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空污 專家:低電價恐付出更高健康成本11    

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PM2.5)污染備受重視,台灣兒科醫學會今舉辦健康論壇,聚焦PM2.5對兒童健康的威脅,台灣大學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表示,過去曾就台塑六輕所在地雲林地區的兒童進行追蹤研究,發現住家距離六輕9公里內(高暴露)的兒童,其罹患氣喘、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的風險,較住家離六輕較遠(9~20公里)的兒童高1.63~3.53倍,國內石化工業、火力發電廠是排放PM2.5的重要污染源,尤其一昧追求低電價,恐付出更高的健康成本。

詹長權說,人體吸入PM2.5後,可深入肺泡再經血液循環至全身各器官組織,造成全身性毒害,國外研究針對孕婦研究發現,當孕婦暴露在PM2.5環境下,會增加胎兒早產、出生後體重較輕、過敏性鼻炎和氣喘等;國內於2000~2010年曾就六輕高暴露地區兒童216名、低暴露區371名兒童追蹤長達11年,研究發現,追蹤4年後發現,高暴露區兒童氣喘風險較低暴露區兒童高1.63倍,支氣管炎高3.05倍、過敏性鼻炎高3.53倍。

PM2.5空污 專家:低電價恐付出更高健康成本    

他強調,除石化工業外,火力發電廠也是PM2.5的主要排放源之一,過去國人只重視低電價,但忽略火力發電廠燃煤帶來的疾病,恐讓政府、民眾付出更高代價的健康成本。

他補充,PM2.5除造成呼吸道疾病、肺功能受損外,國內目前也在進行孕婦、胎兒出生後的跨世代研究,因PM2.5可能危害中樞神經,目前正在探索孕婦暴露PM2.5後,是否會增加胎兒出生後的過動症、影響學習認知功能等風險。

PM2.5空污 專家:低電價恐付出更高健康成本airpollution  

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李秉穎提醒,因空污熱賣的空氣清淨機有助減少室內懸浮微粒,但應避免使用臭氧製造機,因臭氧本身就是一種懸浮污染物;室內少燒烤、焚香、吸菸等可減少PM2.5污染,且不建議過度掃地清潔,也不宜用真空吸塵器,以免揚起灰塵惡化室內空污。

李秉穎說,環保署每天都會監測PM2.5濃度,當空污達警戒值時,學童應避免室外活動,體育課改到體育館上,但2004年曾調查全台學校有室內體育館的比率僅49%,建議政府的空污經費應用於提高學校室內體育館的比率。

轉載: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328/82598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