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什麼時候開始用 iPad,從哪一部開始用,你和你的 iPad 有哪些故事?

大家如何看待 iPad 這十年以來的發展進化,以及對未來十年的思考?

2010 年 1 月 27 日,喬布斯在舊金山芳草地藝術中心「重新定義」了下一個產品類別:iPad 平板電腦。轉眼間 10 年過去,這款名叫 iPad 的設備在 10 年間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平板電腦,它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移動設備,同時也改變了許多行業的工作方式。

你認為 iPad 給你帶來了哪些影響?給世界帶來了哪些改變?


在2010年1月27日,Apple的創始人喬布斯在發布會上向大家提了一個問題:

在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之間,是否有第三種移動設備的生存空間呢?

緊接著,他帶來了Apple的回答:初代iPad。

經過了十年的演進,iPad走進了千家萬戶,在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夾縫中成功開拓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甚至成為了「消費級平板電腦」的代名詞。我從大一以來都是iPad用戶,六年間主力用過iPad Air、iPad Air 2和iPad Pro 2018,也偶爾玩玩女票的iPad Air 3。

我會在這篇回答中,從自己的iPad工作流出發,談談我對iPad這個產品的理解,試圖回答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我到底需不需要一個iPad?」,並附上我自己的配置和選購意見。

長文預警,建議先贊再收藏慢慢看。

iPad Pro鎮樓:


iPad的演進史可以明確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初代iPad到iPad Air 2,整個iPad產品線的重心都在「內容消費」上;第二階段是初代iPad Pro發布到現在,iPad產品線開始向著「兼顧內容消費與內容創作」轉型。

先說說iPad的傳統強項:內容消費。

比手機大得多的屏幕,意味著iPad可以顯示大量的信息。多點觸控屏幕是iPad的靈魂,對於消費者而言,iPad就是最廉價的擁有高素質屏幕的大屏設備:iPad的屏幕素質遠勝過同價位的筆記本電腦,即便是兩千多元的入門級iPad也有一流的色准,萬元內比iPad Air屏幕好的大屏設備一隻手都數得過來,而它才賣三千多。至於iPad Pro 2018,120Hz的高刷新率高色准屏幕,更是頂級中的頂級。

十年間,iPad已經建立起了強大的內容消費生態,作為一個學生,從學習到娛樂的內容消費需求,iPad都能滿足我。

在平時學習中我需要閱讀大量的電子書、論文和課件,iPad就是我的主力閱讀設備。我習慣在Notability中打開PDF,邊看便批註,遇到不懂的名詞隨手就可以分屏打開Safari查。而且iPadOS各種考研和外語App也非常豐富,對大學生很有幫助。

我閑時喜歡刷知乎,iPad Pro豎屏的文字閱讀體驗相當好,甚至比我的15.6寸筆記本都有更大的縱向顯示空間。現在大多數筆記本都採用16:9的寬屏,雖然看視頻比較大,但是卻給瀏覽網頁帶來了不便。

iPad看視頻體驗也很棒,各大視頻網站的iPad端App優化都很好,畢竟江湖都流傳著「買前生產力,買後愛奇藝」嘛。

iPad還是我的主力遊戲設備,大屏玩手游非常舒服,iOS/iPadOS的遊戲生態也是移動端最強的,從熱門網遊到高品質單機遊戲都有覆蓋。目前Apple還推出了自家的訂閱制遊戲項目Apple Arcade,如果登陸國內我肯定會訂閱。

當然,你可能會說,上面這些手機和筆記本也都能做,為什麼要購買iPad呢?我想在內容消費領域,iPad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兼顧了大屏和便攜:以iPad Pro 11為例,它的屏幕面積是一般手機近三倍,重量卻只有輕薄筆記本電腦的三分之一。這就是喬布斯所說的,彌補兩種設備之間的空隙。手機自然便攜,但是看文檔的體驗如同噩夢一般,看視頻也差了點意思;筆記本電腦當然屏幕更大,但是放在包里是個不小的負擔,傳統的clam shell設計也沒法豎屏閱讀。Windows平台推出的二合一設備看似是iPad的競品,但重量依舊比iPad大太多,Windows的觸屏生態也幾乎不可用(我自己是Yoga 720用戶),還是更加貼近傳統筆記本而不是平板電腦。

作為內容消費設備,iPad確實有自己存在的空間,如果你在乎便攜,在乎高質量的屏幕,喜歡以觸控為主的軟體生態,iPad對於你而言就是一個潛在的優秀內容消費設備。

大家都知道,iPad誕生以來在平板電腦這個細分領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成為了平板電腦的代名詞。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iPad其實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電腦」。Tim Cook在iPad Pro 2018發布會上,驕傲地宣布iPad的年度銷量超越了所有PC製造商生產的筆電(當然他不說我們也知道也吊打了Apple自家的MacBook)。iPad是不是「電腦」我們暫且不論,但它確實很受歡迎。

隨著iPad Pro和Apple Pencil的發布,iPad開始了向內容創作方向的轉型。

我買iPad Pro 2018+Apple Pencil 2這個組合,主要還是為記筆記服務。我所在的數學專業,在電腦已經大範圍普及的今天,還保留著書寫的傳統。面對大量的符號和公式,手寫比TeX更符合數學的思維。

我的主力筆記App是Notability。做讀書筆記時,我喜歡用不同顏色突出不同的重點,電子筆記這方面要比紙質筆記方便很多,也更便於保存。

如果是聽快節奏的學術報告,來不及記錄完整板書,我就邊拍照邊書寫,效率非常高,也不太需要後期整理。

在學習之餘,我還是一個業餘的「內容創作者」,拍照拍視頻都是我的愛好。iPad也同時是我處理照片和視頻的主力設備,iPad Pro強大的性能和準確的顯色就變成了我的剛需。下面的軟體都是我創作的工具。

我在知乎上輸出了很多數碼產品類的內容,這些內容的圖片都是在iPad上處理。如果控制好前期拍攝,這類圖片只要輕度處理就可以滿足我的需求。之前我用iPad版本的Lightroom來完成這樣的工作,但是iPadOS的更新強化了原生的照片App的功能,性能優化也做得很好,所以我就拋棄了LR。原生照片App的批註功能也很好用,我知乎回答中帶文字的圖片都是用Apple Pencil寫的。

對於拍風光和拍女票,有時候需要精修,我會用Affinity Photo配合Apple Pencil來做,這個軟體功能超級強大,幾乎等於完整版的Photoshop。國產的潑辣修圖也是很好的精修軟體,同樣推薦。

視頻製作方面,iPad Pro對我而言就更重要了。我手頭有一大堆拍攝設備:A7iii、OSMO Action、黑卡......他們可以拍攝規格、碼率都很高的視頻。A7iii拍攝的XAVC編碼的4K視頻,碼率達到100Mbps,這對於電腦是巨大的考驗。我的筆記本是7700HQ+GTX1050的處理配置,在PR中剪輯這樣的視頻,連回放都會卡頓。我雖然是個業餘愛好者,但是非常迷戀高畫質(沒錯就是器材黨)。所以我就放棄了電腦,轉向了用iPad剪輯,我在知乎和B站發布的所有視頻都是在iPad上做的。

剪輯用的軟體是LumaFusion,這應該是目前iOS/iPadOS最強的視頻軟體,同時支持六個視頻/音頻軌道的剪輯,基本的調色、特效、轉場都能做,導出的選項也很多。

最令我驚喜的是LumaFusion的剪輯性能,那些讓我筆記本卡頓不堪的素材,在iPad Pro上不需要代理就可以流暢自如地回放,導出的速度也非常驚人,導出時間幾乎和視頻時長相同。我又試了試LumaFusion在iPad Air 3上的表現,高碼率視頻同樣可以流暢回放,只是導出時間比iPad Pro長不少,總體完全可用。Apple和第三方開發者對軟硬體的協同優化,讓iPad這樣的輕薄設備的視頻剪輯性能超越了配備標壓U和獨立顯卡的筆記本,太可怕了。(當然,功能方面還是不足)

上面就是我的iPad工作流,講了iPad可以用來幹什麼。總結來看,iPad是非常棒的內容消費設備和創意設備,適合看書、記筆記、玩遊戲、看視頻,還有輕度的修圖、剪視頻、繪畫等藝術創作。用iPad做這些事,體驗真的很棒。它還有優秀的做工、極其便攜的身體和超長的續航,可謂是沙發床上出差旅行泡圖書館喝星巴克的好伴侶,移動性和靈活性就是它最大的優勢。

現在我要說說iPad不適合幹什麼,以免大家對iPad產生不切實際的希望,主要有兩點:

  1. iPad只是一個介於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便攜設備,不能作為筆記本的替代品!尤其對於大學生,一台運行Windows/macOS的電腦是剛需!如果預算不足,先買筆記本,有餘力就考慮iPad。
  2. iPad在辦公方面比傳統筆記本要差不少,日常打打字當然沒問題,但是如果遇到格式繁多字體複雜的Word、PPT,或者遇到規模很大的表格,iPad比筆電的生產力就差很多了。還有就是iPad不能用於編譯任何程序,對程序員沒什麼幫助,這也是程序員群體說iPad Pro不專業的原因。

接下來是我的iPad選購指南,分析了每款iPad適合的人群。

蘋果區分不同價位iPad的手段,就是在性能、屏幕和工業設計上做取捨。低端產品不可能打敗高端產品,購買什麼價位的產品取決於你的需求和預算。

iPad 10.2

目前最便宜的iPad,兩千多就可以入手。A10處理器雖然風光不再,但是它看視頻看文檔絕對不會拖後腿,甚至輕度遊戲都能勝任。iPad 10.2 較大的缺點在於屏幕是非全貼合屏,雖說色准不錯,但是反光嚴重對比度不夠高,觀感不算太好。上周iPad 10.2剛剛迎來了一波降價,128GB版本只要2999。如果你的預算不夠iPad Air,又嫌mini屏幕太小,它就是最適合你的。

Apple iPad 10.2英寸(點擊看優惠)京東去購買?

iPad mini 5

高性價比小鋼炮,配備A12晶元的娛樂神器,最合適的使用場景是刷網頁和玩遊戲。雖然處理器性能強勁,但是過小的屏幕尺寸限制了生產力,看論文和記筆記都略顯局促,看視頻也沒什麼沉浸感。mini適合娛樂為主的用戶購入,有生產力需求的用戶建議考慮iPad 10.2和iPad Air,大屏工作學習還是更好。

Apple iPad mini 5(點擊看優惠)京東去購買?

iPad Air

iPad 10.2和iPad mini都是有明顯妥協的產品,前者性能低,後者屏幕小。我推薦更加均衡的iPad Air 2019:全貼合的10.5英寸屏幕觀感非常好,高性能的A12處理器也可以勝任幾乎所有常用任務(秒安卓全家手機加平板不是說著玩的)。這就使一台可以讓你舒舒服服用上好幾年的設備,記筆記、看視頻、輕度碼字都可以完美勝任,超長的續航也可以滿足整整一天的學習任務。

Apple iPad Air 3(點擊看優惠)京東去購買?

iPad Pro

iPad Pro作為旗艦產品,性能、屏幕和設計都是iPad中最棒的。旗艦的硬體配置,旗艦的價格,如果你追求極致的使用體驗,上iPad Pro絕對不會讓你後悔。A12X處理器是目前絕對的移動旗艦晶元,即便是你用不到它強大的性能,窄邊框的工業設計、磁吸式二代Pencil、120Hz高刷新率的屏幕都是購買它的理由。精緻的做工和優秀的工業設計時時刻刻在誘惑你去使用它,作為顏控的我甚至更願意用它而不是桌面是那台萬元的Yoga 720筆記本電腦,只有碼字的時候才會換到Windows上。預算充足儘管買買買,Pencil 2是絕配,推薦11寸而不是12.9寸(iPadOS在大屏上體驗遠不如Windows)。

Apple iPad Pro 11 2020最新款(點擊看優惠)京東去購買?

關於2020年的iPad新品預測,請看這裡:

哈哈哈:Apple 2020 上半年產品前瞻選購指南?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我的結論是,不要對新品有太大期望,如果有需求,現在渠道價格已經趨於穩定,是購買的好時機。

個人覺得官方Smart Keyboard的價格太貴了,價格一千多手感卻很糟糕,市面上高性價比的替代品很多,無論是外接藍牙鍵盤還是鍵盤套都不錯。如果是外接鍵盤,強烈推薦羅技K380,手感極好,還可以連接三個不同設備一鍵切換。

羅技(Logitech)K380 無線藍牙鍵盤京東去購買?

如果想要鍵盤套,強烈推薦羅技的 Slim Folio Pro,手感和保護性吊打蘋果的Smart Keyboard,還帶背光。雖然略貴,但是還是比Smart Keyboard便宜很多,絕對物有所值。

快充方面,iPad Pro 2018用原裝充電器已經很快了。如果是其它iPad,想上快充推薦Anker的PD快充頭配快充線的組合(Lightning口的iPad原裝線不支持PD快充),這套充電組合同時也可以給iPhone實現快充,通用性很強。

Anker 30W PD充電器(點擊看優惠)京東包郵去購買?

Anker MFi認證 USB-C蘋果PD快充數據線(點擊看優惠)京東去購買?

關於更多充電知識,請看這裡:

哈哈哈:如何優雅地給iOS設備快速充電(iPhone、iPad 快充全攻略)?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關於iPad的知識和使用體驗,請看這兩篇超高贊回答:

大學生購買iPad Pro還是iPad Air??

www.zhihu.com圖標如何看待蘋果在 2019 年 3 月 18 日晚發布的新 iPad mini 和 iPad Air??

www.zhihu.com圖標

對Windows平板電腦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這篇回答的後半部分。

有哪些實用的平板電腦推薦??

www.zhihu.com圖標

iPad就是個變形金剛!

去年離開蘋果公司後,因為新公司發了台PC,我賣掉了手裡的兩台Mac(因為我這篇回答:我為什麼不用Mac),同時買了一台19款iPad。iPad太強大了,對我最少有三方面影響:學習、娛樂和工作

1.先說娛樂

春節疫情期間,天天宅在家裡打吃雞

吃雞外接幾百塊的外接鍵盤滑鼠,打到了歷史最高成績,自己手笨,只能用這個補充一下。有了iPad+外掛鍵盤滑鼠,原來的PS,XBox,Wii都扔到一邊不用。這套鍵盤原理是iPad輔助功能,所以不會被查封。回到了大學打CS的時候啊!

2.再說工作

公司發的PC壞了,替代方案是使用500塊的邏輯鍵盤+ Amazon Workspace雲桌面,可以遠程使用一台性能強大的Windows來辦公,這個解決方案比Macbook還要輕薄,iPad生態比Mac強大很多,還能兼用到Windows的好處。5G之後,雲桌面必定成為趨勢!因為網路速度解決了性能和輕薄不可調和的矛盾!

這個500塊的邏技鍵盤是我在Apple Store看了幾年才下手的東西,比iPad Pro的原裝鍵盤性價比高很多,其實Apple自己不生產鍵盤的,基本都是交給邏技代工,所以做工嚴絲合縫、手感也是一流的。

用這個iPad+鍵盤迴微信、分類郵件、在App之間切換那叫一個爽!iPad這個大小正好兩隻手完美掌握!而且在家辦公可以隨時換姿勢,躺著,坐著,站著,iPad可以站在任何地方極其方便!

3.最後是學習

注意iPad旁邊那個HDMI轉接頭,小屏瞬間變大屏!再多的電視盒子都不如iPad的靈活操作方便啊,在家就是個聽課神器,在公司那也可以給客戶演示PPT、播放視頻和電影

還有兒童教育,家裡老二三歲,已經會幾百個單詞和幾十個漢字,而這都不是我教的,而是iPad和上百個幼教App,他學東西的時候從來都是把這個iPad當成遊戲在玩。

老大十歲,更是離不開VIPKid和學而思這些App,連鋼琴陪練都是iPad+攝像頭進行遠程教學,相對北京動不動幾百塊的一對一的鋼琴課,iPad教學一小時只要幾十塊!

對家長要提一下iPad的「家長控制」和AppleID的管理功能,可以控制孩子的ipad上哪些app可以下載,每天可以使用多少時間,可以讓孩子使用適度。

喬布斯說iPad天生是給三歲孩子做的,就是要讓他們不用學就知道怎麼用。就像Mac是給藝術家用的,PC是給辦公白領做的一樣。

每個人都不想長大,iPad幫我實現了


2010 年 1 月 27 日,蘋果發布第一代 iPad,在當時這款產品僅僅只有 12 款專門為其設計的軟體。

到今年,iPad 已經走過十年。很幸運,在這十年里幾乎使用過每一代 iPad ,所以也是時候給這十年的iPad做一個梳理。

也算作我自己給 iPad 的一封情書。

在客廳

在《一個叫歐文的男人決定去死》這本書里,一個做什麼事「都守規矩」的老男人對 iPad 這種新鮮事物很不滿,在他眼裡:

「連一個鍵盤沒有,保護套還需要另買的設備,算什麼電腦。」

但蘋果不這麼認為,你現在打開任何一個 iPad 的包裝,上面的中文都會告訴你:

「這是攜帶型電腦。」

但是不是電腦這件事,在 iPad 剛「出生」的時候並不重要。2010 年,喬布斯在發布會上拿出了 iPad 第一代。當時喬布斯認為 iPad 的最大作用就是「更好」。

比 iPhone 更好的屏幕尺寸,可以讓你更好的瀏覽網頁、閱讀郵件、甚至是觀看視頻和照片。

比 Mac 更好的便攜度,去掉了鍵盤,只拿著一塊屏幕,可以讓用戶的使用體驗更加輕盈。

甚至不僅僅是功能,連用戶的使用場景,喬布斯都已經為 iPad 設計好。在第一代 iPad 發布時,舞台上放置了一個黑色的沙發以及玻璃茶几。這兩個傢具的出現,也奠定了未來五年里 iPad 的出現場景。很長一段時間裡,微軟曾希望使用遊戲主機佔領用戶的家庭,但一直沒有做到。而從 2010 年以來,iPad 銷量已經達到了 3.8 億台。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蘋果已經用 iPad 佔領客廳。

(2010 年 4 月 19 日中國鋼琴演奏家郎朗在舊金山戴維斯交響音樂廳 使用 iPad 軟體演奏他的首段加演曲目《野蜂飛舞》)

在 iPad 第一代發布的六個月以後,這款產品於 2010 年的 9 月 17 日正式在中國大陸上市。自此開啟了 iPad 在中國市場的神奇十年。到今天,中國市場依然是 iPad 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5 年以後蘋果還為中國市場特意製作了一支廣告短片《老唱片》,直到今天這依然是最令人難以忘懷的蘋果廣告。

蘋果廣告《老唱片》_騰訊視頻?

v.qq.com圖標

而廣告中,這種「傳統」和「現代」的人文連接點也恰恰隱喻了 iPad 受眾群體,一個家庭中從剛會爬的孩子,到鬢角發白的老人都在使用iPad,是名副其實的「全年齡產品」。

2011 年 3 月 2 號,喬布斯在發布會上很興奮的宣布 iPad 第一代的銷量已經達到了 1500 萬台,這對一個剛剛發布的產品無疑可以說是巨大的成功。而此時,iPad 也已經擁有 65000 款原生應用。當然,這場發布會最重要的是蘋果也順勢推出了 iPad 2,為其配備了前置和後置攝像頭。也就有了我們今天熟知的 iPad 最基本的樣子。在我眼裡,iPad 2 是 iPad 最高光的時刻,蘋果也用 iPad 2 正式開始了對「平板市場」長達十年的統治。

而此時,iPad 能做的也開始更多。藝術家開始使用 iPad 創造繪畫作品,學校開始使用 iPad 作為電子教材,甚至是在飛機上都開始使用 iPad 作為飛行手冊。

(2010 年 10 月 20 日英國藝術家 David Hockney 的 iPad 繪畫作品在巴黎展出)

不過除了 iPad 2,和 iPad 2 一起登場的還有一款 iPad 的使用配件——智能保護蓋。而也正是此時起,每一代 iPad 背後都有相應的智能保護蓋作為堅強後盾。到今天,我們打開淘寶已經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 iPad 保護殼,但無一列外都是依照 2011 年隨著 iPad 第二代發布的智能保護殼為藍本。智能保護殼雖然僅僅是一個配件,但它設計的無比巧妙,蘋果甚至是專門在廣告中特意凸顯了「開蓋即亮屏」的特性。這在當時,就是科技的魔法。而從另一個側面,正是這樣一個小配件,今天也是中國很多廠商的重要經濟來源,這也是 iPad 另一種影響世界的方式。

當然,科技評論家們一開始並不看好 iPad,他們更願意叫其為「大號 iPhone」。也正是此時,大眾對於 iPad 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探討,前五年里糾結「取代 Mac」,後五年里糾結「生產力」。

但其實,仔細想想其實喬布斯在一開始就已經給 iPad一個註解。在 iPad 第一代發布的時候,有這樣一張 Keynote:

在這張圖中,iPad 用一個底座保持直立,再配合上當時蘋果鍵盤,組成了一台迷你電腦。而這也成為了後來 iPad Pro 的基本藍圖。到今天,我使用 iPad 的基本方式還是如此。所以它很明顯並不是 Mac,但也不僅僅是一個「大號 iPhone」。它並不像 iPhone 或者是 Mac 一樣能稱上的是改變世界的產品。

它本身的出現更像是「補足一塊空白」。

它並不是一個必須產品,現代人不能沒有 iPhone、不能沒有 Mac,但可以沒有 iPad。但生活中的科技產品,不應該僅僅是「夠用」,還應該是「更好」。並不是,我們僅僅「希望」更好的設備。而是十年過去,iPad 依然寶刀未老「證明」了我們需要更好的設備。

7.9 寸

喬布斯對 iPhone 的尺寸一直引以為傲,因為 3.5 寸在他眼裡是最適合單手操作的尺寸。當然,之所以要加上「在他眼裡」是因為這件事畢竟還是因人而異的,畢竟奧尼爾就抱怨過他的手指根本沒有辦法用 iPhone 拼寫,不知道今天的 iPhone 11 Pro Max 對他來說是不是還是這樣。

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那麼 iPad mini 就是 iPad 的「甜點」尺寸,因為這是唯一一款可以「單手握持」的 iPad。

2012 年 10 月 23 日,那年我剛剛高中畢業。那是我第一次走進蘋果的零售店,除了感受到蘋果的獨特裝修風格,iPad mini 的手感也讓我第一次意識到,尺寸對於一款數字設備的重要意義。

(2017 年 5 月29 日:《New Yorker》雜誌刊登了 iPad 手繪的封面,該封面由 Jorge Colombo 創作,這不是第一次,三年前也是由 Jorge Colombo 創作了第一幅登陸的 iPad 繪製的封面)

蘋果推出 iPad mini 背後有著多層次的原因。

一方面 iPad 產品線需要新面孔,蘋果在同年發布的還有 New-iPad。這款產品從命名上,都能看出「進步不大」。算得上進步的,也只有從這一代開始 iPad 正式進入「視網膜」時代,屏幕的顯示更加細膩。可也就是在此時,這些年來一直都伴隨著 iPad 的問題也逐漸顯露——iPad 過於耐用。

作為一款純正的內容消費工具,iPad 本身對於性能幾乎沒有什麼要求。大部分人對於 iPad 的用途無非是瀏覽網頁、閱讀郵件、觀看視頻、玩遊戲等等。可這些需求,別說是 iPad,就是幾年以前的老 PC 也完全勝任。所以在當時,很多人都在使用第一代 iPad,New iPad除了名字「新一點」,並沒有什麼新意。

與此同時,蘋果的移動設備布局顯然需要一個「中間尺寸」。在當時的市場上,iPhone 5 的 4 寸在智能機領域絕對可以算作是「小尺寸」,競爭對手在當時都有著大尺寸的型號。4 寸再怎麼適合單手操作,但用戶對於大尺寸屏幕的需求並不「偽」。比 iPhone 5 提前發布四個月的三星 S3 成為了其有史以來最為成功的機型,一個關鍵要素就是其在當時領先的 4.8 英寸大屏幕。

於是,7.9 寸的 iPad mini 就是來填補這一空檔。它最大的意義就就在於這是一款尺寸在 4 英寸的 iPhone 和 9.7 寸 iPad 之間的 iOS 設備。

而相比較於 9.7 寸的 iPad,iPad mini 僅僅是縮小了 1.8 英寸,但足以給當時笨重的 iPad 插上了輕盈的翅膀。

那是一個 iPad 遊戲的黃金時代,我曾經每天花費非常多的時間在各個論壇貼樂死不疲的和不同的人交流 iPad 上的好遊戲。更大的屏幕尺寸,讓 iPad 和 iPhone 有著截然不同的遊戲體驗。單單就是一個「切水果」,就可以讓你感受到「切小櫻桃和切大西瓜」的區別。可此時的 iPad 還是太重了,幾乎不存在單手握持的可能,而雙手握持又對操作提出了考驗。也就是說,9.7 寸適合單純的「看」,「看」的同時還想要「操作」,很明顯不適合。而 7.9 寸則完美了權衡了這一點。

而這一因素了,到今天依然是消費者購買 iPad mini 5 的重要原因。今天的遊戲內容已經完全不同以往,雖然蘋果試圖通過 Apple Arcade 重新回到那個「遊戲的黃金時代」,但是屬於移動網遊的時代已經來臨。不過有趣的是,iPad mini 5 的 7.9 寸屏幕,依然是那在手上最舒服,操作起來最方便的「吃雞神器」。

(2014年 10 月 24 日:英國女王使用 iPad 發出第一條推文)

當然,iPad mini 做到的不僅如此。

308g 的重量,是 iPad mini 5 的另一個迷人之處。而正是 7.9 寸和 308g 這兩個維度開始讓 iPad 走出客廳,可以「On the Go」。地鐵、飛機、課堂上,iPad mini 出鏡率越來越高。

iPad mini 也俘獲了女孩子們的「芳心」。男性用戶對於尺寸和重量往往並不敏感,尤其是大部門男性用戶的公文包和雙肩包,9.7 寸的 iPad 帶起來並不礙事。但是女性用戶則截然相反。女性用戶中,大部分會使用尺寸較小的拎包,單手拎 9.7 寸的 iPad 累不累暫且不提,能不能裝進去都是兩回事。而 iPad mini 則一次性解決了這兩個問題。也正是因為如此,iPad mini 成為了很多女性用戶的第一台 iPad。

當然,iPad mini 第一代並沒有引起什麼浪潮。真正的轉折點在 iPad mini 第二代。這一代無論是晶元還是視網膜屏幕都讓 iPad mini 的硬體參數到了一個新高度。後來的 iPad mini 3 和 iPad mini4 再也沒能讓 iPad mini 再出風頭。

2014 年,蘋果發布 iPhone 6,這款「比大更大」的 iPhone 發布一年後,蘋果對 iPad mini 3 不痛不癢的更新推出 iPad mini 4。而也正是 iPhone 6 的發布,意味著 iPad mini 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直到四年以後的 2019 年,蘋果才推出 iPad mini 5 。

今天,iPhone 11 Pro Max 的尺寸已經是 6.5 英寸。再也沒有所謂的什麼「中間尺寸」。但還是有那麼一部分人,依然對 iPad mini保持著一種「特殊的迷戀」。今天的 iPad mini 5 也時髦的可以支持 Apple Pencil,也開始在進階「生產力設備」,但無論如何,不變的是:

「無論你是玩遊戲,還是記筆記,一手可握的感覺是真舒服。」

這大概就是我們迷戀它的原因。

救世主登場

2015 年 9 月 9 日 Apple 發布了 12.9 寸的 iPad Pro,這是 Pro 這三個字母第一次跟在了 iPad 後面。也正是從此時開始,iPad 就開始不斷的被一個問題所困擾:

「iPad Pro 到底是不是生產力工具。」

直到今天在社交網路上提起 iPad Pro 的時候,都還會對這個問題爭論一番。不過有一點很清楚,在第一代 iPad Pro 發布的時候,蘋果的意圖很明確:

「希望這是 PC 的替代品。」

(2017 年 2 月 10 日 Netflix 的紀錄片《Abstract: The Art of Design》中,展現了 Nike 傳奇設計師 Tinker Hatfield 運用 iPad Pro 和 Apple Pencil 進行創作的場景)

所以為了讓這款產品更加接近傳統意義上的電腦,蘋果為其配備了鍵盤,為其配備了充當滑鼠作用的「手寫筆」。值得玩味的事,蘋果在一開始還特意為 iPad Pro 配備了更長的數據線,目的是想讓你像使用 PC 一樣可以坐在桌子上插電使用。當然,按照蘋果的定價策略,既然我是 PC 的替代品,自然有著接近 PC 的價格,自此蘋果也讓自己的 iPad 產品線有了「高端市場」。

在此之前,蘋果憑藉 iPad 在平板市場大殺四方,甚至 iPad 已經成為了平板電腦的英文翻譯。僅僅用了 5 年時間,蘋果就已經在平板市場行業實現了「統治」。在 iPad Pro 發布以前,蘋果已經在全球賣出去接近 2.5 億部 iPad。但這誇張的數字,也意味著「平板市場」已經接近飽和。在智能機屏幕尺寸越來越大的今天,一方面用戶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一個「大號 iPhone」,另一方面是他們的 iPad 2 還沒壞。

更大的問題在於,用戶對於 iPad 已經失去了想像力。自 iPad Air 推出以後,蘋果 iPad 的輕薄已經推向了極致。不管蘋果如何告訴用戶這款 iPad 性能有多強大,機身有多輕薄,用戶都已經「索然無味」。想要用戶提起興趣,就需要像推出 iPad mini 一樣的新刺激。可選擇的路有兩種:

1.在尺寸上動刀。很顯然,10 寸以下的尺寸已經不再具備任何意義,各種智能機再加上自己的 iPad mini,已經沒有任何生存空間。

2.在功能上動刀。我們需要知道 iPad 可以做的更多,這個能做的更多必須要直觀,你要清楚的讓我知道為什麼我需要放棄手裡這款 iPad Air 2。

尺寸上,iPad Pro 來到了 12.9 英寸,這也是時至今日尺寸最大的 iPad。功能上,蘋果官方給 iPad Pro 帶來了自己的專屬鍵盤,與此同時還帶來了在當時被認為是「滑鼠」的 Apple Pencil。也就是說,保險起見,iPad Pro 這款產品在尺寸和功能上選擇了都要。

(2018 年 5 月:俄羅斯建築師 Vasiliy Krivoshein 和 Elena Motorina 使用 iPad Pro 與 Apple Pencil 設計 2018 年世界盃的比賽場館加里寧格勒體育場。)

硬體上看起來一切都很新的 iPad Pro 一出現就受到了廣泛關注。但消費者,也產生了另一個疑惑。既然你所做的一切,都看起來讓它像想一台 PC。那我為什麼不索性就去買一台 PC,而去買一台有著 PC 的價格,但是卻只能了完成 PC 一部分工作的產品。而這個問題,也是時至今日 iPad Pro 產品線一直都在努力回答的問題。

但最令人難受的是,12.9 寸這個尺寸也很有距離感。這讓很多隻想要一個極致的 iPad 體驗的用戶望而卻步。畢竟,到了這個尺寸和重量,iPad 原本便攜的優勢也就不在明顯。所以,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僅僅是半年以後,蘋果就推出了配置幾乎一致,但是尺寸只有 9.7 寸的iPad Pro。

當然,和新 iPad Pro 一起出現的還有可能是蘋果設計史上最出名的「設計災難」—— Apple Pencil 的充電方式。這個 Apple Pencil 插在 iPad Pro 上的畫面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成為了社交網路上的活躍圖片。雖然,其實 iPad Pro 是有配套的轉接器用來給Apple Pencil 充電,直接插在 iPad 上僅僅是應急使用。不過可能是因為這種充電方式實在是令人難忘,甚至到今天很多用戶都不知道 Apple Pencil 的筆盒裡還有一個轉接器。

好在,充電方式雖然丑,但是 Apple Pencil 卻悄悄地成為 Apple 的另一個重要貢獻,也是今天 iPad Pro 不同於 PC 的重要關鍵。

2018年,蘋果的 iPhone Xs Max 可能是有史以來口碑最差的 iPhone。蘋果的設計能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但僅僅過了一個月以後,蘋果發布了 12.9 英寸和 11 英寸的 iPad Pro 第三代。全面屏的極致視覺衝擊力,任意角度解鎖的完美 Face ID,再配合Apple Pencil 不能更加優雅炫酷的充電方式,僅僅一個月以後,蘋果就證明了:

「什麼是頂級的工業設計能力。」

直到今天,我經常都會拿起 Apple Pencil 然後在吸回去,「啪嗒」的一聲是很久沒見到的「蘋果細節」。上次有這樣的感覺,還是老一代的 MacBook Pro 上的磁吸式充電介面。這一代一經推出就獲得專業用戶和普通消費者的讚美,這款產品本身即是一款藝術品。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在看著這款設備時會很懊惱,因為我對 iPad Pro 已經失去了想像力,我甚至不知道「它還需要什麼新東西」。

更關鍵的是,隨著 2019 年 WWDC 上,iPadOS 的推出,關於 iPad Pro 是不是有生產力的問題也不再重要了,甚至是它能不能替代 PC 也已經不重要了。

當越來越多的創作者開始離不開它,iPad Pro 已經開始滲透到從構思到成品的每一個環節中。今天 iPad Pro 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傳遞信息的媒介,而是一種創作工具,而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iPad Pro 最適合的形容詞應該是「創造力」。

下一個十年

如果你像我一樣,是一個 iPad 的死忠粉。那麼你正處於一個非常幸福的時代,因為 iPad 歷史上,從來沒有過這樣一個時期,幾乎每一個尺寸區間、每一個價格區間都有著相應的 iPad 可以選擇。iPad、iPad mini、iPad Air、iPad Pro 每一款產品都有著非常精準的定位人群。這每一款產品,都能從某一個側面反映出,蘋果對於iPad本身的一種思考。

科技評論總會陷入一種誤區,這就是「對於工具本身的討論熱情」遠大於「使用工具的熱情」,尤其是像 iPad 這樣的產品更是如此。但我們需要清楚,任何一樣工具都有著「對應的使用場景」。iPad 並不是一個「萬金油」,它並不能什麼都做,但是它能做的,就一定是最好的。

在今天 iPad 依然滲透在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這薄薄的幾毫米屏幕支撐的是過去十年里每一個用戶的數字生活。


騰訊科技訊 據國外媒體報道,2020年1月27日,是史蒂夫·喬布斯在美國加州舊金山耶爾巴布埃納藝術中心發布iPad十周年紀念日。這是他在2011年去世前推出的最後一款主要產品。

據報道,在十年前,智能手機的屏幕還只有3.5英寸,而大屏幕的傳統筆記本電腦則便攜性比較差。喬布斯認為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之間有發明一種新設備類別的空間,但前提是這種設備在完成某些任務上表現更優越。

然後,他對外隆重推出了蘋果公司研發的平板電腦iPad,喬布斯稱之為瀏覽網頁、閱讀和發送電子郵件、觀看照片、觀看視頻、聽音樂、玩遊戲、閱讀電子書等的「神奇而革命性的設備」。

喬布斯說:「iPad是我們最先進的產品,它是一種神奇的革命性設備,價格令人難以置信。iPad創造並定義了一個全新的設備類別,它將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親密、直觀和有趣的方式將用戶與他們的應用和內容聯繫起來。」

最初的iPad有9.7英寸顯示屏、單核蘋果A4處理器、高達64GB的存儲空間、256兆內存、廣告宣傳的10小時電池續航時間、藍牙2.1、30針連接器和耳機介面。

在美國,僅支持Wi-Fi網路上網的蘋果平板電腦起價為499美元,同時具備無線網路和3G手機連接的機型起價為629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最初的iPad缺少攝像頭。

蘋果公司當時稱,iPad只有0.5英寸厚、1.5磅重,比任何筆記本電腦或上網本都薄、輕。

蘋果公司於2010年4月3日開始大規模銷售iPad,一天後,公司宣布已經售出30多萬台。喬布斯在2011年3月發布第二代蘋果平板電腦時,給出了平板電腦銷售數據的更新,顯示蘋果在第二代平板上市的前九個月售出了近1500萬台iPad。

在過去的十年里,蘋果公司每年都會發布新一代的平板電腦,並伴隨著一些新的功能和設計變化。我們在下面概述了該設備歷史上一些較大的里程碑:

2011年3月— iPad 2:厚度減少了33%,重量減少了15%,採用雙核蘋果A5處理器,前後攝像頭,以及新的白色選項

2012年3月—第三代iPad:視網膜顯示器、支持4G移動通信網路接入,蘋果A5X處理器,支持錄製1080p視頻。

2012年10月——第四代iPad:閃電連接器和蘋果A6X處理器

2012年10月——iPad mini:小尺寸的蘋果平板電腦,配置7.9英寸顯示屏。

2013年10月——iPad Air:採用64位蘋果A7處理器,比第四代iPad薄20%,輕28%,邊框更薄

2014年10月— iPad Air 2:植入了指紋識別功能,全層疊視網膜顯示器和蘋果A8X處理器

2015年9月— iPad Pro:12.9英寸視網膜顯示器、蘋果觸控筆和智能鍵盤支持、採用了蘋果A9X處理器和四個揚聲器。

2017年3月——第五代iPad:9.7英寸視網膜顯示器和蘋果A9處理器,起價329美元

2017年6月—第二代iPad Pro:最高120赫茲的屏幕刷新率、蘋果A10X融合晶元和更薄的邊框

2018年3月——第六代iPad:蘋果鉛筆支持和蘋果A10處理器起價329美元

2018年10月—第三代iPad Pro:採用更薄的邊框、面部識別、USB-C介面、蘋果A12X仿生處理器、高達1TB的存儲空間和第二代蘋果觸控筆。

2019年9月—第七代iPad:10.2英寸視網膜顯示器和全尺寸智能鍵盤支持

展望未來,有傳言稱蘋果將最早在3月更新其iPad Pro產品線。一個關鍵的新功能預計是一個三鏡頭主攝像頭系統,具有先進的增強現實三維感測技術。

市場巨變

在蘋果公司推出平板電腦之後,這被認為是蘋果另外一個重大發明,全世界消費電子廠商和個人電腦企業紛紛開始效仿蘋果推出平板電腦,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統也針對平板電腦進行了優化,支持許多大屏幕的觸控應用。

然而,從2014年開始,蘋果效仿韓國三星電子走上了智能手機大屏化的道路,蘋果手機的銷量迎來了新一輪大漲,在蘋果公司的引領下,全世界智能手機廠商使用的屏幕越來越大。

智能手機屏幕變大,再加上筆記本電腦的超輕超薄設計(變得更具便攜性),這擠壓了全世界平板電腦的市場。更具科技市場研究企業IDC等公司的統計報告,全球平板電腦在過去多年中,銷量不斷下滑,並且成為和個人電腦一樣的另外一個「夕陽產業」。

如今,智能手機的顯示屏已經進入到了6英寸的級別,而且外窄邊框和全面屏設計讓移動設備的有效顯示面積繼續增加。去年和今年,一些行業領先的智能手機廠商紛紛推出了摺疊手機,顯示屏面積更大。這已經徹底擠佔了平板電腦的生存空間。

在過去五年時間裡,已經有許多硬體廠商退出了平板電腦市場,市面上的產品數量也大幅削減。

不過科技媒體普遍認為,未來平板電腦將成為一個小眾類應用,並不會從市面上全部消失,尤其在醫療、平面設計等領域,平板電腦仍然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應用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蘋果公司發明平板電腦多年之後,微軟公司對於平板電腦進行了某種改良創新,推出了所謂的「混合型平板」,平板電腦的處理性能向筆記本電腦靠近,配置了外接鍵盤,進一步模糊了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之間的界限。

iPhone之母

有趣的是,根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公司的iPhone雖然誕生時間早於iPad,但是在蘋果公司內部,其實是先有了平板電腦,並且在平板電腦基礎上誕生了智能手機。

據報道,蘋果公司掌門人喬布斯曾經對微軟公司一名高管有關平板電腦的表態感到十分氣氛,他決心讓蘋果團隊研發出用戶體驗更好的平板電腦,用產品駁斥微軟公司高管的說法。

隨後,蘋果團隊開發了觸控式的應用界面,在一次產品原型演示中,喬布斯感到十分滿意,並要求蘋果團隊把這個平板電腦進行「縮小」,首先開發智能手機,隨後蘋果改變了全世界的重大產品iPhone終於誕生,並且顛覆了摩托羅拉、諾基亞、愛立信等傳統智能手機廠商。(騰訊科技審校/承曦)


「如果我當初是問消費者他們想要什麼

他們應該是會告訴我,要一匹更快的馬車!」

——福特汽車創始人亨利福特


首先!!!

題主提了個好問題!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感慨良多

IPad發布十年,史提夫.喬布斯也已經離開我們快9年了

2010年1月27日於美國舊金山歐巴布也那藝術中心

喬布斯曾經說過:

「顧客其實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或許iPhone可能已沒有當初那樣神奇的影響力

但如今的iPad依然是平板領域的霸主

真是不得不佩服他的遠見和才華

我記得那時候最火熱的電子產品應該是iPhone4

好像一夜之間大家都知道了蘋果,認識了喬布斯這個名字

也從那時候開始,iPhone的身影幾乎充斥著大街小巷

而iPad就誕生在其後一年

最初發布的iPad(只有黑色款)

智能手機的熱潮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iPad的橫空出世,其實當時的科技評論家們並不看好IPad

在他們眼裡,還有一些消費者眼裡,他就是「放大版的iPhone」

iPad的定位是要提供比iPhone更好的瀏覽網頁,觀看視頻等體驗

然後比能裝在文件袋裡的MacBookAir更好的便攜性

承擔一部分的辦公需求

而當時的iPad也是搭載IOS系統,似乎就是一台放大版的iPhone

iPad在2010 年的 9 月 17 日正式在中國大陸上市

縱然在初期收到了不少批評,但只在9個月的時間內

第一代iPad的銷量已經到達1500萬台

Apple也不算最先開始做iPad的

但是他絕對是做的最好的

我搜了一下當時其他廠商的iPad

就比如微軟的

清一色的重且大!而且價格卻超乎想像的貴

而iPad 9.7英寸的屏幕和纖薄的機身

在當時,可以說是把對手按在地上摩擦

我那個時候年紀還很小,而且也是到高中才認識到iPad這個產品

那時候的我對Apple產品的震撼是無與倫比的

那時的我玩著可以看到像素點的PSP

看著後面帶個大箱子的電視和電腦

然後第一次看到我同學手上Retina屏的iPhone時

我不禁喊出了聲:

妙啊~~(滑稽)

其實我已經看呆了

因為當時也沒用過,所以我對Apple Retina 和那個桌面滑動解鎖的印象十分深刻

雖然直到現在也沒用上iPhone,不過家裡人都陸陸續續換了iPhone

而我第一個Apple設備

就是iPad


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下iPad帶給我的影響

當初我買iPad是看中了他的生產力(宣傳中的生產力),並且電子筆記自己還是很想嘗試一下

而我之所以選擇了iPad,是因為我覺得iPad之所以依舊是平板領域的佼佼者

離不開他良好的軟體體驗和優秀的硬體設施

我手上持有的iPad是 2018款的iPad Pro

我現在的三兒子 (第一是我的相機,第二是我的MacBook Pro)

剛入手iPad的時候,看中的是他的生產力,而這也是Apple宣傳中的一大賣點

很多人都是因此入坑,收穫了一個很好的娛樂(誤)不, 是——生產工具!

現如今iPad的使用時間佔據了我日常生活中很大的比重

我比較喜歡使用大屏幕的東西,所以手機使用的時間可以說是遠遠低於iPad和電腦的

並且我日常也是看視頻和文章比較多,和記筆記

看視頻都是在B站,看一些吃播,英語學習,編程啊技術類這些

在B站還是有很多學習資源的

平常也是經常用iPad來耍知乎,豎屏模式下瀏覽體驗極佳

還有在百度網盤裡看考研視頻啊這些

說白了,我就是饞他的顯示器

如果你到實體店體驗過

你會或多或少感受到大屏幕顯示器的魅力,或者對於我來說是這樣

但是!....

誒?說好的生產力呢!

其實當初我沖著生產力去,買後就是bilibili了

但最後我還是重歸生產力

大家可以看下我的這個回答

用 iPad+Apple Pencil 學習,成績/效率真的會提高嗎? - SS-Malygos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9011403/answer/970353298

其實當初iPad的目的就是為了內容消費

而手機作為移動端,普遍比較舒適的尺寸是4至6寸

我上初中的時候也有見過很多超大屏手機,但在現在其實就少了些

大家已經明白,手機端便攜性是第一位,要能放進褲袋

回家就用電腦瀏覽

而iPad其實就填補了中間的這一款區域,可以貼在肚皮上(滑稽)

當初手機的使用價值就是打電話,而如今已經變成了類似攝影的工具

但很多消費者更多的是使用其中的內容消費

目的是在更大的屏幕上逛某寶,某乎等文章信息類

以及各大視頻門戶類

所以iPad在這一方面上其實填補了市場的需求

可惜的是

其實iPad在有這麼好的勢頭下,做出的重大改變其實很少

每年都是例行更新,可以說外觀上都沒有多大的改變

其實就像一個大的顯示器而已

很多你常用的軟體,在iPad上依然是放大版的iPhone軟體

應用里不能發揮iPad的解析度,並且適配糟糕

在某種程度上是降低了生產力,因為整一套的工作流可能涉及很多軟體

補充一下,某乎其實適配的不錯哦,而且也是少數幾個能分欄顯示的國內軟體

雖然如今的iPhone我不是很滿意(改變太少)

因為我一直想換台iPhone

但是iPad上的一些獨佔應用或者說是Apple所宣傳的生產力

著實吸引到了我

例如很多考研黨會買上一台iPad來記筆記

其中就有Goodnotes 以及notability

Marginnote

OneNote等

Goodnotes和Marginnote我用過,體驗還是很好的

用Goodnotes來刷題

一些設計或者自媒體領域的有繪畫,視頻編輯的需求

IPad上也有Procreate

視頻編輯的Lumafusion

尤其是Procreate,我在這給上好評

lumafusion我沒使用過,但是看一些測評,基礎的操作還是可以的

我本人也習慣了使用PR來剪視頻AE做做特效這樣,以後也會嘗試下達芬奇的工作流

未來還有iPad版的PS和LR要上線

雖然很多國內軟體支持不太好,但是類似替代策略就是新的桌面級Safari

這個改進還是實實在在的好的

所以Apple在這生產力上還是下了功夫的,以及2019年推出的iPadOS

目的可能就是為了能讓iPad或多或少的獨立出來(接下來是我的展望)

我認為iPad未來的發展應該是充分的運用它自帶的強大硬體以及大屏幕的優勢

不是單純的為了取代個人電腦來堆生產力和作為小屏幕顯示有限問題下的替代品

首先iPad的觸屏交互方式相較於滑鼠操作是降低了效率,在某種程度上是很難取代電腦上的工作流

跟真正的桌面級應用相比,差距還是很懸殊的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貼,有位知友在等CAD,哈哈

但iPad在這些方面的努力,其實降低很多方面的使用門檻

輕量辦公的人,不用帶著厚重的筆記本,就可以完成一些簡單的辦公

拍視頻的人不用在入手了貴重的拍攝工具例如iPhone11之後

再花錢在電腦配置上

學生黨也可以再娛樂在娛樂的同時(狗頭),兼顧學習的需求(個人認為對學習還是很有幫助的)

還有我們可以看到,我們之所以會拿iPad來記筆記而不是選擇在電腦或者手機上

因為iPad有Apple pencil

所以我們可不可以大膽的假設一下,iPad在日後可以作為一種媒介

用上配件如pencil這些,可以更多方式上連接iPad

比如配上VR,3D系統,還有現在手柄也支持直連iPad

所以我認為,除開做筆記這樣已經體驗比較好的方面

在日後遊戲方面蘋果也可能要大刀闊斧的改變

就想我們會拿著switch出去和好友們在聚會上一起玩,但是switch有的人還有較少

但是iPad用戶基數就很大了,可以說很容易就把流量聚集起來

並且iPadPro可是120幀啊,而且屏幕也更大


一口氣碼了很多字,可能有些亂,因為一開始想講的很多,寫著寫著思緒不知去哪了

講了一些自己的一些看法,不抬杠哈

還有就是因為還在寫一篇iPad記筆記的內容,我的另一個回答應該很多人想看一些接地氣、實用的記筆記方式,所以腦子裡塞了很多東西,得慢慢弄出來

也歡迎你們分享下你們的感受或者展望

還有一些想說的就以後再更新補充了

嗯~~~

碼字不易,給個贊好不,讓我知道你們有看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