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处理、到处。为什么不把这两个「处」都读为三声,而是要分为两个读音,让人们单独去记。变为一个读音不也是一样,并且更简单吗?

又比如英语中的动词不规则过去式都加 -ed 不好吗,为什么还要用不规则变化?这样不是更复杂吗?统一一下会不会更好呢?是谁规定的有这些变化呢?为什么不简单一些呢?


语言本身不是规定出来的,没有谁规定你非要这么念、这么用,你爱读「chù理」、喜欢不加-ed,当然可以,但那就不算标准的普通话、不是大众所接受的英语。仅此而已。


题主这两个例子说的是两种不同的现象。

上声的处是居处、相处、处置之处,动词。去声的处是所处之地处所的处,名词。很明显——假如你对日用之言语偶尔有所审视与反思的话,就能觉察到——后者是前者的「派生」。两者词性、意涵是判然有别的。那么尽管写法一样,实际上就是两个词。通过转变读音派生出新词,这在英语中也很常见,比如strike→stroke, tell→tale。字形不变只是重音移动的也不少,如reCORD→REcord、adDRESS→ADdress。

理想状况下当然一物一名最好,不然,饲马(饲:以食食之,食的派生)、食马,问价(价:所贾之值,贾的派生)、问贾,都混为一谈,题主以为这样会更简单吗?

所谓简单,不过是饲、食,价、贾字形上已经有了区别罢了。理论上我们也可以把处置的处写成処,将处境之处写成?,使之有所区别。处之所以上去两读而字形无别,这跟「乐乐、恶恶、好好、种种」,以及简化字的「占占(占),舍舍(舍)」一样,都是文字使用习惯上的历史遗留问题。会不会多造几组分别字反而更简单易学些呢?

客观世界就是复杂的,人类的思想以及对世界的认知是越来越复杂的,语言的复杂化是对后者的被动适应。

至于语言的不规则性,说到底也是历史遗留问题。因为语言是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是经无数张嘴,无数代人积累渐变才演化成今天这个样子的。比如英语的不规则复数词尾 -en,在古英语中是相当常见的,因而具有相当程度的规则性,而在现代英语中,你就几乎只能在children 和oxen两个词中见到它。数量不足以支撑规则时,也就无规则可谈了。

理论上,我们如果把children写成childs,oxen写成oxes,似乎也不至于天崩地裂地球毁灭。问题在于,语言是全体语民共享共有的,你自己乐意怎么说、怎么写是一回事,别人听不听得懂,听不听得惯是另一回事。「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异于约则谓之不宜。」所以它的简单还是复杂、难还是易,不是数学问题。你违背约定俗成,自作主张走捷径,就可能会在交流上的引起无穷无尽的困扰,结果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语言(除非是世界语这样的人造语言)是自然演化出来的,不是人为规定的。

至于不规则的现象,语言演化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不规则现象,这很正常。


语言的作用在于使用,需要用来表达概念,比如我、你、他、他们,需要表达情感意义,高兴、快乐;需要表达意图,比如提问、感叹、陈述,所以有疑问句、感叹句、陈述句;

还有我们的社交目的也影响语言,比如天气冷了,你希望别人关上窗户,因此可以说「把窗户关上」,也可以暗示别人,「天气好冷哦」(暗示他关窗户)

于是语言越来越复杂,因为我们的目的很多


题主所举的两个例子,以及与之相关的存在于各种语言中的各类规则,并非何人规定,而是在自然语言当中依现实使用情况归纳得出。

即使无人规定,抛开语文/外语文教育的影响,「处」依然是多音字,英语中动词的过去式依然会不规则。

关于多音字的来源,可以参考: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743852 。

英语动词不规则过去式,源自于英语词源的多样性。英语虽属日耳曼语族,但是因为历史原因,借入了很多罗曼语族的辞汇。


那你也不妨问问英国人:

你们干嘛把一个狗屁英语弄出那么多词性来,还那么多什么动词、副词、形容词、名词,有什么用啊?都一个词性不得了吗?

也问一问造汽车的人:干嘛弄那么麻烦?还公交车、越野车、SUV,都弄成一种不就得了吗?那么多种车还得记。

问一问做衣服的人:干嘛弄那么多没用的种类?还衬衣、冲锋衣、棉衣、短袖,有什么用?还得记,多麻烦?都穿麻袋片儿出门多简单?

——————————————————————————————————————

语言不是谁发明的,而是有复杂的创造演变过程的。这个过程要说清楚,就不是一两本书够用的了。

由于很多原因,某种语言在某一范围内总会产生很多变体,我们称之方言,而正是这些方言给「标准交流语」提供了元素;如果没有方言,也就没有「普通话」。

中文的多音字,往往也和词性有关。比如中:读zhong1,它是个介词,读zhong4,它是个动词;也有一些和词性无关,不过也有各自的成因。总之,这不是谁闲著没事儿发明出来的,而是自然生成的。



语言并不复杂,而是被不懂装懂的人给弄复杂了而已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