎在同一時間放出狠話:“你可以找我去拍這部戲,但不能讓我見到對方。”

有你沒我,有我沒你。

曾經情同手足的兩人,自此走上陌路。

但《聖誕快樂》的電影片尾是個大團圓的結局,苦於兩人不願見面,導演只好想了個破招,以一個照相機爲視角,讓陳百強出現在鏡頭前,張國榮出現在鏡頭後,造成兩人在同一場景的假象。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命運無情,那時的張國榮和陳百強都不知道,《聖誕快樂》成了他們人生中在電影上的最後一次“同框”。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從1977年到1984年,蟄伏七年後,張國榮的音樂才華終於獲得了大家的認可,命運的天平也開始在不知不覺間偏向張國榮。

人們開始拿張國榮與陳百強作比較。

“陳百強唱歌不如張國榮。”

“陳百強演戲沒有張國榮有靈性。”

甚至張國榮自己也說:陳百強覺得他演戲不如我。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名譽和地位上的競爭,使“張國榮與陳百強交惡的傳言”愈演愈烈,坊間甚至還一度傳出兩人對罵的消息。

同年,張國榮在香港紅館連開十場個人演唱會,在一場個演上,張國榮忽然讓DJ停下音樂,對“未在現場”的陳百強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對他非常不滿,因爲他作的歌實在太好聽了;我對他非常地失望,理由就是他從來沒給我寫過歌,拍電影也永遠是他作忠,我作奸,如果我們是女人就更慘,肯定他是餘麗珍(正面角色),我是李香琴(負面角色)。”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張國榮話音剛落,陳百強突然跳上舞臺,拿着話筒,笑着說:“我不想做餘麗珍。”

自此,關於張國榮與陳百強不和的傳言不攻自破。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兩人合唱了曾經共同出演的電影《喝彩》的主題曲,張國榮拉着陳百強的手,眼含深情,陳百強也時不時摟過張國榮的肩膀,在他背後摩挲。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看着眼前這個與自己眉目相似的男人,張國榮心裏明白,名利上的爭鬥怎可能讓兩個內心純粹的少年分離。陳百強的心裏明白,他在乎的從來不是孰高孰低,誰演惡誰飾奸,而是你知我,猶如我懂你。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無論是《偏偏喜歡你》還是《一生何求》、《漣漪》,陳百強一直以內斂純澈的曲風讓粉絲着迷。

也許是受到好友張國榮《Monica》爵士曲風的影響,1985年,陳百強忽然一改往日深情路線,在個人演唱會上戴上了造型誇張的面具,穿着黑得發亮的皮衣,帶着鐵鏈,以一種近乎癲狂的形象示人。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儘管這在如今看來,根本算不上瘋狂,但走在時尚前端,本想引領潮流的陳百強還是遭受了香港媒體鋪天蓋地的攻擊。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罵他妖里妖氣,說他中了邪,導致性情大變。面對輿論的惡意嘲諷和攻擊,陳百強忽然憑空消失了。

他把自己關在位於半山的豪宅裏,這間由他親自裝修設計的屋子,用黑色作爲主題。黑色的地板磚、黑色的窗簾、黑色的沙發、黑色的茶几,他把自己埋沒在無邊的黑暗中,只讓堂中央那個黑色的,佈滿花紋的搪瓷金錢豹守護着他的領地。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抑鬱症可能就是在那時患上的,儘管他從不肯公開承認自己得了“情緒病”,卻在每天晚上六點準時出現在香港蘭桂坊一帶的酒吧,一晚上連喝兩瓶大號的XO。

醉酒後,他跟好友查小欣打電話:“我死了,你送我一車白玫瑰,我愛白玫瑰。”

查小欣不知道陳百強喜歡白玫瑰,但張國榮知道。

陳百強出事後,張國榮去醫院看他,買的就是白玫瑰。

那束白玫瑰被張國榮插在病房牀頭的花瓶裏,陽光透過窗戶照進來打在花瓣上,純淨得透亮。

張國榮一言不發地看着陳百強,握着他的手,靜靜地待了一個小時。

而陳百強,終究沒有醒來。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陳百強走後的第七年,張國榮籌辦熱情演唱會。

在熱情演唱會上,張國榮驚人且更加誇張地重現了陳百強在1985年演唱會上的癲狂。

他披頭散髮,笑容神祕,時而穿上女人的裙子,時而又是一身皮衣。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張國榮試圖用誇張的造型,向人們揭示信仰到背叛,天使到魔鬼的神祕哲理,甚至意圖顛覆人們對“人”概念的認知。

可七年後,世人與媒體並沒有絲毫進步,他們滿眼看到的還是奇裝異服,甚至不憚用最狹隘的性別概念,揣着來路不明的謠言,用盡渾身惡意攻擊這個勇敢、堅韌,試圖影響世界認知的年輕人。

可這世界的庸俗與無知,哪那麼容易輕易撼動。

熱情演唱會的第三年,張國榮懷着對愛人的眷戀,忍着恐懼與不甘,留下一句:“我一生從未做壞事,爲何要這樣?”,從酒店二十四樓一躍而下。

愛過也恨過,張國榮與“他”不爲人知的往事

此前,張國榮已忍受病痛的折磨長達一年,一向溫柔體貼的他變得狂躁易怒,甚至不得不跟唐先生分房睡覺。

沒有人相信那麼熱愛生命的張國榮,會得抑鬱症;也沒有人相信陽光男孩陳百強,會患情緒病。

但抑鬱症從來都毫無預兆,他像是個腳步輕微的死神,在你身邊跳舞,纏繞,不知不覺間就奪去你對生命的渴望。

有人在網上分享患抑鬱症的感覺: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覺得沒意思,做什麼都是錯的,睡不着覺,像有一個人在伸進肚子裏撓你的心,撓出一道又一道裂痕,血從裂痕裏一點一點往外滲。

可幾乎所有抑鬱症患者,都對病症羞於啓齒。

你無法知道面前這個正咧嘴笑着的人,是不是在夜裏因抑鬱症難以入眠;也不知道昨天那個對你破口大罵的人,是不是也在受抑鬱症的折磨。

我們能做的,只有多一份包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關心,別讓一己衝動,一己氣話,一己狹隘,一己無知,毀了一個正在與抑鬱“抗爭”的生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