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風車在荷蘭綠色田野上已經不停地轉動了700多年。荷蘭全國均是低濕地帶,一年四季都有從北海吹來的強風,因此風車便應運而生。風車就是風力發動機,是把風能轉變成機械能的動力機。早在13世紀時,荷蘭人就開始使用小型風車做磨粉的動力工具。到了15世紀,荷蘭各地的風車漸漸被用在排水及填海工程。17世紀是荷蘭國家及文藝鼎盛時期,從這時開始正式把風車當做動力來源,不僅用它磨粉、排水,還用於小型發電廠,風車的數目因而大增。到了19世紀,全國風車多達2萬多座。但由於蒸汽機的發明和廣泛使用,這些曾為荷蘭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立下汗馬功勞的古老風車逐漸被淘汰,現在僅存9500多座。

  風車的黃金時代過去了,但它們並沒有退出歷史舞台,在現實社會生活中依然發揮著積極作用。現在的大大小小9500多座風車中,有不少租給私人,並托其保護;一部分成了「風車博物館」或作為景點,供國內外遊人參觀遊覽,給人們帶來一種思古之幽情;一部分仍在「服役」,繼續為排水和磨粉而不停地轉動。據說,有不少荷蘭老人至今仍喜歡吃風車磨出的米麵粉,顯然這裡面包含著感情因素。還有極少數風車磨房被改造成餐廳。如果荷蘭朋友在風車餐廳設宴招待,那是非常隆重、禮貌的表示。置身於古樸的風車餐廳,賓主暢敘友情,四周是綠色或栽滿鬱金香的田野,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作為風車景點,荷蘭全國保存最好最集中的,是在一個名叫肯德代克的小村莊,那裡有一個由18座風車連成一片的風車群。肯德代克,荷蘭語的意思是「小孩堤防」。傳說,15世紀有一次發大水,一個睡在搖籃里的孩子隨著洪水飄流到這裡,因此得名。

  肯德代克村在鹿特丹市東南約70公里處,乘專線遊艇30分鐘就可到達,乘車也不過50分鐘。我們到達這裡時已夕陽西下,然而風車區卻呈現出一派蔚為壯觀的美好景象:18座18世紀遺留下來的高大古老的風車,像18座碉堡,又像18個歷史巨人,分立在一條運河兩岸;寬廣的河面周圍長滿了蘆葦,在夕陽斜射下,風車的倒影隨著漁船掀起的波紋緩緩浮動……據說,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六是荷蘭的「風車日」,18座風車對外開放,為觀眾「表演」。高聳的風葉板徐徐轉動,為坦蕩的平原增添了詩一般的景色。

  有座大型風車博物館,建於1743年,用紅磚砌成,原是磨麵粉的作坊。這座大風車實際是有木製齒輪、軲轆、支架等類似鐘錶結構的塔房,塔房呈圓錐形,牆壁自下而上逐漸向里傾斜。四片長方型的翼板(或叫風葉)呈十字形,固定在塔房頂部突出的風標上。塔高28米,共有9層,遊客沿著樓梯只能上到7層,從樓上可以眺望市區的景緻。塔內很大,下面幾層用牆壁隔成不同形狀的屋子,是主人的卧室、廚房和洗浴間,牆壁上有許多大鐵釘,用來掛工具、燈具和衣物。上面幾層沒有隔開,是幾個完整的圓屋子,陳列著風車的各種機器零件、作業場所和說明風車原理與運轉情況的圖片資料。樓下小賣部還出售有關風車的明信片和工藝品。據解說員小姐介紹,機械齒輪的轉速和功率,依靠四片呈十字形的巨大風葉板的轉動來實現,並根據風力的大小和需要,隨時可調整風葉板的受風面積。風葉板移動的位置還有奧妙的意義:風葉板呈正十字型,表示正在小憩;呈X型表示今天休工;風葉板的頂端朝上稍微偏左的靜止狀態,表示正在風車屋內舉行婚禮或孩子誕生等喜事。有些地方,每逢喜事,還要在風葉板上插滿各式各樣的彩旗裝飾,以示慶賀。如果靜止狀態的風葉板頂端向左偏得太厲害,那就意味著有不幸的事發生,因為此狀類似低頭哀悼的姿勢。因此,我提醒家裡擺有荷蘭小風車的朋友,請你檢查一下風車的風葉板位置和形態,可不要搞錯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