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年新能源客車第一張大單——2790輛歐輝新能源公交車正式交車。值得注意的是,在該批訂單中,竟有1150輛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搭載的是玉柴滿足國六b階段排放標準的發動機。

  要知道,在客車市場正在全面純電動化的今天,插電式混動車型的出現則可以說實屬罕見,更別說是1150輛這樣如此大的一個數量。

  純電動車型爲何沒有完全佔據2790輛這張新能源客車大單?玉柴,作爲客車行業份額最大的配套柴油機企業,又爲何能夠成功斬獲這張大單?

  插電式混動還沒“過時”

  純電動、氫燃料、甲醇……,在客車市場新能源化後,各種技術路線噴涌而出。對於中國市場來說,大部分人可能認爲目前最火的是純電動這一主流技術路線。不少傳統主機廠、配套企業都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其中。但,事實並非是這樣。

  首先,2018年的汽車產銷數據顯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銷量呈現了明顯增長。2018年,我國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6萬輛和98.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7.9%和50.8%;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3萬輛和27.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2%和118%。

  如果拋開乘用車和客車的領域之分,這組數據足以從側面證明,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並未過時。

  其次,2019新能源補貼再一次大退坡。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雖然和純電動車型降幅水平差不多。但是,補貼退潮之後,純電動車型將再次面臨成本和續航難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或許就會成爲“稻草”。因爲,插電式混合動力可以提高傳統內燃機的使用效率和整車能源效率,也可以降低電池的使用量,車輛自重以及車輛成本。

  尤其是,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這點優勢非常適合長距離運輸,在一些遠郊公交線路或者是上午班車線路上,都會是“一把好手”。這一點,在2019年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和工信部部長苗圩都曾提到過。

  有了公交車和商務車這兩大市場,就等於站穩了自己的地盤,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或許真的不會被快速“淘汰”。這或許就能夠解釋,在這張2790輛新能源客車市場2019第一大單中,爲何會出現1150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值得一提的是,交付給北京公交的1150輛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均搭載的是玉柴YCS04N和YC4FAN發動機。這兩類發動機採用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當量燃燒+EGR+TWC排放控制技術,完全滿足國六b階段排放標準。

  以其中的一款車型BJ6127使用的YCS04160N-53LNG天然氣發動機爲例,它的最大功率爲118kW,也就是180馬力,最大扭矩爲600N.m。整車日運營距離可達400公里,甚至更多,不但符合國六,而且跑遠郊絕對沒問題。

  玉柴爲何能夠搶得這一大單?

  北京公交作爲全國公交系統的領跑者,一直以來都率先實施全國最嚴格的排放法規。發動機市場可選擇的企業那麼多,北京公交,甚至整車企業爲何會青睞玉柴?

  最重要的一點恐怕是,作爲客車行業份額最大的配套柴油機企業,面對客車電動化的新挑戰,玉柴熱情擁抱了“新能源”。

  2016年.玉柴成立了新能源事業部,並開始投放混動系統總成和純電系統總成產品。現在,玉柴發動機在混合動力市場佔比超過70%,新能源動力在南寧份額爲80%,並且在整個玉柴集團產業板塊中,新能源已貫穿了上中下游。

  2018年7月18日,玉柴純電動車商用車項目舉行開工儀式。該項目總投資爲13.4億元,將建設純電動商用車及零部件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一體化的綜合性生產基地,並形成年產50000輛純電動商用車生產能力,達產後將形成年銷售收入規模70億元。

  另外,能夠配套北京公交這張大單,還源於玉柴憑藉高可靠性和良好的服務保障。玉柴與北京公交已經合作很多年,獲得了認可和信賴。

  此前,在北京市場,玉柴從國三到歐Ⅵ最新排放標準的發動機,均在北京公交集團首批投入使用。國六升級後,從2016年起,配裝國六玉柴發動機的大客車分批在北京市場投入運營,至今已有最長行駛里程達28萬公里,最晚投放北京市場的國六玉柴發動機大客車行駛里程在7萬公里左右。在北京環保部門嚴格監測下使用三年時間,這些大客車均達到排放要求。

  事實上,縱觀柴油機行業,玉柴是第一個正視“汽車純電化”的趨勢,也是第一個率先擁抱這個趨勢,率先大投入、大建設的企業。作爲國內首家批量投放國六產品的自主發動機企業,玉柴跨過國六a,直接開發了國六b柴油發動機,擁有S、K、Y三大柴油發動機技術平臺11個系列產品,發動機排量從2升一直延伸至15升,功率覆蓋73.5kW至514.5kW。玉柴燃氣動力排量從3升延伸至15升,功率覆蓋73.5kW至411.6kW。

  玉柴在如此強大的產品技術加持下,再加上在客車銷量最大額的公交領域,長期保持着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怎能錯過這張2019年的新能源客車市場第一大單。

  內容回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