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我們發了一個福利貼:

14項免費公衛服務深圳人都能領!孩子近視和脊柱側彎篩查也免費

好多深圳人都來打call!

成人都着急了,我們的福利呢?

別急,每年市政府都會列出深圳民生實事“菜單”,把深圳人的福利“打個包”。今年“菜品”升級,40項民生實事中,8項都與市民健康有關,道道都是“硬菜”。

在深圳看病,有的醫院真是人爆滿。比如:資深“老大哥”深圳市人民醫院、二胎後更火爆的深圳市婦幼保健院,總是一牀難求。

還有一些醫院極爲緊缺。比如:深圳僅有一家兒童醫院,遠遠滿足不了深圳娃的看病需求;深圳現在還沒有一家市屬公立口腔專科醫院。

今年民生實事“菜單”裏,最“靚”的“硬菜”,就是高標準新改擴建5家醫院:

市婦幼保健院福強院區

市第二兒童醫院

市新華醫院

市人民醫院內科住院大樓

市口腔醫院

市第二兒童醫院

市新華醫院

預計今年年底,市口腔醫院門診樓試業。全市新增病牀3500張。

對在深圳市內出生的新生兒疾病篩查服務給予80%的財政補助。

也就是說不限戶籍,娃生在深圳就行。個人只需要負擔20%的篩查費用。

篩查包括哪些?

遺傳代謝病篩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苯丙酮尿症、G6PD 缺乏症、新生兒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4 種)

聽力篩查(初篩)

新生兒足底採血

有什麼用?

這些寶寶出生時看起來是正常的,幾個月後纔會逐漸出現一些異常表現,如果發現晚了,發病後就不能根治。

2018全市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率達98.19%,確診患兒1262例,對這些患兒全部進行了跟蹤治療。2018年全市新生兒聽力篩查率達96.04%。

怎麼篩查?

遺傳代謝病篩查:娃出生後3天后7天內,在醫院採3滴足底血。

聽力篩查(初篩):娃出生48小時至出院前,在醫院完成初篩。

結果怎麼查?

關注“深圳衛健委”微信公衆號,-底部菜單欄“新生健康”-“新生兒疾病篩查”,就能查到結果。

免費爲6000名新生兒提供首次眼病篩查;免費爲6000名3個月至6歲兒童提供階段性眼病篩查及視力、屈光篩查等。

不過,覆蓋面最廣、關注度最高的,還是青少年近視防控項目了。

哪些人羣適用?

深圳市幼兒園大班、學前班兒童和中小學的學齡青少年。

去哪查?

這個項目由深圳市眼科醫院牽頭,深圳市疾控中心、各區定點醫療機構協助開展。篩查隊將進校園,“上門服務”。

近視篩查

近視篩查

“小目標”

促進兒童青少年養成良好眼健康行爲習慣,降低現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

以2018年深圳市兒童青少年近視率爲基礎,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

怎麼做?

開展校園篩查

實施人羣分類干預

建立篩查干預平臺

加強青少年脊柱健康體系建設

今年要爲全市約7萬名二年級小學生實施六齡牙免費窩溝封閉,預防齲齒。

對全市10-17歲在校學生實施脊柱側彎免費篩查,指導有側彎、駝背、斜肩、形體不正等問題的學生進行形體訓練。

這個篩查項目也受到很多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脊柱側彎篩查

去哪查?

項目是由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牽頭,深圳市疾控中心、各區定點醫療機構協助開展。篩查隊將進校園,“上門服務”。

“小目標”

以2018年患病率爲基礎,青少年脊柱側彎患病率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5年之內降低至國際平均水平。

怎麼做?

建立青少年近視監測評估系統

建立“四位一體”(學校、家庭、社康中心、醫院)近視防控協作網絡

營造青少年眼健康支持性環境

推廣近視干預治療適宜技術

在全市各大公共場所、人流密集區域安裝AED已是2018年民生實事上榜項目。

目前,深圳市內的機場、地鐵站、火車站、養老院、體育場、公園、遊樂場、學校等各大場所,很多都已經安裝了這一“急救神器”。

今年民生實事繼續“加碼”,新增2000臺AED,安裝在人口比較密集的公共場所。

想留在社康看病,卻擔心沒有大專家?今年,民生實事就要推進基層醫療集團專家進社區,100%覆蓋全市公立社康機構。

此外,還要新增社康機構30家以上,開通家庭醫生服務熱線,將社康機構診療量佔比提高至45%以上。

在50%以上一類社康中心設置心理諮詢室,提供心理諮詢服務。

偏遠地區的居民去哪裏看中醫?爲了讓市民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到安全有效、規範化、同質化的中醫藥服務,今年,民生實事上了一道“新菜”。

建設5箇中醫醫療質控中心、6箇中醫專科聯盟,建設5—7箇中醫專科護士與護理技術培訓基地。

中醫聯盟

“小目標”

提高深圳市各類中醫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推動各區的專科建設達到同一水平,使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專家服務資源。

新手媽媽最怕出門找不到母嬰室,娃在懷裏嗷嗷待哺!2018年,深圳已經建成了456間母嬰室,但遠遠不夠。

今年,民生實事將繼續開展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項目,新建200間母嬰室。

“小目標”

經常有母嬰逗留且建築面積超過1萬平米或日流量超過1萬人的交通樞紐、商業中心、醫院、旅遊景區及遊覽娛樂等公共場所,母嬰室配備基本達到全覆蓋。

- End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