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獎學金得主必須具備 TOEIC 成績,但不要以為 TOEIC 要高分才能得獎,事實上分數只是一個最低門檻,公益行動才是核心。多益獎學金的評分重點是看申請者是否符合「積極研習英語」、「協助他人提升國際溝通能 力」和「參與國內外之全球關懷行動」等三大宗旨。

 

為了 讓更多同學們瞭解多益獎學金的宗旨與評選標準,我們邀請了上一屆的獎學金得主,與大家分享他們在申請書中如何說明自己達到多益獎學金計劃的三大宗旨, 讓各位能夠更清楚瞭解獎學金計劃的精神!

 

董于嘉談積極學習英語

 

常常有人問我:「要怎麼樣才能學好英文呢?」我的 回答往往是:「要看你喜歡用什麼方式學習。」

 

現在 臺灣的英語學習資源相當豐富,要想學好英語,只要有心,其實不難。舉凡看電影、看新聞、看報紙、看小說、到結交外國朋友,都可以精進語言能力。

 

而 我自己本身除了對語言學習一直有濃厚興趣之外,也很清楚知道自己喜歡「有交流」的方式, 所以在大學時期,我花了很多時間讀劇本與聽BBC radio 4的online drama,邊聽廣播劇時,還會邊模仿演員的口音與語氣。

 

在 看完或聽完之後,我往往會寫一篇心得或是摘要,並記下自己新學到的單字或句子。平常更有本口袋型字典不離身,如此才能隨看隨查不會的單字。

 

語 言學習不外乎是多聽、多看、多讀以及多用才能進步地快,所以在讀過和聽過後,一定要有進有出,複誦聽到的句子和寫下自己學到了什麼東西,才能夠更加印象深 刻。 

 

譚振中談協助他人提升國際溝通能力

 

週遭的朋友常常給我機會跟他們分享我的學習經 驗。當然,我所能分享的或許只是一些故事罷了。

我認為貫穿我學習歷程的核心就是四個字:持之以恆。當然,或許你會問 為什麼不是學習的方法;方法固然重要,但再多的方法給你選擇,如果這個學兩天,那個學三天,試問你自己到底學到了什麼?

 

再 者,學習的「環境」很重要。請試著踏出您的「舒適圈(comfort zone)」,嘗試一些新的生活模式;例如:手機及臉書可以轉換成英文的介面,把網路首頁設成如 BBC 等外國網站,熟能而生巧,你將可以習慣英文化的生 活。

 

先思考一下,究竟為什麼要學英文呢?(請不要馬上開始動作)

 

周儀談參與國內外之 全球關懷行動

 

我的哥哥罹患了黏多醣症,是一種無藥可醫的罕見疾 病。在哥哥因為黏多醣症過世之後,爸爸媽媽為了幫助更多無助的父母,於是成立了台灣黏多醣症協會。

 

我 從小便跟在爸爸媽媽旁邊幫忙。小時候只是在黏多醣症活動上發小禮物和陪小朋友玩,長大一點後,便開始主持協會的相關活動、擔任國際會議的英文司儀及翻譯。 事實上,一開始我並不認為這就是「公益活動」,對我來說,這些僅是我的「休閒娛樂」。

 

直到長大後,我才深刻體會到「施比受更有福」的意義,看到那些行動不便 和為病所困的黏多醣寶寶們,我才突然明白自己能夠健康地去上學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他們給我的機會教育遠遠多過於我給他們的幫助;因此,我覺得若我能多為 這些黏多醣寶寶們做些甚麼事情的話,就應該盡量去達成。我想,這也是我懷念哥哥的一種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