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實:

1970年,電視和廣播廣告被禁止。

1988年,兩小時內航班禁煙。1998年,所有航班都禁煙。

1950年代,各州政府開始嚴管煙草銷售,禁止未成年人購買,以州執照管理零售商。

1992年,聯邦政府要求消費煙草最低年齡為18歲。

主要原因:美國的禁煙舉措是在多極力量的推動下,在極其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共同完成的。

(難以複製)

根源:

1、吸煙這種自由,需要一定的抑制;

2、公眾隨著消費升級開始重視健康,對毒品乃至煙草的邊界隔離心理覺醒;

3、南北/兩黨鬥爭;

4、全球化和傳統清教徒思潮鬥爭;

5、婦女解放運動鬥爭;

爆發點:

吸煙導致的巨大成本反應在醫療保險上的負擔,是由保險公司賠付的,引起了保險業的極大不滿。

經過:

1、民眾被反覆的宣傳廣告教育;

2、自禁酒時代開始被各種軟/硬毒品替代的需求分流,逐步削弱煙草業;

3、煙草巨頭 VS 聯邦政府+美國醫學會+保險業 的大論戰失敗,然後煙草巨頭妥協

結果:

1、聯邦法令和各州法令出台。

2、煙草業極大被抑制;

經驗

如果嘗試推動此類政策,則需要:

1、社會大背景:基於收入、消費、健康的人民的認知;

2、同等實力的對手:直接經濟/政治等利益或間接替代性利益的對手 組成的聯盟;

3、戰場或方式:必須通過合法合理的大論戰以形成廣泛認可,以成文法令固定戰果。

4、時間或機遇;

5、領導者:一個具備穿透過去、現在、未來事實看本質的能力和聯絡各方能力,以及帶有特殊立場的強烈企圖心的委員會。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