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回答我覺得我有時候會懂得去照顧別人的感受,有時候又比較直。

是對所有人都直,不怕得罪人的性格,朋友說我很豪爽什麼話都敢說,情緒都寫在臉上,沒有什麼心機。

但也確實得罪很多人吧,因為我好像只對那些我不喜歡的人說話直但對自己喜歡的人直表現在不開心就說,有什麼矛盾喜歡說開。

然後今天遇到一件事,讓我想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但是也真的特別委屈。我是個美術生在集訓。我們班是當時分組成績最好的班,進度要快,今天去到同校同學的班,他說他們班畫的特別好,然後我就說了一句你沒看我們班的吧,他就有點生氣,說他看了我們班的很一般,我就說你們更一般啊。後來他就在QQ上跟我說了一大堆

這裡其實我只是覺得有一些莫名其妙,其實我是想道歉的感覺說話太直打擊到別人了。後來他說了一些讓我非常不爽的話,因為他們的老師是我喜歡的人,想去他們班去不了。

說這些話是來酸我的嗎??

我們老師說沒必要比,看成績直接。所以後來我就跟他說

通過這件事我不是很想和他做朋友了,其實之前有很多小事堆在一起讓我對他的好感度直線下降,但老師也和我講我不會說話太耿直情商低。但我也不知道怎麼辦,也不曉得究竟屬於哪種說話直的


謝邀。

有反思,找解決辦法,為你點贊!

所謂說話直,簡單來說,就是通常沒有照顧到對方的感受。

那麼請注意:對方的感受!對方的感受!對方的感受!重要的話說三遍。

對方的感受,是對方與你交流的時候的最大需求。更準確點講,一般來說,一個人希望:被尊重,被肯定,被看見。(按強度排列依次是被看見,被尊重,被肯定)

當然,同樣的,我們自己也有這個需求。我們之所以說話,因為我們認為在和朋友交流中,我已經被邀請說話(被看見,被給予說話的權利)了。

默認的假設往往有問題。因為現場的情形經常千變萬化。

對方也許心情不那麼好,也許只是希望你做一個簡單的回應,也許是需要你的肯定(比如TA已經夠努力,TA很有希望……),也許……,也許……,而不是聽你隨意發表自己的看法。

劃重點:所有的心直口快,無一不是因為說話的人「目中無人」,也就是你沒有「看到」聽你說話的人,你只是假設他是一個抽象的人,而不具體的、有著各種實際需求的人。

BTW:很多人交朋友還有一個誤區,因為TA滿足了我的「需要」,所以TA夠朋友。因為TA能聽我說話(注意:聽我說話,就是在滿足我的需求),所以TA是我的朋友。而並不打算關注朋友的需求,認真傾聽朋友話語之外的意思。

這只是在尋求滿足而已。

希望有參考,祝愉快!


1、虧吃得多了,就慢慢學會轉彎了。好多時候,我們總是說我們性格就是這樣,直來直去,但是與人相處,是要互相舒服,所以一個人說話太直,不過是經歷得少,吃的虧少,一直在一個被慣壞的小圈子裡。等你經歷多了,吃虧多了,你不用撞南牆,就會回頭了。

2、說話太直,不過是眼裡只有自己。一個人說話做事不考慮別人感受,是因為他眼裡只有自己,很少去為對方考慮。所以多換位思考,或許你就不會直來直去說話了。

3、說話太直的人,其實就是情商太低。在生活中多看多想,控制自己少說多做,慢慢學習別人的為人處事,多反省,總會有所改變。

4、多讀書。讀書可以讓人溫柔,當一個人讀的書多了,考慮問題的角度就會變化,就會慢慢懂得自我控制,視野和胸懷寬廣了,就能做到說話不傷人,不會所謂的直。


其實你倆說話都沒怎麼過腦子。

看了一下你的描述,首先是他一開始吹他們班成績好。

那你就笑著說「嗯嗯,是啊」附和一下就行了嘛。

實在忍不住,就加一句「我們班的也還可以」就行了。

然而事實上你說了句「那是你沒看我們班的吧」,顯然,你這句話帶有挑釁性質。中華民族的謙虛本能似乎沒有體現出來。

當然,他也是,他不僅開頭吹噓,在聽了你那句挑釁但是沒有辱罵的話後,實際上他完全可以委婉迴避說「噢,那是我忘記看了,你們班的也很棒」,以此來避免衝突。

然而他並沒有這樣,兩個人最後矛盾升級甚至吵起來了。

小夥子,現代社會,捧人才是常態。自我吹噓和攀比,是成功者才有資本做的事。


我也是直性子的人,有時候說話不經過大腦,很容易得罪人,現在上大學了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成熟,說話會控制住一點,總之改變靠自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