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星球著名的“焦慮的負二代”同學又來投稿了,通過他的文章,我發現他真的對太慈橋片區是真愛。各種圖片、各種分析、各種研究,無不是侵淫着他的心血。今天“焦慮的負二代”同學的這篇3號線分析,說真的寫得很不錯,是有深度和個人獨特見解的好文章,如果你也是對花溪、太慈橋等貴陽南片區發展有興趣的朋友,不放仔細研讀一下這篇文章。

  PS:3號線已經開工,我也有義務給大家寫一篇3號線的文章。你們再等我幾天哈,嘿嘿。

  以下是正文:

  2018的年末,貴陽迎來許久未見的一場大雪,微博、朋友圈、微信羣中被各種興奮和驚喜刷屏(北方人投來嫌棄的眼神...),我也跟着小興奮了一下。都說瑞雪兆豐年,一場大雪意味着來年的豐收,讓我興奮的不僅是這場大雪,更是在大雪過後的第一天,貴陽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開工儀式正式舉行, 這是個好兆頭,貴陽在近幾年的各種努力拼搏之下,勢必也將迎來她的豐收。

  貴陽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早在2016年就已經得到批覆準建,計劃於2017年7月開工,2022年底通車,但由於各種原因,開工時間不斷推遲。期間甚至還因爲某條來源不明的新聞:《貴陽市債務過高3號線的建設將停工》引起大家的擔憂,雖然貴陽市軌道交通公司及時闢謠,但因爲開工時間的遙遙無期,這條謠言至今仍在流傳(就在半個月前,我的一位朋友就還在口口聲聲的說某位領導告訴他3號線不會修了,氣得我要吐血),而12月30日的的開工儀式則是打臉的最好方式。

  貴陽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線路長43.135km,其中地下線41.576km,高架線0.285km(跨南明河處),過渡段1.274km(敞開段)。共設置 29 座車站,均爲地下車站。看線路,三號線一期工程南北走向,覆蓋了烏當區、老城區(雲巖區、南明區)、花溪區,串聯了新添寨、大營坡、黔靈山公園、花果園、太慈橋、花溪大道沿線、花溪核心區等重要區域,這些區域是老貴陽區域,是人口最多、最集中的組團(你看看我宇宙神盤花果園)。三號線在沒有經過客車汽運站、火車站、機場等大型交通樞紐的情況下,我仍然敢保證,它將是目前貴陽所有規劃建設地鐵項目中線路最長、客流最大、輻射能力最強的地鐵線路。拋開觀山湖區核心區的話,3號線無愧爲貴陽市老城區中的“1號線”。

  對於3號線的期待和鍾愛,更加想說明的是在貴陽過往的城市規劃建設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規律,總的概括下來,應該是“一軌一路”、“一軌一帶”。

  1號線的建設,帶動了人民大道的建設;北段接黔靈山路與中環,南段直接銜接中環的南北端與花溪大道;在未來,人民大道將成爲貴陽老城區的最大亮點,是鞏固老城區核心地位的擔當,更是未來老城區的門面道路。

  2號線的建設,則是連接了白雲、觀山湖區,加速了觀山湖區與白雲區一體化(白金一體化)的建設進度,更是把林老當年的最後一塊心病——三馬片區的建設給完全帶動起來,三馬片區的建設進度雖然略慢,但從過去一年的建設情況來看,取得的成績還是可觀的。通過2號線,在觀山北,鞏固觀山湖與白雲的一體化,在觀山南,推進觀山湖與三馬片區的一體化;因此觀山湖區這個貴陽最年輕的高端產業金融政務核心區的地位將更加牢固。

  而3號線串聯老城區、老組團,線路又長,它的建設又能帶來多少在軌道之外的更新呢?它的“一軌一路”體現在哪?答案就是:花溪大道、太慈橋。

  之前我有寫過一篇對比過大營坡與太慈橋,同時也拿烏當區與花溪區作對比;因爲他們有很多鏡面式的相似點,在上次的對比之中,我說大營坡的發展目前已經拉開太慈橋半個身位,原因在於1、路網的完善度;2、棚改的推進;3、局部片區的管理力度;這三個點中大營坡領先太慈橋。但現在眼光放大,比較大營坡與太慈橋,更要比較他們身後的烏當區和花溪區。

  烏當區、花溪區的對比建設中,花溪妥妥的拉開烏當一個身位都不止。回看過去幾年之中的建設,烏當可以說是默默無聞,過去啥樣現在還是啥樣,已然成爲了貴陽六城區中的窪地。本想着這次搭上3號線的建設,能帶來一些利好消息,可目前來看,烏當區在未來仍然會繼續保持窪地地位不變。而花溪呢,旅遊資源豐富,政治地位高,還派了個有錢的小河經開區給他當小弟,又佔了貴安新區直管區的便宜,可謂是風生水起,霸氣外露。貴陽是組團式的發展,評估一個區域發展如何,直接看它與核心區銜接的道路有多少就能看出來了。

  十年前花溪有花溪大道,烏當有新添大道;十年後花溪有了花溪大道、花二道(甲秀南路)、花三道(花冠路),而烏當依然只有新添大道(臉上笑嘻嘻,心裏.....)。

  那再過五年呢?看3號線的線路規劃就明白了,3號線北段與新添大道並行,南段3號線與花溪大道並行;很明顯,在“一軌一路”的帶動中,要麼新添大道、花溪大道一起弄,要麼就只有二選一。現在的我們可以明確了,烏當區依然是靜悄悄,而花溪大道的改造已風風火火的開幹了。所以現在可以大膽猜測,五年後花溪有了全新拓寬改造升級的花溪大道、花二道、花三道,烏當....還是隻有新添大道。什麼是真愛,看貴陽是怎麼對花溪區的,這就是真愛。

  太慈橋雖然沒等來太金線,但3號線卻也沒遲到太久,3號線帶來了花溪大道的擴建、改造,更是表明了貴陽市要推動花溪區與老城區一體化的決心,同時把花溪大道沿線的旅遊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在這個背景之下,獲取紅利最大的,必然是太慈橋區域。

  首先,花溪大道早已難負重任;堵,一直是太慈橋片區的痛點,不管你是出城還是進城,毫不留情的堵,花溪大道的幾個節點(藝校立交、皁角井、四方河路口、甘蔭塘、中曹司下拉槽)在早晚高峯期中更是痛苦難耐,此次改造中,花溪大道由六車道升級爲八車道,圖中所見的各個擁堵節點將會得到完美升級改善,例如皁角井的下拉槽建設,改善後的花溪大道,不堵是最低要求,同時更會帶來沿路的城市面貌改善,例如拖延了很久的四方河路口九州巷棚改、甘蔭塘倒牌坊棚改、中曹司的水泥廠棚改將會順勢推進,花溪大道的整體居住體驗會得到直線提升。

  其次,人民大道南段終點將經由五眼橋,與花溪大道無縫銜接,與其說是與花溪大道無縫銜接,不如說是與太慈橋無縫銜接,在太慈橋這裏,直接增加了一個進入一環的入口,同時也會推進桃源路、解放西路的路網建設,更會推進太金路的建設(再次爲太金路燒高香),因爲未來太金路會在這裏與花溪大道形成立交(太金路的推進也會促進太金路與甲秀南路立交的建設,對於緩解甲秀南路風雨橋的擁堵也將起到積極作用),這樣太金路直接與人民大道連接,那麼,在太慈橋短短的1公里範圍內,就直接擁有了兩個極其重要的立體交通系統(藝校立交、太金路立交),不起飛都難。

  最後,除了花溪大道的擴建,今年中國鐵建的蘭草壩項目得到重新啓動,與花溪大道平行的車水路二期,會隨着蘭草壩的棚改而順利推進,車水路二期最終會與四方河路延伸段銜接,車水路目前的斷頭路現狀會得以改變,成爲一條次幹道,有效分流花溪大道與花二道之間的車流,最重要的是,這也更加鞏固了車水路起點——太慈橋片區的樞紐和核心地位。

  總的來說,3號線因爲自身的規劃特點,對於新地塊的帶動很有限,主要是對於舊城區的改造升級刺激作用,政府的規劃重點中,很恰當的選擇了太慈橋、花溪大道;甚至有人戲稱,花溪大道是新的一條“人民大道”,不管怎樣,這是一個大利好,但打鐵也需自身硬,在未來五年的建設之中,太慈橋片區能否順勢而爲,最終蛻變,我很期待。

  1號線開通、花冠路開通、人民大道即將開通、2號線全面鋪軌、3號線正式開工……我很高興自己能生活在這片充滿幹勁、每天都有改變和進步的土地上,正因如此,關注城市規劃成爲我的愛好之一,很榮幸我能成爲這片土地這座城市建設的見證者,I love G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