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劣總是可以安撫卑劣,如果做不到,還可以尋求宗教來把自己填的豐滿,總之,一定可以把卑劣的自己保護起來。

——胡遷

我偶然看完了這部胡遷導演的遺作《大象席地而坐》,內心種種情緒開始瘋狂涌動,加上眼前的困境,讓我窩在沙發里難以抽身。

身上帶著一股子憂鬱情緒的胡波(胡遷原名)去年自殺了。那個時候我只知道他是個作家,並不知道他已經導了自己的電影。

大金跟我說看了一篇叫做《大象席地而坐》的文章推薦給我,我抽了2個小時的時間細細地讀完,然後消化。我是個很容易進入悲觀情緒的人,在一種情緒里我可以面對多種我難以抗衡的力量。

後來,我認真地思考,到底悲傷者是為了什麼。

雖然是一篇電影的觀後感,實則是我自身的情緒釋放。

01/

一個成年人還在追求理想

是不是有一些太糟糕了

他們喜歡意淫逝者。

胡波自殺之後,人們廣泛議論關於藝術家的自身清高和商業賣弄之間的平衡關係。難得的是,大家一致覺得胡波的死是象徵性意義上對理想主義者的一次大抨擊。

現實是什麼,理想又是什麼。

大多數的人鄙夷理想,為理想划上等價標準才是現在人所設想的投降於現實。這樣的人自認為偉大。可是還是有人高昂著頭顱,從視野里看到了底線之下的人無法看到的景象。

而那條底線就是上吊自殺的椅子,推翻就是結束。

我時常跟我朋友討論人該是為了理想還是為了現實苟且的活著,朋友說,一定要在現實的基礎上再去考慮理想。而我覺得不同,我可以一隻腳踩空,另外一隻腳放在地上,看一些我想看到的東西。

有時候我會覺得這是可恥的,但至少不是罪惡的。

沒有人可以去抨擊它。

我們年少的時候特別喜歡憧憬,這是一個非常美妙的過程,為了理想而去遐想,縱然沒有實現的機會,至少敢去想,已經算是很大一步了。

可是後來,我們總是藏起自己的理想,冒充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普通人。因為害怕周圍人的異樣眼光,羞於把自己袒露開來。所以長大之後的人活的並不快樂。

02/

清醒地保持著對一件東西的熱愛

固然活著要比死去更痛苦一些

他們說胡波最後是窮死的。

消費逝者,在理論上獲勝,獲得成功的快感。這些人永遠高亢,永遠興奮,永遠活得狹隘又悲憫。留下來在這個世界上妥協,和痛快地訣別,這兩個沒有辦法在理想主義面前選擇。

縱然是可以做出決定,那也只有赴死要好受一些。

能夠堅持保持著對一樣東西的熱愛是一件非常難得事情,幾乎沒有人能夠清醒地把最後的身軀還送給理想。可是那些滿足的快樂,並不是金錢就能夠衡量的。

金錢是這個世界上最髒的東西,也是最多人想得到的東西。販賣靈魂,躺倒在悲愴之下的人,最後獲得了金錢的自由,但是屈辱地倒下再也站不起來。

因為不願意剪短自己的電影,胡波和王小帥產生了分歧。一個覺得註定要商業化,一個堅持要搞理想。最後王小帥放棄投資,胡波發微博說

「這麼多年,從來沒想過一個問題,電影是什麼?電影就是——屈辱、絕望、無力,並使人像笑話一樣。」

王小帥讓胡波拿出350萬拿回電影的版權,但是這部片子最後獲得了柏林電影節費比西國際影評人處女作特別提及獎。

網上開始一刀一刀地消耗已經逝去的人,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03/

在爭議里留存下來

或唯有那些不被骯髒的靈魂

如果我能夠把事情考慮的簡單一些,我這一生只為了錢是不是可以活的更愉快一些?

答案是否定的,錢向來不是那麼容易賺到。

我看過胡波的書,並且看一會就需要停下來消化一下,咽下那些忽然湧上來的悲然情緒。有時候也會在深夜裡忽然覺得,生活索然無味。

有抑鬱症的人大多是很優秀的人。

這不是一個定論,但是一旦心裡有不願意捨棄的東西,那現實就是沒有辦法改變的痛苦。所以,在痛苦之中咀嚼,最後抑鬱起來相當容易。

沒有人在二十幾歲活得輕鬆,三十幾歲的時候就向生活妥協,四十多歲開始明白人生。幾乎沒有人能躲得過時間的追討,可就算是這樣,仍然有人對時間下跪,早早就摘掉了好看的帽子,露出疲軟的毛髮。

大抵是這樣的妥協會讓人好受一些吧,躲避不好但是有用。所以最後,他們留下來的東西只是活在世上普普通通的軀殼,而那些不被玷染的靈魂,仍然不屈地逝去。

這讓人很難接受。

?

04/

從他的書里看他自己

從他的表達里理解他的逝去

他本身是一個異常沮喪的人,他的書裡面的每一個故事都帶著自己難以去掉的色彩。那種憂鬱和苦感,再沒有人能比得上。

喜歡的人非常喜歡,不喜歡的人恨不得燒掉。

活在喪的情緒里的人,生活都是不夠順然的。但是唯有在大風大雨里,看到濺起來的泥花弄髒了褲腳,才覺得生命好像還有一絲意義。

孤獨、善變、合群。

任何人都沒有辦法躲得過情緒的支配,縱然能夠做到被情緒放過,那必定是一個扛過堅實的人。在看《大象席地而坐》電影的時候,我會鼻酸,會流淚。

會在聽到門外的聲響的時候警惕地擦乾眼淚,以防被別人看到。

或許能在裡面找到自己,每個人都嘗試著要快樂,要努力,要加油。可沒有人知道在情緒最低落的時候,安靜地喪起來會更快樂一些。

硬生生地憋著,然後自己成為一個氣球。最後自己把線剪斷,最後飛走,在接近太陽的時候爆炸,分裂,成為一縷煙,誰都看不到。

如果世界上有人對悲觀情緒產生抵觸,那麼這個世界不會好起來的。人間如此宏大,如果沒有調節情緒的技能,那麼最後只能失敗,低迷。

我在看完這部影片的時候,做了一個決定,也無非是要不要繼續屈辱地生活下去。

在這部電影里,我或許找到了答案。

無論,有沒有人記得,有一些人是註定不會被忘記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