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在我國東北,建立了典型的軍事殖民統治,關東軍始終是維持僞政權統治的主導力量,是僞滿存在的根本保證。然而,已成風起雲涌之勢的東北抗日武裝力量,極大地牽制了關東軍。爲了騰出手來進行進一步侵略,也爲了樹立僞滿“獨立國家”的形象,關東軍亟需扶持起一支對內鎮壓東北人民反抗,對外伴隨日軍侵略的走卒軍隊——僞滿洲國軍。

“雜牌中的雜牌”,僞滿洲的“國防力量”到底怎麼樣?

一、日本關東軍爲僞滿規定的軍隊編制,明顯地流露出要將僞軍作爲其殖民地部隊與僕從軍的意圖

受東北軍編制傳統的影響,“九·一八”事變前,東北軍以旅爲最大作戰單位,在整編僞滿軍時,日軍採用保留番號、減少兵員的方法穩定人心,致使每旅人數大大減少;同時,作爲殖民地軍隊,僞滿軍的主要作戰對象是東北抗日武裝,他們多以小股部隊遊擊作戰的形式抗擊日軍,採用較小的編制,有助於僞滿軍採取較爲靈活的戰術。

實際上,深感兵力不足的侵華日軍也並非不想讓僞滿軍編成較大的作戰集團,以應付更大規模的侵略作戰行動,較受信賴的僞滿“精銳部隊”“靖安軍”“興安騎兵師”均爲師級作戰單位。可見日本侵略者讓僞滿軍保持較小的編制,完全是出於對僞滿軍的利用與防範的考慮,日軍的險惡用心與僞滿軍的傀儡性昭然若揭。

“雜牌中的雜牌”,僞滿洲的“國防力量”到底怎麼樣?

旅是僞滿軍的戰略單位,根據兵種分爲混成旅、步兵旅和騎兵旅。混成旅分一號混成旅和二號混成旅,一號混成旅設甲種步兵團、乙種騎兵團和山炮連各一,定員1723人,馬756匹;二號混成旅設甲種步兵團一個和旅部直轄的獨立騎兵連、山炮連各一,定員1511人,馬340匹。步兵旅下設乙種步兵團兩團,定員2387人,馬227匹。騎兵旅也分一號和二號兩等,一號騎兵旅下設甲種步兵團兩團,騎炮兵連一連,定員1696人,馬1629匹;二號騎兵旅下設乙種騎兵團兩團,機槍連一連,定員1149人,馬1108匹。

僞滿軍以團爲基本作戰單位,步兵團分甲、乙兩種建制,比較精銳的甲種步兵團轄步兵兩營,迫擊炮一連,定員971人,馬148匹;乙種步兵團三個營,每營三個步兵連和一個迫擊炮連,定員1167人,馬107匹。騎兵團也分兩種建制,甲種騎兵團下設四個騎兵連和機關槍、迫擊炮各一連,定員738人,馬752匹;乙種騎兵團則只設四個騎兵連,定員532人,馬504匹。

此外,“靖安步兵師”“興安騎兵師”,是較受關東軍信任的“王牌”部隊,分別配備一個完整的師屬炮兵團,並裝備有12-24門75mm山野炮,是僞滿軍擁有的最大的炮兵部隊。

“雜牌中的雜牌”,僞滿洲的“國防力量”到底怎麼樣?

僞滿軍營以下的編制,按照僞滿將軍王之佑的回憶,甲種步兵團下屬的步兵營由三個步兵連與一個機槍連組成。每個步兵連包括一個指揮班和三個步兵排,每排下轄的三個班中兩個班各配有一挺輕機槍,另外一個班則只裝備擲彈筒。每連定員180人左右。機槍連裝備有重機槍六挺。乙種步兵團下屬的三個營雖然也有三個步槍連和一個機關槍連,但每個步槍連只有130人,輕機槍每排僅裝備一挺,機槍連的機槍數量也被減到四挺。僞滿騎兵部隊同樣分爲兩種編制,甲種騎兵團下屬每個騎兵連裝備有輕機槍六挺,擲彈筒六個。團屬機槍連有重機槍六挺。每連定員160人。乙種團三個騎兵連,一個機關槍連。每個騎兵連有輕機槍三挺,擲彈筒六個。團屬機槍連有機槍4挺,每連約140人。

二、僞滿部隊的實際編成依舊參差不齊,只有個別重點部隊達到了齊裝滿編的狀態

然而,以上僅是紙面上的編成數據,僞滿部隊的實際編成依舊參差不齊,只有個別重點部隊達到了齊裝滿編的狀態。但參與“外徵”的部隊編成往往得到加強,擁有遠遠超過標準配備的兵員與裝備。僞滿於1945年派往華北的“鐵石部隊”,由於直接配合日軍保衛鐵路線,部隊編制得到了加強。“鐵石部隊”步兵團中的每個營,都編有一個裝備8挺新式重機槍的機槍連,每個步兵排裝備3挺輕機槍和4個擲彈筒,這樣的裝備水平與日軍甲級師團相近,甚至達到了“部分駐華北日軍部隊對其羨慕不已的程度。”

如此厚此薄彼的做法,也充分反應了日本侵略者的利己主義,與對其僕從部隊的不信任。

“雜牌中的雜牌”,僞滿洲的“國防力量”到底怎麼樣?

軍隊的兵力與武器編成,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部隊的作戰能力,和能夠執行的任務種類。通過對比僞滿與相關各國軍隊的步兵團級部隊,可以明顯看出僞滿步兵團的人數遠小於其他各參照部隊,這既便於日軍對其控制與利用,也有利於進行反游擊戰。

與日軍相比,僞軍一個步兵團在兵力、兵器上,僅相當於一個加強了火力的日軍大隊(1100人、輕機36挺、重機8-12挺、擲彈筒48個,步兵炮兩門,相當於列強的一個加強營),僞軍步兵重武器裝備數量大爲縮水,不僅無法與具備強大壓制火力的蘇軍步兵團相提並論,甚至還不如國民黨的嫡系部隊。以輕武器爲主、採用小型編成的僞滿軍是一支火力不足,但輕便靈活的輕裝部隊,不適於獨立參加正面侵略戰爭,但適於在日軍側翼提供支援,或在日軍的火力與情報支援下配合鎮壓同樣以輕武器爲主、並以複雜地形爲掩護的人民抗日武裝。

關東軍企圖通過控制僞滿軍的編制,刻意閹割掉僞滿軍的獨立進攻能力,使其成爲只能配合日軍進行次要方面作戰的僕從部隊,從中也可以明顯地看出關東軍對僞滿軍既利用又防範的矛盾心理,與“以華制華”的險惡用心。

“雜牌中的雜牌”,僞滿洲的“國防力量”到底怎麼樣?

三、僞滿軍的武器裝備“百鬼夜行”

成立之初的僞滿軍武器裝備質量不高,水平參差不齊,雖然兵員人數已達十餘萬之衆,但全部重裝備加起來,也僅有88門山炮和70門野炮,還分爲6種不同型號,勉強達到人手一支的老式步槍,竟達26種之多,各種武器之間彈藥互不通用,被稱爲“百鬼夜行”,給作戰與後勤帶來了極大不便。

爲使僞軍更加有效地爲日本侵略者服務,關東軍不久即着手改良、統一僞軍的武器裝備,主要將各種雜式槍支更換爲與日本相同的輕兵器。1933年,僞滿軍政部與關東軍兵器部聯合制定了僞《國軍兵器整備大綱》,規定僞滿軍的步騎槍統一更換爲三八式步槍,機槍統一爲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與大正三年式重機槍,火炮統一爲75mm的日式三八式野炮與四一式山炮。

“雜牌中的雜牌”,僞滿洲的“國防力量”到底怎麼樣?

這些武器均爲當時日軍的制式裝備,作戰性能尚可,並使僞軍與關東軍所用彈藥得以統一,有助於提高僞軍的戰鬥力與同日軍協同作戰的能力。新武器的彈藥口徑與原來不同,減少了抗日武裝通過繳獲僞軍彈藥獲得補給的情況。

日軍致力於將僞滿軍打造成一支純粹的輕裝部隊。根據僞《滿洲國軍武器整備要綱》,僞軍並不裝備重型武器,火炮也僅限於一些山野炮等輕型火炮,以及在僞滿末期爲防守日軍的一些重要工業基地而裝備的一些高射炮。

僞滿軍所使用過的最大火炮,還是那十門在僞滿末期爲防守鞍山鋼鐵工業基地,而從僞軍艦上拆卸下來的120毫米主炮。並且,僞滿軍的機械化程度很低,除了僞軍前期裝備的少量東北軍遺留下來的輕型坦克,與關東軍短期“租借”給僞軍的一些裝甲車輛外,稱得上“裝甲部隊”的只有一批在卡車上加裝鋼板與槍炮製成的土造裝甲車。作爲機動力量,僞滿軍自1935年到覆亡爲止共組建了七支車隊,每支車隊裝備有8輛這種土造裝甲車與22輛卡車,8輛乘用車與5輛摩托車。而這些“機械化部隊”大部分時間都在日僞當局的驅使下,爲關東軍運送兵員與給養。

“雜牌中的雜牌”,僞滿洲的“國防力量”到底怎麼樣?

從裝備情況可知,僞滿軍是一支以輕武器爲主的輕裝步、騎兵部隊,日軍在向僞軍提供足夠的步兵武器與輕型火炮的同時,嚴格限制了其重武器的裝備規模,將僞滿軍的作戰能力限制在警察部隊與反遊擊部隊的水平上。結合當時世界軍事技術的發展潮流與編制實力、裝備水平來看,僞滿軍幾乎沒有在二戰中獨立進行正面作戰的能力,實力僅僅滿足於在聽命關東軍的情況下,作爲輔助力量配合日本軍隊作戰。這也恰好體現了日本通過精心限制僞滿軍的部隊編制與武器裝備,使其喪失獨立性,徹底成爲日軍附庸的險惡用心。

參考文獻:

吉林省圖書館輯《僞滿洲國史料》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複製中心,2002

季泓旭《淺議僞滿洲國的“國防力量”》

孫邦《僞滿史料叢書·僞滿軍事》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傅大中《僞滿洲國軍簡史》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

“雜牌中的雜牌”,僞滿洲的“國防力量”到底怎麼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