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入手佳能m6 markll,在鏡頭糾結了,想買的是35mm這個焦段,可是佳能ef-m鏡頭得22mm裁切後才能達到35的焦距,這樣景深就沒35的好了


影響景深的是通光孔直徑和對焦距離。

相同對焦距離的前提下,決定景深的既不是焦距,也不是光圈F,而是光孔直徑。而光圈恰恰是物理焦距/光孔直徑。

這條結論和畫幅無關,只要對焦距離相同,通光孔直徑相等,在景深這件事情上就是一樣的(假設成像都是完美的)

所以目前人類光學科技造出來虛化最暴力的理論上是600/4,足足150mm的光孔,比200/2還大。然而實際情況是,600定的最近對焦距離可能都在4米開外,而需要虛化的場景通常都在0.5-2m這個範圍內發生,640完全沒有合焦的可能性。所以通常比較景深的時候,會基於相同的物理焦距(同畫幅)或者相同的等效焦距(同透視)。比如說題主想要35mm的焦段,顯然訴求是需要一個等效35mm的視角和透視感覺,而可選項有EF-M 22/2和S24A,當然還有18-35/1.8Art,測算一下光孔會得到11mm,17.143mm,取1835的22mm測算結果是12.222mm。所以如果想要一個35mm等效的視角,虛化最好的是24mm f1.4這樣的規格。

最大光圈相同的情況下,顯然焦距更大的,景深更淺(相同對焦距離),但是兩隻鏡頭所能容納的畫面內容是不一樣的,在獲得相同的構圖的情況下,長焦顯然需要在更遠的距離合焦,這樣虛化效果肯定會弱化。

關於景深和透視,不同的焦距會有什麼效果正好手裡有一組對比圖

  1. NIKKOR AI 50mm 1:1.2
  2. NIKKOR AF 50mm 1:1.8D
  3. NIKKOR AF 35mm 1:2D(DX)
  4. TAMRON SP 35mm 1:1.4 Di USD(DX)

兩支35mm開啟DX模式,相同機位拍攝,焦點統一在輪胎頂部,光圈全部保持全開

很明顯1是景深最淺的(光斑最大)3是景深最深的,因為這裡對焦距離相同,所以影響景深的只有光孔直徑。2和4的差異極小,因為一個光孔27.778mm一個25mm(想要虛化相同則50mm開F2即可)

在同一個畫幅系統下考慮虛化,是不需要計算等效規格的(因為不存在跨畫幅比較的必要)想要35mm視角,不考慮其他條件,24 1.4Art是最好的,其次是18-35/1.8 Art(個人也比較推薦)


殘幅廣角鏡頭,就不用考慮景深了。

22mm f2等效全幅35mm f3.2,

哪怕是全幅35mm,想要不錯的虛化都要1.4光圈才行,而且還要控制攝距背景距離,拍個大場景人像虛化基本就不明顯了。

如果想玩虛化,買適馬三劍客,在殘幅上虛化還可以。


都影響,而且還有個拍攝物距也影響,這個距離指你相機到被拍攝目標的距離,也指被拍攝目標跟前景和後景的距離。


鏡頭焦距 光圈 對焦距離和畫幅影響景深。

讓被拍攝物體在1m以內就會有不錯的景深表現


我記得是焦距,如果你要廣角大光圈也有景深,那就懟近一點


先回答標題的問題。

你可以查看

http://howmuchblur.dekoning.nl/?

howmuchblur.dekoning.nl

這網站可以查詢不同參數的搭配。

可以發現在近距離拍攝時光圈影響大,而遠距離拍攝時焦距的影響逐漸增大。對焦距離在正無窮的時候,景深和焦距/光圈成比例。

————

至於m6mark2配什麼大光圈鏡頭,首推適馬三劍客和原廠32/1.4。還有就是用減焦增光鏡/環轉接全畫幅鏡頭(似乎略微犧牲畫質)。


不同鏡頭相同構圖在相同場景的情況下,影響景深的其實就是口徑。準確的說是焦距除以光圈的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