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時代來臨,企業競爭優勢的關鍵,在於內部人才的「管理能力」與「專業知能」。這兩項能力的培養,不僅依賴經驗交流,企業內部的傳承與累積也相當重要,但如果單純使用傳統「師徒制」或類似讀書學習的方式,提升效果實在有限,如何在現況中找到出路,便成為重要課題。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這次特別邀請,重量級的策略管理大師司徒達賢蒞臨,分享現代在職教育中的重要方法──「個案教學」,透過此種方式,將管理技巧充分發揮,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並協助企業內各部門間,進行觀點交流與共識建立,形成學習與開放溝通的組織文化。

 
    司徒達賢教授表示,企業過去常用的經驗傳承方式不外乎師徒制、演講、EMBA、線上學習等方式,但每個方式其實仍存在缺失。就以傳統常用的師徒制來說,師父的知能未必豐富,也未必正確,因此極可能將錯誤的觀念、道理或作法教給徒弟。這樣的結果造成代代相傳,整個體系中的人們都一直錯下去。
  再者,並非每個人都有教學的熱情與耐心,更別說有利益衝突時,能否會把自己的多年辛苦累積的知識、能力與經驗「傾囊相授」給新進的同事,大多情況下都是自己留幾手,以確保自身在組織中長期不可取代的地位,在這樣的情況下,更難以達到互相成長的效果。


    另外,司徒達賢認為,策略固然重要,但執行力更不能忽視!企業主管必須深切體認到,提昇企業競爭力的基礎,有賴管理者的理性思維與決策過程,並努力培養全體員工必要的知能與知識。許多企業的高階主管與領導人,害怕耗費太多時間成本,或是擔心自身專業、溝通及思考能力不足,自認無法擔任個案教師,抑或是過去決策太過草率,無法提供個案進行討論教學,因而造成不願推動內部個案教學的現象,導致企業過往的寶貴經驗無法傳承,競爭力停滯不前,一代不如一代,將公司陷於淘汰的危機當中,司徒達賢說,這些都是他非常不樂見的現象。
 
   

    司徒達賢在分享中也提到,學者或外界顧問不易了解產業及內部情況的現實下,唯有企業內部以「教學相長」的效果呈現,才能確實做到內部知識的分享與傳承,以公司過去實際發生過的決策為基礎撰寫個案,並透過由公司內部主管來主持討論的方式,不僅有助部門間觀點交流與共識建立,更能形成學習與開放溝通的組織文化

    司徒達賢說,個案教學主要目的在於提升「聽、說、讀、想」等方面的能力,運用內部個案教學法,不但可作為智慧經驗傳承的最佳方式,更為企業帶來許多效益,包括讓組織內部每個人,都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強化中高階主管溝通、聆聽、整合,以及跨部門思考的能力。

  
  針對個案探討的過程,司徒達賢認為,主管能夠在現場即刻瞭解學員個別對內部個案的理解程度,主持人亦可隨時引導正確觀念及補充,在不斷的提問討論及理性思辯過程當中,更可能激盪出前所未有的最佳解決方案。另外,參加的高階主管更可藉此機會,了解個案細節並挖掘思考盲點,後續才能做出更為理性正確的決策。對於主管而言,個案教學的進行過程,更是挑選出表現亮眼的人才、作為後續拔擢名單的大好機會。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林由敏最後強調,推行企業個案教學法,高階主管的強力支持與參與是必要條件,建立學習與開放溝通的組織文化,有利部門間觀點交流形成共識,並提昇工作士氣,更能夠達成內部知識分享與傳承的使命,提供不斷成長機會,才是真正愛護員工的最好方式!

加入協會會員即可免費參加一年8場名人講座,歡迎報名!
http://www.hr.org.tw/EDM/free_class/index.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