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宇航員不慎掉進黑洞,那麼他會遭遇怎樣的命運?

  在他進行探險之前,需要先強調一件事:由於連光也無法逃離黑洞的魔爪,人類其實根本無法獲取黑洞內部的任何信息。換句話說,這次的探險之旅,完完全全基於理論家們的猜想。

  可能性最大的是,他會非常悲慘地死去。害他死於非命的罪魁禍首,就是潮汐力。

  下圖展示了潮汐力的基本原理。牛頓爵士告訴我們,任意兩個物體之間都存在着引力,而且引力的大小與這兩個物體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所以,月球對地球施加的引力,在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大小。在離月球最近的月下點,月球的引力最大;而在離月球最遠的對跖點,月球的引力最小。這種由於受力物體自身大小而導致的引力差異,就是所謂的潮汐力。

  潮汐力會對受力物體產生撕扯的效果。正是由於月球潮汐力的撕扯,地球上纔會有潮起潮落。天體的質量越大,其潮汐力的撕扯效應就越明顯。在20世紀90年代初,木星的潮汐力把舒梅克-利維九號彗星撕成了21塊碎片。

  知道了潮汐力的概念,我們就可以回過頭去,看看那個倒黴的宇航員了。假設他像跳水似的,頭朝下腳朝上地落向一個質量是太陽質量10倍的黑洞中心。由於宇航員的頭離黑洞中心較近,而腳離黑洞中心較遠,他就會受到黑洞潮汐力的撕扯。

  假設人體能承受的壓力極限是100倍的大氣壓(大概相當於每平方釐米都壓着200斤的重物)。也就是說,當黑洞潮汐力超過100倍的大氣壓之時,這個宇航員就會一命嗚呼。計算表明,在與黑洞中心相距大概400千米的地方,宇航員受到的黑洞潮汐力就會達到100倍的大氣壓。利用史瓦西半徑公式,可以算出此黑洞的視界半徑約爲30千米。這意味着,在進入黑洞視界之前,宇航員就已經被黑洞潮汐力撕裂而死了。

  但這並不是這個倒黴宇航員最後的結局。隨着宇航員離黑洞中心越來越近,他所受到的黑洞潮汐力也會越來越大。最後,黑洞潮汐力會強大到足以把宇航員撕得只剩原子。換句話說,在黑洞潮汐力的撕扯下,這個宇航員最後會變成一股由原子組成的娟娟細流,進而匯入黑洞中心的奇點。他就這樣以原子細流的形式徹底消失,留不下哪怕一絲一毫的生前的信息。

  但是特別悲慘地死去,並非這個宇航員唯一可能的結局。

  另一種可能的結局相當科幻。這個宇航員有可能穿越黑洞中心,然後藉助一條很特殊的通道,跑到非常遙遠的另一片宇宙區域。換言之,掉進黑洞的宇航員,有可能實現太空旅行。

  爲了科普宇航員爲什麼能進行太空旅行,我們得先來介紹一個因禍得福的年青人。此人就是美籍以色列裔物理學家納森·羅森。

  納森·羅森。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20世紀20年代,羅森考上了麻省理工學院,主修當時頗爲熱門的機電工程專業。不過還沒等到他畢業,美國就爆發了著名的大蕭條,從而讓機電工程專業的工作機會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無奈之下,羅森選擇了轉行,留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

  1933年,對羅森而言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那一年,他博士畢業,在密歇根大學找了一份博士後的工作。同樣在那一年,幸運之神向他伸出了橄欖枝:有一個非常傳奇的大人物看上了羅森的才華,並邀請他做自己的助手。這個邀請,改變了羅森的一生。

  這個改變了羅森一生命運的大人物,就是我們的老朋友愛因斯坦。

  1934年,羅森去了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簡稱IAS),成了愛因斯坦的研究助手。他在IAS呆了兩年,並與愛因斯坦合作寫了三篇劃時代的論文。這三篇論文提出了三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概念,分別是EPR佯謬、引力波和愛因斯坦-羅森橋。

  EPR佯謬是愛因斯坦一生中引用最高的論文。這篇論文提出的量子糾纏的概念,目前已經成了物理學最熱門的領域之一。

  引力波是廣義相對論的最後一個預言。人類花了整整一百年的時間,才得以確認它的存在。對於引力波的探測,曾先後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而愛因斯坦-羅森橋,爲落入黑洞的宇航員提供了太空旅行的可能性。

  爲了科普愛因斯坦-羅森橋,我們得先介紹一個新概念,那就是白洞。

  讓我們在腦海裏先放一段關於黑洞的小視頻。在黑洞強大引力的吸引下,很多物體都從四面八方向黑洞中心墜落;而且一旦進入黑洞的視界,它們就再也別想逃離黑洞的魔掌。

  好,現在把這段視頻倒着放。由於強大的斥力,很多物體都從某天體的中心向四面八方飛散;而且一旦飛出了某個邊界,它們就再也別想重新進入此天體的勢力範圍。這種只能出不能進的詭異天體,就是所謂的白洞。和黑洞一樣,白洞也是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的一個精確解。

  知道了白洞的概念以後,我們就可以做一件開腦洞的事了:把一個黑洞和一個白洞套在一起。下圖展示了黑洞套白洞的時空結構。上面的“漏斗”代表黑洞,而下面的“漏斗”代表白洞。這樣一來,只要穿過中間那條連通兩者的通道,掉入黑洞的宇航員就可以從白洞裏跑出來。

  黑洞套白洞的時空結構。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可能有讀者會問了:“爲什麼穿過黑洞套白洞的通道就能實現太空旅行呢?”下圖就展示了其中的奧祕。

  能實現太空旅行的原因。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衆所周知,我們生活在三維空間裏。現在,讓我們把三維空間想象成二維空間。這樣一來,三維空間就可以用上圖中的那個二維平面來代替。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大質量的天體可以讓時空發生彎曲。因此,真實的三維空間可以像上圖中的那個二維平面,發生極爲劇烈的彎曲或摺疊。正常情況下,我們要想從宇宙的一端跑到另一端,需要走紅色的那條路線。但要是存在一條黑洞套白洞的通道,我們就可以走綠色的那條路線了。換言之,我們可以抄這條黑洞套白洞的近路,進而實現太空旅行的目的。唯一的遺憾是,這條近路是一條單行道,典型的有去無回。

  在1935年的一篇文章裏,愛因斯坦和羅森指出,愛因斯坦場方程確實存在一個史瓦西黑洞(只有質量、無自轉、無電荷的黑洞)套史瓦西白洞的解。這個史瓦西黑洞套史瓦西白洞的解,就是愛因斯坦-羅森橋。

  其實在愛因斯坦和羅森看來,愛因斯坦-羅森橋僅僅是一個純粹的數學遊戲。這兩人根本不相信黑洞的存在,就更別提什麼黑洞套白洞了。

  20世紀60年代,老頑童約翰·惠勒也跑來湊熱鬧了。他寫了篇論文,給這種黑洞套白洞的通道起了一個新名字:蟲洞。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順便多說一句。蟲洞代表所有黑洞套白洞的通道,而愛因斯坦-羅森橋只是蟲洞的一種,即史瓦西黑洞套史瓦西白洞。

  儘管提供了太空旅行的可能性,但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裏,蟲洞理論一直受到物理學家的冷落。這是因爲,要想抄蟲洞這條近路進行太空旅行,會遇到兩隻非常可怕的攔路虎。

  第一隻攔路虎是,黑洞的中心區域有一個奇點。這是大質量恆星塌縮後形成的一個密度無窮大的點。不管是什麼東西,只要離它過近,就會被它的潮汐力撕成由原子構成的細流。更要命的是,在史瓦西黑洞中,奇點就位於正中心的位置,根本沒有躲開的可能。

  在20世紀60年代,人們找到了對付第一隻攔路虎的辦法。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要讓黑洞開始自轉。

  之前,我們一直在談論史瓦西黑洞,這是一種有質量、無自轉、無電荷的黑洞。除了這種最簡單的黑洞以外,科學家們發現愛因斯坦場方程還存在其他的黑洞解。舉個例子。1963年,新西蘭數學家羅伊·克爾提出了所謂的克爾黑洞,這是一種有質量、有自轉、無電荷的黑洞。而有質量、有自轉、有電荷的黑洞則是在1965年提出的,這就是所謂的克爾-紐曼黑洞。

  羅伊·克爾(右一)。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一旦黑洞開始自轉,情況就大爲改觀了。這是因爲黑洞的快速自轉能改變黑洞奇點的形狀。此時,密度無限大的就不再是一個位於正中心的點,而是一個位於赤道上的圓環。這樣一來,宇航員(或者他乘坐的飛船)就可以從圓環中間穿過,而不會被直接摧毀了。

  宇航員的飛船從圓環中間穿過。圖片來源:Yaplakal.com

  相對於第一隻攔路虎,第二隻攔路虎就更可怕了。這隻攔路虎是,蟲洞本身非常不穩定,很容易就會發生引力塌縮。說得更通俗一點,蟲洞其實是一個豆腐渣工程;只要有點風吹草動,這條連接了黑洞和白洞的通道就會塌掉。

  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纔有人找到對付第二隻攔路虎的辦法。

  故事要從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的一次求助說起。1981年,因爲主講科普紀錄片《宇宙》而名聲大噪的卡爾·薩根,與一家出版公司簽訂了一份合同;他得到了創紀錄的200萬美元預付款,承諾要寫一本描述地球人與外星人發生接觸的科幻小說。但作爲一名研究行星的專家,薩根不知道怎麼才能讓外星人跨越遙遠的空間來到地球。所以他就向自己的一個朋友求助。這個朋友,就是約翰·惠勒的高徒、美國著名物理學家基普·索恩。

  基普·索恩。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索恩一生中最大的科學貢獻,就是於2015年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的存在。由於這個貢獻,他在短短兩年之後就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此外,索恩也是一個特別喜歡打賭的人。他在自己辦公室的牆上掛了10個相框,裏面放的全是他與其他科學家的賭約。其中最有名的賭約,就是“天鵝座X-1到底是不是黑洞”。這讓他從霍金那裏贏了整整一年《閣樓》雜誌。當然,索恩也賭輸過。他曾和普林斯頓大學天文系主任奧斯泰克打過一個賭,說人類在 20 世紀就可以探測到引力波。結果證明,索恩遠遠低估了探測引力波的難度,不得不在 21 世紀的第一天,輸給奧斯泰克一大箱紅酒。

  面對薩根的求助,索恩向他推薦了蟲洞。基於利用蟲洞進行太空旅行的設定,薩根在1985年出版了《超時空接觸》;此書在兩年之內就賣出了170萬本,後來還被改編成了一部同名的好萊塢大片。

  而薩根的求助,也激發了索恩對太空旅行的強烈興趣。他意識到靠蟲洞旅行的最大障礙,就是蟲洞很容易坍塌,從而把旅行者砸扁。經過數年的研究,索恩終於找到了一種阻止蟲洞坍塌的機制。爲此,他需要用到一種非常反直覺的物質,也就是所謂的“奇異物質”。

  “奇異物質”與普通物質最大的區別是,它產生的不是引力,而是斥力。這種斥力可以抵抗蟲洞的引力塌縮,從而維持蟲洞通道的穩定。

  那麼這種產生斥力的“奇異物質”是否真的存在呢?答案是,理論上確實有存在的可能。

  收拾掉這兩隻攔路虎以後,利用蟲洞進行太空旅行的想法,就不再是一個純粹的幻想,而成了一個嚴肅的科學話題。

  順便多說一句。看到薩根因爲寫科幻小說而名利雙收,索恩也心癢起來。在21世紀初,索恩也寫了一個利用蟲洞進行太空旅行的劇本;2014年,這個劇本被好萊塢大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搬上了大銀幕,這就是著名的《星際穿越》。

  《星際穿越》海報。圖片來源:Sequart organization

  最後,讓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正常情況下,落入黑洞的宇航員會被黑洞的潮汐力撕成由原子構成的涓涓細流。但如果這個黑洞在以很高的速度自轉,同時其內部還有能產生斥力的“奇異物質”,就有可能會形成一條穩定的、連接黑洞和白洞的特殊通道,也就是蟲洞。通過抄蟲洞這條近路,宇航員有可能跑到非常遙遠的另一片宇宙區域。換句話說,他可以依靠蟲洞逃離覆滅的命運,並實現一場單向的太空旅行。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微信: SquirrelClub

  微博:科學松鼠會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爲己任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一樣,幫助公衆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喜歡記得點“在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