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夜食堂》,表演者:劉歡&林鵬&李晟

看到節目組給出的挑戰劇目是《深夜食堂》,我的內心有些排斥。去年看了黃磊版的《深夜食堂》,非常生氣。正當憤怒之情無法宣洩時,看到眾多網友寫了很多關於路邊攤、大排檔的故事,於是就選了一些出來寫成了一個短篇小說。哪家影視公司有興趣拍的可以找我要。

之前有演員給我推薦過劉歡,說他在《軍師聯盟》里演得很棒,曹操死後,就主要是看他的戲了。所以我和其他導師一樣,對劉歡充滿了期待。看到劉天池分享著她的表演經驗時才猛然想起,她在張藝謀的電影《活著》里演過啞女。希望老師也能在合適時露兩手。

看完三人的表演之後我不是很明白:為什麼劉歡不讓馬克在戲裡宣洩自己的感情。我們反對無節制的淚水,但是情感的起伏肯定得順應角色的內心。在樂樂離開時,馬克沒必要忍著,他也一定忍不住。聽完之後才明白,原來是興奮得太早,在綵排時把勁都用光了。就放出的花絮看,綵排的效果比正式演出時好了太多。在正式表演時,劉歡除了有一兩處稍顯用力過猛之外,其餘部分還是不錯的。

林鵬一出來還沒說話,我就感覺到自己不喜歡這個角色。一副唯你是問的樣子。這是現實生活中那些不懂得感恩人群的代表。我在心裡說:好吧,看看你能不能博得我的同情,讓我對你有所改觀。遺憾的是,到了最後,正如徐崢所說,她沒能完成這個任務。

李晟在最後的發言環節可比表演時精彩多了。這個節目來了很多的演員,每個人都處在不同的人生狀態和表演事業的不同階段,因此,每個人來的目的也不一樣。不過,所有人都不希望自己要演一個沒有存在感的角色。這個當然是可以理解的。而李晟說她要演好這個配角,輔助劉歡來做好這個角色,我並不認同這種說法。在這齣戲里,惠英紅飾演的老闆娘才是所謂的配角,甚至可以弱化為可有可無的存在。那麼,為什麼最後呈現出的效果是惠英紅如此「耀眼」而李晟被「邊緣化」?

玲玲這個角色影響了整個故事的走向,也改變了馬克和樂樂的人生,如果李晟不糾結於自己只是配角,要輔助主角的話,她會發現更大的表演空間。演員不能只讀劇本里的台詞,每個人手裡拿的劇本都一樣,就那幾頁紙。人物是碎片化的。必須用自己的方式讓角色立體、豐滿。此外,如何加戲更是一門技術活。加戲要恰當,要加在點上,能夠做到這些,必然是吃透了人物。而李晟最後的一番話對所有人都有啟示作用:不管是作為一個演員,還是作為一個處在社會中的人,都需要學會如何正確的表達自己以及和他人溝通。在今天這個社會,表達及溝通能力甚至已經凌駕於專業水平之上。

章子怡向惠英紅表達了自己的至高崇敬,不知道年輕的觀眾會不會覺得有點懵。惠英紅是第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女主角。她是著名的「邵氏打星」,她經歷了香港武俠片的繁榮與衰落。如今,惠英紅收穫了屬於自己的一片繁花。這是一個越活越有味道的女演員,她的人生遠比電影精彩。在她還沒拍出自傳體電影前,先去欣賞她的作品吧。

二、《過年》,表演者:沈春陽&杜若溪

感謝節目組找來了李天柱和孫桂田兩位老演員。兩位前輩向後輩們示範了如何用配角的戲,鎮全劇的場。

先岔開說一件往事。2015年,夢想者電影公司啟動了電影版的《鬼吹燈》項目。去組裡送資料時,選角團隊非常迫切的想知道我手裡有沒有長得比較胖的演員。選角團隊當時有兩個思路:王胖子這個角色要麼找個胖子,要麼效仿《鬼吹燈之尋龍訣》中黃渤的做法,讓演員把自己吃胖。我說胖子應該不難找吧,劉天佐不是挺會演戲的嘛。沒想到對方卻說,你以為找一個像劉天佐那樣會演戲的胖子容易呀?太難了!

劉天佐在《過年》里的台詞很少,但是狀態抓得特別好。相比之下,杜若溪的扮相就精緻了一些,彷彿並沒有和劉天佐一起經歷人生的變故。不知道杜若溪是否意識到,程萍這個角色一出場便立刻迎來了第一個高潮。3年未見家人,到底會是一幅什麼樣的場景?人物又會有著怎樣的內心活動?來看看孫桂田老師的處理。此時此刻,台詞是如此的多餘和蒼白。她只用了幾秒鐘的時間就感動了觀眾。相比之下,則反襯出杜若溪這邊和母親之間的交流不夠充沛和飽滿。

還有一處是小瀋陽說離婚時,孫桂田老師仍然沒有台詞,只是加了一個手上的動作。觀眾能清晰感受到人物的內心,於是也跟著她在心裡顫了一下。年輕人可能總是把離婚二字掛在嘴邊,但是對於父母這一輩人來說,這兩個字是絕對不能隨便說出口的。

李天柱老師的「高光時刻」自然是在最後。作品的主題等著他來詮釋,作品的意義由他來升華。前面的矛盾衝突是激烈的,父親的這番話其實非常難拿捏。拿捏不好,容易給人產生要在最後時刻生拔寓意,強行把作品往真善美上靠的感覺。李老師打開了那個盒子,往那兒一坐,開始說話了。觀眾也相信了。相信的確有這麼一家人,他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他們願意攜手共渡難關。過了這個年,一切重新開始......

四個演員前來助演,反而讓處在中心的沈春陽和杜若溪兩人失了顏色。兩人的表演沒能脫穎而出。章子怡和徐崢選擇讓兩人待定,估計會被淘汰。

三、《北京愛情故事》,表演者:范湉湉&孫堅&檀健次&江鎧同&房子斌&張萌

6位演員共同競爭1個晉級名額,只能讓我無聊的猜想節目組是換編劇了吧,所以又要改規則了......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在《奇葩說》里認識了范湉湉。在第一季里,她就告訴觀眾,她想做演員,她要成為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4年過去了,她仍然為著這個目標在努力。

范湉湉是很有個人特質的演員,這樣的特質或許是把雙刃劍。能讓觀眾記住她,與此同時,也會限制她的戲路。在《北京愛情故事》里,范湉湉的表演呈現出的狀態是不穩定的:時好時壞。在一些極致段落比如說到父親去世,她反而很克制,但是在日常狀態里她的設計感又太重。感覺她渾身都是「力」,但還沒有學會如何得心應手的運用它。如果有時間,還是建議去系統的學習表演,儲備一些表演的理論知識。這些都有助於演員能思考得更深,更廣。

看了孫堅的表演,心情還有點複雜。明明是中戲科班出身,而且是會演戲的,為何總是在綜藝節目里流連忘返。回來好好做演員吧,要不然真是浪費了。

檀健次和江鎧同兩人還挺有cp感的。江鎧同是偶像劇的模板演法,這種演法可以保證演員不會錯,但是也不會給觀眾留下什麼印象。檀健次就不一樣了,他會讓人對他的表演充滿期待,而且在他身上也沒有一丁點的壞毛病。我在之前的賞析里提到過,節奏在表演中非常重要。有人天生悟性高,一說節奏不對,他能馬上調整;有人演戲多年也還是對節奏二字犯怵。我想,檀健次之前唱歌、跳舞的經歷幫助了他很多。他對節奏的掌握是精準的,除了吳秀波提到的打電話那裡可以再緩一緩之外。對於一個沒有學過表演的新人來說,這樣的表演幾乎可以給滿分。特別是忍著眼淚說分手和最後一場。當江鎧同出現時,我很緊張,我深怕他演過了。我想在那樣的時刻,他完全交出了自己。沒人能只靠天賦走到最後。願檀健次能扎紮實實、穩穩噹噹的走過這條荊棘之路。

房子斌和張萌這一組,其實非常能戳到80後的痛點,不過最後呈現出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表演中存在的問題,徐崢和李立群老師都提到了。除此之外,張萌的台詞不夠生活化,比如「對此我無能為力」這樣的台詞,也讓這個角色和觀眾之間少了一些共鳴。

《我就是演員》已經播出了20個作品(不包括影視化作品),最能打動觀眾的,還是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當然前提是劇本紮實,演員演技在線。從下周開始,會迎來第二個賽段。請用源源不斷的好作品來砸我們吧。

以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