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AA引爭議
NCAA引爭議

  來源:籃球實用技巧論壇  

  據體育商業記者Darren Rovell報導,消息人士透露,杜克大學前鋒蔡恩-威廉姆森有保險條款。若他因傷導致選秀順位滑落至16位以下,他將獲得800萬美金賠償,目前看來這不會發生,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但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的話,如果一名NCAA球員沒有這種保險(看條款就知道威廉姆森這種大熱門才有),同時又不幸遭遇了嚴重的傷病,可能就要直接告別征戰NBA的夢想了。

  職業籃球之路不僅是很多年輕球員的夢想,也是他們改變自己與家人命運的重要途徑。誠然,即使如願進入到NBA之後也同樣需要承擔傷病的風險,但NBA的收入水平遠非NCAA可比。

  勇士中鋒德馬庫斯-卡辛斯建議錫安-威廉姆森直接選擇賽季報銷,為NBA選秀做準備,卡辛斯的言語中明顯透露著對NCAA與NBA選秀年齡限制的強烈不滿。

  “就我所知,大學籃球就是垃圾,”卡辛斯說,“大學籃球和NCAA就是垃圾,所以我建議他‘為自己和家人做最好的決定。’很明顯,大學現在不能為威廉姆森做任何事,他已經證明有狀元的實力,證明了自己的天賦。為下一個舞台做準備吧。這是我的看法。很明顯,我在那個階段很享受比賽,但現在有太多風險,所以為自己和家人考慮吧。”

  “我喜歡大學生活,話雖如此,但整個NCAA都太扭曲了,我記得北卡和杜克大學的最高票價有2500美元,3500美元,蔡恩-威廉姆森拿到多少?球迷買票是為了看他。整個隊里哪個球員拿到好處了?但要是他們收過20美元好處,或者免費飯局,就成了壞孩子,名聲臭了,朽木不可雕。所以這一切都是垃圾。”

  談到選秀年齡限制,卡辛斯說:“我不知道有什麼意義,18歲、19歲或者17歲和18歲有什麼區別?你不成熟,年輕,對生活一無所知,有什麼本質區別嗎?作為男人,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西蒙斯對NCAA的利益分配模式和選秀年齡限制同樣深惡痛絕:“NCAA真的太爛了,除了球員每個人都在賺錢。他們說這是教育,但如果我只在那裡待一年,我能接受多少教育?”

  西蒙斯短短兩句話就高度概括了現存NCAA與NBA選秀製度的弊端:

  1 整個NCAA都有一個高度發達的商業運作模式,光指望明星球員只滿足於獎學金不忘初心可能麼?跟很多遊客一廂情願的希望自己所嚮往的“世外桃源”不要被世俗汙染一樣的道理,真不想被汙染你別去瞎轉啊,或者來了就別再回歸俗世啊。真正身處“田園牧歌”當中的人也有權利追求現代化好不好?並沒有原地踏步滿足遊客獵奇心理的義務。

  2 一年的NCAA經歷與大學教育不能說完全沒有意義,但意義遠沒有決策者們所描繪的那麼大,更類似於那種以實習的名義壓榨學生勞動的行為。

  多說一句,西蒙斯剛進入NBA之後就直接報銷了整個賽季,第二年復出還拿下了最佳新秀,但如果他在NCAA里報銷一年,恐怕就涼了大半了吧?

  不知是否受到此次威廉姆森意外受傷而產生的輿論壓力,據報導稱,NBA方面已向NBA球員工會提出正式提案,這一提案將會把選秀年齡限制從19歲重新降回到18歲。

  如果此項提案通過並開始實施的話,將意味著像加納特,高比,占士這樣的天才球員們又可以在高中畢業後直接登錄NBA。

  順便,那什麼……距離占士父子同場競技更近了一大步?

  回看歷史,高比,占士這樣的高中生巨星確實不常有。截止目前,2005年是NBA最後一屆允許高中球員直接參加的選秀,這屆球員當中最具代表性的高中球員自然是酷愛抽菸,喝酒……啊不,是打保齡球,跳傘和燙頭的拜納姆。

  不過呢,縱使有納姆這樣絕佳的反面教材可以用來證明教育與智商的重要性,但上大學還是打職業,這個關乎人生方向的重大決定還是由球員們自己來下比較好。可以建議,可以引導,但不應該是硬性的一刀切,這是對一個成年人最基本的尊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