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1日新媒體專電 西媒稱,有人喜歡睡覺時把被子蓋到脖子,非常暖和;也有人喜歡即使在冬天也開窗睡覺。那麼對於睡覺而言,存在最合適的溫度嗎?

  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4月9日報道,從神經疾病學和睡眠醫學的角度看,答案是肯定的。在溫度比通常認爲的舒適溫度更低的房間睡覺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從而改善人們的健康狀況。

  定居在美國夏洛茨維爾的神經疾病專家克里斯托弗·溫特是國際知名的睡眠專家。他表示,較冷的臥室能夠使體溫達到更舒適的水平,有助於實現更深度的睡眠。他還說,對於一場旨在恢復體力的睡眠而言,理想溫度是15攝氏度到19攝氏度之間,而低於12度或高於24度的溫度則是不利的。

  據神經生理學家奧斯卡·桑斯介紹,人的體溫並非恆定不變的,而是呈現由下丘腦控制的週期性變化。在睡覺前,體溫會下降以幫助人入睡;在睡眠的非快速眼動期,體溫會繼續下降。但在快速眼動期,下丘腦會減弱對體溫調節的控制,此時環境溫度對體溫的影響增加。假如環境溫度不合適,就需要身體爲調節機體溫度而付出過多努力,進而損害睡眠和休息的質量。

  正因如此,長遠來看臥室溫度對於人的健康非常重要。溫特認爲,在較冷的房間睡覺還有助於使人更快地進入深度睡眠,這可能意味着睡更少的時間,卻比在較熱房間裏睡更長時間的人休息得更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