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計劃#1928年, 英國的微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首先發現了青黴素,1944年青黴素開始在英美醫療界中公開使用,到了1945年以後,青黴素已經開始遍及全世界。

青黴素的發現,終結了重症感染的極高死亡率,也結束了傳染病幾乎無藥可用的時代。

青黴素能高效殺死細菌,對人體的細胞卻不會造成影響,正是這種高選擇性的殺傷,才使得藥物在完全控制感染的同時,卻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傷。

探祕:癌細胞爲什麼會是打不死的“小強”?

亞歷山大·弗萊明

那麼爲什麼青黴素只對細菌有殺傷作用,卻不會損傷人體的細胞呢?

這是因爲,細菌的細胞和人體的細胞有着很大的不同,在細菌的細胞組成中,最外層有一個重要的屏障,叫做細胞壁,這個結構能使細菌有效保持細胞的外形,防止機械損傷和滲透損傷等。而這個重要的結構,人體的細胞卻是沒有的。

青黴素的發現具有偶然性,但青黴素對細菌的殺傷作用點,恰好是作用於這層細胞壁上,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造成細胞結構缺損,從而使細菌死亡。而人體細胞的結構沒有細胞壁,所以干擾細胞壁合成的藥物也就不會對其構成影響,青黴素的殺傷作用也就不會影響到這些沒有細胞壁的生物。

青黴素的問世,徹底終結了感染性疾病對人類的巨大威脅,包括肺結核在內的很多“絕症”也從此變得無足輕重。

探祕:癌細胞爲什麼會是打不死的“小強”?

回到題目中,癌症做爲對人類威脅最大的一類惡性疾病,我們爲什麼不像青黴素一樣,找出一種只會殺死癌細胞,而卻不會損傷正常細胞的藥物呢?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細菌的細胞和人類的細胞區別巨大,正是因爲這些結構上的差別,我們可以通過藥物針對這些不同點給予精確打擊,精準殺傷。所以,理論上,如果我們能夠找出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不同點,就有可能有針對性的做到精準殺傷,從而治癒癌症。但是,癌細胞和人體的正常細胞太像了,有句話叫做“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癌細胞和人體的正常細胞其實就是一奶同胞的兄弟,在沒有惡變前,它們都是人體內正常的一分子,即使是發生了惡變,這個惡性細胞也只是內部結構發生了一點點微小的變化,其他組成成分並沒有什麼不同。

探祕:癌細胞爲什麼會是打不死的“小強”?

接下來就聊一聊找出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不同點有多難:

一、癌細胞和正常細胞到底有什麼不同

雖然癌細胞和正常細胞非常相似,也還是有着細微的區別的。正常細胞的各種結構,癌細胞也都有,但是在這些細胞的內部,基因序列上,癌細胞的一些基因片段卻發生了變化,也正是有了這些變化,才啓動了癌細胞自動生長程序,而且不受控制。

人體細胞增殖是受着基因層面的嚴格程序控制,什麼時候應該增長,什麼時候應該停止,都在基因層面有着促進和制約的“程序片段”,而癌細胞的發生,就是這一小段程序出現了問題,才導致了癌細胞失去了正常的生長調控 。

探祕:癌細胞爲什麼會是打不死的“小強”?

二、找到癌細胞的這段病態增殖程序有多難

前面已經說到,如果能找到癌細胞這段病態的基因程序,然後用藥物封堵就解決問題了吧!確實是這樣。但是,在基因層面的查找談何容易啊,因爲這涉及到了人類最奧祕的本源:基因組測序。

人類基因組是指合成有功能的人體各類細胞中蛋白質、多肽鏈和RNA所必須的全部DNA順序和結構,包括23對染色體上全部的DNA所攜帶的遺傳信息的總和,含約10萬個基因,30億個鹼基對的序列。

“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就是爲了搞清楚這些正常的基因組序列,繪製出人類的基因組圖,這一計劃與曼哈頓原子彈研製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並稱人類科學史上的三大計劃,於1990年正式啓動,是由中國及美英法日德等六國組成協作組共同完成。作爲唯一一個參與其中的發展中國家,我國承擔了這部天書“破譯”1%的工作,也就是3號染色體上3000萬個鹼基對的測序任務。

以上可以看看出,基於基因改變而形成的癌細胞,要想找出到這段病態基因程序是有多難。

探祕:癌細胞爲什麼會是打不死的“小強”?

我國科學家在就基因組研究中的測序圖譜

三、找到了這段病態程序是不是就意味着攻克癌症了

基於人類基因組圖和二代測序技術,目前部分癌細胞發生基因突變的位點已經被科學家所掌握,這也就意味被破譯“密碼”的這部分癌症就有可能被攻克。

可事實上,癌細胞的發生機制要遠遠複雜的多,一種增殖突變基因被發現,在治療性封堵過程中,癌細胞還會發生另一種突變,從而對治療藥物不再敏感,而且,同一種癌症,其增殖的突變位點並非只有一個,這也導致藥物治療只能對一部分癌細胞有效。

比如:肺腺癌的發生,被發現部分是由於第7號染色體上短臂區的19號外顯子缺失突變21號外顯子的L858R錯義突變,這個小小的變化,就導致了肺上皮細胞的惡變。所以,針對具有這兩項突變的肺癌,一代靶向藥效果良好,無論是易瑞沙、特羅凱還是國產的凱美納,都對這種類型的肺癌有着強大的殺傷作用。

但耐藥也是不可避免的,在治療過程中,癌細胞會發生其它的位點的突變,從而繼續增長,比如:最常見的是治療過程中發生了20號外顯子的T790M突變,就會使一代靶向藥物治療失敗。

導致癌細胞發生的基因突變位點目前也只是少數癌症被發現,而且有了相應的藥物,絕大多數癌症發生的突變點還不明確,或者是突變點多而且複雜,很難被藥物控制。這也就意味着攻克癌症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探祕:癌細胞爲什麼會是打不死的“小強”?

參與基因組研究的中國工作人員

接下來再看看我們目前的治療手段爲什麼還不能治癒晚期癌症:

一、化療

化療屬於殺傷性治療,根據作用機制不同,可以是干擾細胞核酸的合成,或者是使DNA鏈斷裂,或者是干擾細胞蛋白質的合成與功能。總之,化療的作用機制是直接影響細胞的分裂增殖,也就是說,對於增殖期的細胞,殺傷強大,所以會對瘋長的癌細胞有強大殺傷作用。

人體的正常細胞也會增殖,但這些增殖屬於正常的新陳代謝,更新換代緩慢,所以化療藥物對正常細胞影響較小。

可以看出,化療的殺傷並沒有選擇性,不管是正常細胞還是癌細胞,只要是增長快的細胞,都會受到殺傷,所以正常細胞的增殖同樣也會受到影響,這就導致了化療藥對人體的副作用偏大。而且癌細胞也總會有一部分是處於靜止期,這部分癌細胞如同進入冬眠一樣,“一動不動”,藥物很難殺滅它們,所以很難通過化療完全根除所有的癌細胞。

另外,在化療過程中,也同樣會出現癌細胞耐藥,這裏可以分爲原發耐性藥繼發性耐藥。原發耐藥指的是大部分癌細胞對藥物敏感,但也會有一小部分癌細胞“天生”對治療的敏感性差,這些癌細胞我們稱作“原發性耐藥”;“繼發性耐藥”指的是部分癌細胞在對抗藥物殺傷過程中會發生自身的改變,從而對原來的藥物不再敏感。當敏感細胞大部分被殺死,這些耐藥細胞會再次增殖起來,從而對原來的治療不再敏感。耐藥問題,也是目前抗腫瘤治療最大的難點之一。

探祕:癌細胞爲什麼會是打不死的“小強”?

二、放療

放療是利用放射線對細胞的殺傷作用,直接殺死接受照射的癌細胞,屬於一種局部治療。

我們知道,腫瘤其實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在早期比較侷限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手術的方法切除,一旦出現了癌細胞的轉移,進入晚期,放療就無能爲力了。因爲這時,癌細胞在人體的血液裏、淋巴道、各組織器官已經蔓延開來,很難再通過放射線的局部照射達到殺滅所有腫瘤細胞的目的。這個比較好理解。

探祕:癌細胞爲什麼會是打不死的“小強”?

三、靶向治療

在上述癌細胞產生的機理上,其實已經說到了靶向治療的抗腫瘤作用機制。靶向藥物的產生正是基於基因組測序技術,查找到癌細胞產生的根源,從而在基因水平上給予精準封堵。所以,靶向藥物對癌細胞選擇性強,殺傷作用強大,對正常細胞影響較小,副作用輕微。這一點已經有了類似青黴素高效、高選擇性殺菌的雛形。

但畢竟癌細胞產生的基因位點過於複雜,而且在治療過程中,癌細胞還會不斷髮生突變位點的改變,真正找到並封堵住所有癌細胞的突變基因,目前的科學技術還遠遠沒有達到,也就很難徹底攻克癌症。

探祕:癌細胞爲什麼會是打不死的“小強”?

四、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是目前研究最熱,也是最有效的抗腫瘤手段之一。人體的免疫細胞時刻都在尋找並殺傷人體內的“有害物質”,所以,一些較輕的感染我們不用治療,同樣可以痊癒,就是因爲我們體內的免疫細胞會在第一時間識別並殺死這些細菌或病毒,從而達到自愈的目的。

而癌細胞作爲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有害物質”,爲什麼沒有被我們的免疫細胞識別並殺死呢?

就是因爲癌細胞和正常細胞“長的太像”了,它們能表達一種特殊的物質(PD-L1),瞞天過海,能使免疫細胞誤認爲是正常細胞 ,從而放過了它們。

免疫治療正是利用了這一點,通過阻抗腫瘤細胞表達的這種不被識別的物質,使自身的免疫殺傷細胞重新識別癌細胞並予以殺滅,這就是免疫治療簡單的原理。

但在免疫治療領域尚有太多未知的東西,這一治療方法目前也只是對部分癌症患者有效,通過免疫治療治癒癌症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探祕:癌細胞爲什麼會是打不死的“小強”?

可以看出,癌症是一類非常複雜的疾病,本質上,癌症的發生涉及到了人類自身基因層面的奧祕和本源,這裏面的複雜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對於癌症的認識,目前醫學上還有很多很多未知的領域,只能是期待更多新的研究成果問世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