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本期和大家談一談朋友圈裏的“要飯族”。

  其實方臉一直覺得,方臉今天要說的這類人,其實比率挺低的,但是,經過方臉對於周圍同事朋友的詢問以後得出結論,這類人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多得多,他們交叉隱藏在我們每個人的朋友圈裏,蠢蠢欲動,時不時你就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02

  黑皮有一位兒時的玩伴,最熱衷的事情就是“朋友圈集資”,每一年過生日,他都要發這樣一條朋友圈,發一張講義氣的照片,然後配文:是兄弟的,都來給我祝壽。礙於情面朋友們都去了,到飯店還沒坐下,人家就拿着賬本來收賬了,人人都得出一份份子錢。收了錢,朋友們才發現,爲了節省成本,這位“壽星”只定了一桌酒菜,二十多個人擠在一起,吃的前胸貼後背,活活給氣飽了。

  一個三十歲的人,年年都要過生日,還舔着臉的說自己是壽星,打着兄弟的名義其實就是要錢。逢年過節只要是家中有芝麻綠豆大的事情,就在朋友圈裏要錢要物,還拉壯丁幫他搬家,這樣的人真的沒什麼可說了,認錢不認人,簡直是服了。

  03

  方臉也有一位朋友,是個女孩子,她的出生不太好,工作以後也沒有很多積蓄,所以平時出來玩,方臉和黑皮總是照顧着她,雖然她比方臉大,方臉也一直把她當作妹妹看待,從來不讓她花錢。但是她有一點讓方臉特別的不能理解,她表面看着很文靜,是個很討喜的女孩,但是在朋友圈裏,就好像換了一個人。

  她最熱衷的就是在朋友圈裏要錢,沒有錯,不像黑皮的老大哥,她是拐彎抹角的,用一些比較俏皮的語言,或者網絡段子。裝裝可憐,賣賣萌,但是最後一句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要錢。

  比如:

  “情人節到了,

  緣分是天定的,幸福是自己的。

  想知道你和TA的緣分指數嗎?

  發送你的姓名+心儀對象姓名例如:郭靖+黃蓉

  發我五元紅包即可知道”

  可能有人要說這樣怎麼可能要到錢呢?錢真的這麼好要嗎?事實上,是的。方臉就曾經動了惻隱之心,給她轉過好幾次錢。

  你以爲她是真的缺錢花,但是她其實只是樂在其中。這也是一種非常病態的心理,不同於黑皮的遭遇,方臉的這位朋友要的不是物質需要,而是心理需要。每次都有人給她打錢,所以她纔會一直髮這樣的朋友圈,她從中獲得的是一種強烈的存在感和價值感。她並不在意是誰給她發了紅包,而是在意有人給她發紅包這件事。

  當我發現了這個事實後,就減少了和她的聯繫,不是因爲不捨得幾個小錢,而是覺得不值得。

  04

  這樣的人會降低你的生活品質

  朋友圈裏的“要飯族”們仗着朋友的名義,就對你橫加斂財。有的時候你覺得是小錢就不在意了,但是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縱容,讓他們更加不懂得收斂。對我們也是一種額外的資金流失。一點一點積少成多的,這筆資金流失也會成爲一筆不小的數字。

  這種人就像吸血鬼一樣,他們得到了你的幫助,也不會感激你,記得你的恩情,只會覺得你是應該的。甚至覺得,你給的還不夠多,太小氣。

  和這樣的人長期交往,會影響你的生活品質。

  這樣的人什麼忙也幫不上

  這種人沒有同理心,也沒有良心。當他有困難的時候,她會第一個找到你,尋求你的幫助,得到你的幫助就會了無音訊,下次再聯繫你的時候,肯定又是找你幫什麼忙,總之是他過的好的時候就不會想到你,只有過的不好纔會找你。如果你需要幫助的時候找他,他就裝聾作啞,百般推脫,他什麼忙也幫不上,什麼事情都做不了,那麼和這樣的人交往根本毫無意義。

  這樣的人三觀不正

  這樣的人三觀不正,常人都知道“嗟來之食”不體面,憑自己努力掙錢,才能行得端坐得正。但是這種人和常人想法都不一樣,他們理所當然的覺得,就算是自己要來的、騙來的,都是憑自己本事得來的。做事投機取巧、做人偷奸耍滑,和他們共事,好處向來是他們的,你只有吃虧的份。

  05

  現代人交朋友的比重逐漸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很多人發現,在朋友在現實生活中的交際變少了,在網絡上變多了。有些朋友即使不見面,依舊是互相惦念。但是有些朋友永遠都只活在朋友圈裏,最終成爲了“點贊之交”。

  我們交朋友是爲了互相進步、互相勉勵,成爲更好的人,至於這些朋友圈的“要飯黨”還是避而遠之,遠離他們等於遠離不必要的煩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