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其實片方並沒有太多的透漏,我看遍了所有的預告片和劇照,也沒有看到他們正面闡述三頭之間的關係。

不過經過辛苦的努力,還是搜集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從生理結構上來說

三個頭共用一個正常的身體,並且三個頭相互融合,只由一條脖子與身體相連。三個頭都在一個水平線上,慾望之頭在正面,謀略之頭和洞察之頭則共用一個後腦勺並且各佔50%的後腦勺。三個頭都能指揮身體運動,誰的意志強身體就聽從誰的指揮。

不知道是誰設計的這個頭,我感覺這個頭很彆扭。前面的慾望之頭還好,視野開闊,後面的兩個頭看東西得多彆扭。

由於這個糟糕的設計,導致梁家輝劉嘉玲和吳磊三個人拍戲的時候必須「背對背擁抱,幸虧他們仨身高差不多,不然還麻煩了。

從共生關係上來說

我猜測,是慾望之頭占更主要的位置,謀略之頭和洞察之頭只是輔助。

不知道這三個頭是從哪來的,目前有幾個可能的選項。

一是從阿修羅王誕生之際就有了有了三個頭,三個頭各司其職。

二是,通過修鍊從一個頭(也可能是一千個頭)變成了三個頭,三個頭分別偏向不同的職責。

三是,三個頭來自不同的個體,後來為了追求極致的力量而合體才造就了今天的模樣。

後來因為大戰丟失了一個洞察之頭,但是阿修羅王並沒有因此死去,可見三個頭之間還擁有一定的獨立性。

不過在洞察之頭沒有原來的身體合體之前,那個臉依然是在阿修羅王的頭上存在的,也就是說依然是三個頭。所以說單個頭應該是以靈魂的狀態存在的,即使被削去一頭(也不知道怎麼削,直接剜嗎?)這個頭也會在阿修羅王的頭上存在,只是這個頭就沒有意識了。

還有就是三個頭必須聯合起來,才能到達最佳的狀態。只有三頭一體,才能達到終極滿足(什麼鬼?高潮嗎?),從阿修羅界晉陞天界。

我覺得這個可能和阿修羅王頭上的寶石有關,只有三個寶石齊聚並且處於激活狀態才能發揮寶石的的最大公用,達到終極滿足,最後爽上天。


《阿修羅》由寧夏電影集團和真鑒影業聯合出品的奇幻動作片,由張鵬執導,吳磊、梁家輝、劉嘉玲領銜主演,張藝上、馮嘉怡、董琦、明道、多布傑等聯袂出演,電影製片人楊真鑒的前兩部作品是《畫皮》系列,《阿修羅》定檔於2018年暑期7月13日在全球上映。

這段時間大致了解過這部電影的內容,與其他奇幻電影一樣,裡面同樣分為反派和正派。反派就是以「阿修羅王」為首的阿修羅界軍團,他們主張用慾望控制整個世界。正派是以「如意與華蕊」為首的阿修羅界叛軍。叛軍主張用善惡來制定這個世界的規則。有意思的是作為正義方的「如意」(吳磊),還有著另一重身份。「阿修羅王」的洞察之頭。

這裡就要提到,這部電影的靈感應該來至於「佛教文化」,其中「阿修羅王」的三頭設定應該就是來源於佛教中關於「阿修羅」長相的一種說法。

在《阿修羅》電影中,「阿修羅王」共有三個頭,分別是「慾望、謀略、洞察」。

從電影簡介中得到:創世以來,生命根據善惡業在天界、阿修羅界、人界、魔獸界、餓靈界和煉獄界之中循環。慾望之王阿修羅王決定發起毀滅天界的戰爭,讓慾望的法則充斥六界。阿修羅王戰敗,失去洞察之頭。

從這段簡介可以得知:在首次攻打天界的時候,阿修羅三個頭是有共同目標的,也就是說,他們的關係應該是相當緩和的,三頭之間職責也極為明確。「慾望之頭」掌控慾望,「謀略之頭」出謀劃策,「洞察之頭」觀察天界,相當於「主力、智囊、偵察」都有了。

可後來戰敗,洞察之頭掉落人界,轉世成為「如意」,也就有了後面的故事的展開。

這裡又牽涉到靈魂,眾所周知按照設定,轉世之後大多前世的記憶會喪失,形成一個有著新思想的靈魂。同理,「洞察之頭」在轉世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改變了對「善惡」的看法,也接受了「善惡」的理念。這與「阿修羅王」的理念相悖。也就有了後面大戰的由來。

這個時候,以「阿修羅王」三頭中「慾望」、「謀略」之頭為首的一方與「洞察」之頭和叛軍女首領「華蕊」為首一方就展開了勢不兩立的對立。

首先,從大致的故事內容包括「三頭阿修羅王」的設定來說,都有著不錯的吸引力。至於到底結局如何,到時候7月13日去電影院一睹為快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