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01版)還有的機構希望挑選主動管理能力優秀的基金管理人,對公司整體實力更爲看重,且註明打新產品底倉波動不能特別大,整體做法偏保守。

  在產品整體規模上,上述機構客戶態度驚人一致,均希望基金規模越小越好,如此一來,打新收益能更多體現在產品淨值中。雷昕提到,1.5億元-2億元的產品規模對於這一策略較爲合適。

  已申報的科創板基金按運作方式主要分爲封閉式的科創板基金和開放式。雷昕分析,封閉式產品適合看好科創板、對其有認知並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客戶,優點是在戰略配售環節,劣勢在於客戶要犧牲一定流動性。對於每日開放的科技主題基金,業內人士認爲必須採取精選策略。

  渠道方在前期產品準備上並不侷限於已上報的科創板基金上。雷昕表示,零售客戶對產品業績的穩定性要求較高,因此對這類客戶的產品定位是“固收+科創板打新”。“這類產品只需讓底倉滿足科創板打新的資產要求,其餘做債券投資,產品業績趨向平穩,例如3個億左右的偏債型產品,或靈活配置型產品,是在存量的公募基金中進行甄選,而非侷限於已申報的科創板基金。”他說,挑選這類產品時,通常對管理人打新團隊的成熟度有很高要求,那些補充了具有港股打新經驗人員的投研團隊,會更加受青睞。

  公募開足馬力

  除渠道方在抓緊時間預熱外,基金公司相關團隊也“加班加點”。

  某基金人士稱,頭部基金公司肯定會爭取首批發行,這是需要戰略佈局的板塊,通常哪些公司申報的產品越多,說明其在該板塊上的投入越多,部分基金公司早已找託管行及一些重要的代銷渠道做過較爲詳細的溝通,包括髮行檔期、渠道培訓等。

  即使是首批獲批概率不大的基金團隊也如此。不止一家後期上報科創板基金的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記者:“雖然我們公司不一定首批獲批科創板基金,但所有前期準備已就緒,包括推介材料以及主銷渠道的大行都已落地,直銷和其他券商第三方等輔助銷售渠道也一同溝通完善。”

  整體來看,各路“人馬”參與科創板投資熱情高漲,但針對個人投資者而言,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表示,科創板開板後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是循序漸進的,剛開始可投標的可能不會很多,所以前期基金會面臨持股集中度較高的情況。此外,科創板企業的定價體系與主板不同,不是所有的基金管理人都有一套成熟的投研方法能夠勝任科創板企業投資,如果普通投資者擔心風險,可以等待相應的科創板基金運行一段時間後再進行評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