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10日電 (閆淑鑫)4月9日晚,三全食品發佈了2018年年報。中新經緯客戶端注意到,儘管該公司2018年實現營收、淨利雙增,但增速卻較2017年明顯放緩。不僅如此,一直在三全食品總營收中挑大樑的水餃產品,2018年的銷售額也出現了近4年來的首次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份,三全食品曾陷入轟動一時的“豬瘟水餃”事件。三全食品在年報中提到,由於涉事產品大部分爲2019年生產,故對截至2018年末的相關產品全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合計減少淨利潤41.78萬元。

  三全食品資料圖 中新經緯 閆淑鑫 攝

  業績增速放緩,水餃收入下滑3%

  公開資料顯示,三全食品是國內最大的速凍食品企業之一,成立於1998年,主要從事速凍湯圓、速凍水餃、速凍糉子、速凍麪點等速凍米麪食品和常溫方便食品的生產和銷售。

  據三全食品2018年年報,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5.39億元,同比增長5.3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2億元,同比增長41.49%。

  中新經緯客戶端梳理Wind數據發現,儘管三全食品2018年營收、淨利均實現一定增長,但與2017年相比,增速明顯放緩。據瞭解,2017年,該公司營業收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曾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9.93%、82.45%。

  不僅如此,中新經緯客戶端注意到,分產品來看,水餃仍是三全食品的頂樑柱,但是2018年,其水餃收入卻出現了近4年來的首次下滑。

  數據顯示,2018年,三全食品水餃類產品的收入爲19.2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3.12%;在總營收中的佔比爲34.72%。而據Wind數據,2014年-2017年,三全食品水餃類產品的收入分別爲16.43億元、16.49億元、18.27億元、19.85億元。

  2014-2018年,三全食品總營收及水餃收入情況。數據來源:Wind

  相反,2018年,三全食品麪點等產品增速最快,當年度實現收入17.36億元,同比增長19.84%,在三全食品總營收中的佔比達31.33%,僅次於水餃。

  “豬瘟水餃”事件致使淨利潤減少42萬

  今年2月份,三全食品被曝出旗下速凍水餃樣品被檢測出疑似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在市場上引起軒然大波,不僅股價大跌,還遭到了深交所的問詢。

  中新經緯客戶端注意到,三全食品在回覆深交所問詢時曾提到,目前尚無法評估“豬瘟水餃”事件對2019年度經營業績的具體影響程度。但是,從其2018年年報可見,該事件致使三全食品當年度淨利潤減少近42萬元。

  三全食品在年報中提到,公司於2019年2月16日知悉並收取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大動物疫病防制指揮部辦公室《關於配合調查處理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食品的通知》,並於知悉該事項後,第一時間封存相關疑似產品灌湯水餃共計24127件,價值約217.14萬元。由於涉事產品大部分爲2019年生產,故對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相關產品全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合計減少淨利潤41.78萬元,減少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41.78萬元。

  三全食品資料圖 中新經緯 閆淑鑫 攝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中新經緯客戶端指出,“豬瘟事件”對三全食品的影響短期內很難消除。

  “短期來看,三全食品相關速凍水餃產品將在各個渠道被大量下架,對銷量的衝擊是巨大的,同時伴隨着市場份額萎縮;中期來看,供貨商、渠道商等對其信任度會下降,相關產品市場會被其他速凍水餃品牌替代;長遠來看,該事件對企業商譽的毀損將是長期的,需要花費更大的代價才能重新俘獲消費者。”朱丹蓬表示。

  食品飲料專家陳瑋也認爲,短期內三全食品的銷量和營收無疑會受到影響,其他水餃品牌如思念和灣仔碼頭等也會趁機搶佔其市場份額。(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