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廣州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今年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30.8億元,同比增長3.3%,實現“開門紅”。

  據透露,廣州爭取上級政策支持取得成果。今年3月中旬,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明確在廣州實施境外(含港澳臺)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補貼政策。

  財政收支實現年初預期目標

  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來源廣州地區(全口徑)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05億元。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32.3億元,同比增長6.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05.8億元,同比增長14.6%,完成省考覈任務的100.5%,全省排名第一。其中,全市重點科目支出2,018.2億元,增長10.6%,拉動GDP增長近1個百分點。

  今年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30.8億元,同比增長3.3%,實現“開門紅”。

  市本級投入超過150億元發展教育事業

  在經濟方面,財政投入產業轉型升級等資金68.7億元,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投入科技創新等資金53.4億元,加速創新城市建設;投入國際商貿發展等資金24.5億元,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落實增值稅和所得稅減稅政策,推行廣州市行政事業性收費改革,清理規範涉企收費,切實降低企業成本。修訂“1+1+N”重點產業促進政策體系,印發《廣州市產業發展資金管理辦法》,扶持總部經濟,支持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展。

  在公共服務方面,去年,市本級投入154.4億元發展教育事業,重點支持學前教育、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改善中小學校教室照明條件以及我市高水平大學建設。投入104.9億元發展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保障健康廣州建設。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提高到211元,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政府資助標準提高到490元,全市低保標準提高到950元。投入30.7億元扶貧援建資金,超額完成扶貧援建任務。

  財政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出臺《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化市級預算管理改革防範財政運行風險的意見》。有序推進市區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納入先行改革範圍。深化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從項目爲主向政策、部門整體支出拓展,從一般公共預算向其他“四本預算“拓展。

  同時,配合推進稅收改革,梳理論證粵港澳大灣區廣州稅收政策訴求。深化財政信息公開,在清華大學2018年市級政府財政透明度排行榜上再獲第二名。

  債務風險指標均低於警戒線

  廣州建立債務風險指標定期監測機制,制定《廣州市存量隱性債務化解實施方案》。2018年底,廣州地方政府債務餘額比省覈定限額少397.4億元,債務規模適中。各項債務風險指標均低於警戒線,沒有地區被列入“風險預警地區”和“風險提示地區”。

  財政科學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深化“兩提高一促進”,出臺《廣州市財政局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行動方案》,完善內部控制機制,構建“1+8+X”財政內控制度體系。加強法治財政建設,受邀在財政部法治財政創建中期座談會上介紹經驗。推進國有資產出租出借整改及辦公用房清理整改,出臺意見加強和規範國有資產管理。嚴格開展專項治理檢查,檢查單位超過1,500家,涉及資金994億元。

  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透露,2018年,市委、市政府、市財政局多次拜訪財政部,爭取稅收、發債和轉移支付等政策支持廣州和南沙港、南沙自貿片區發展,對接相關政策事項落地事宜。今年3月中旬,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明確在廣州實施境外(含港澳臺)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補貼政策。

  【記者】朱偉良

  【通訊員】穗財宣

  【圖片】肖雄

  【校對】曹柏英

  【作者】 朱偉良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