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說的默默無聞是指人的做事態度,而不是一生默默無聞,一個人用默默無聞的方式同樣可以有所作為,但是默默無聞的有所作為往往是被人記不住的。


謝年糕邀請。

先寫一個關鍵的內容吧。

我也覺得 大家根本記不住默默無聞的人。

好那麼,當這個心態是默默無聞做事的人,一旦做出的事情具有較高價值的時候,引起了外界的關注。那這個默默無聞的人還能繼續默默無聞嗎?舉個栗子,莫言。大部分的非業內人可能都是在莫言拿諾獎的時候才知道這個人的吧?先不說莫言是不是默默無聞地做事,就算他有心想出名,那也得拿出成績吧?

所以,不是心態是默默無聞的人不被大家記住,而是這個人做的事情不被我們記住。

回到題目:

為什麼從小時候就開始被教育要做一個默默無聞的人?為什麼還要從小就教育就提倡這種方式呢?

我的回答是:不是這樣的。

可能有人說,哎呀,怎麼不是這樣呢,我家人就讓我默默無聞呀,低調做事。還有我朋友呀,同學呀好多都是這樣的鴨。

那你也應該聽過,兒子呀,以後要出人頭地呀,光宗耀祖的責任靠你了,這類似的話吧?

我家人是這樣對我教育的,包括我的朋友,也有很多這樣的情況。所以呢,不是你認為這樣的。

嗯,關於你的小時候經歷的事情

第二天班主任就把我叫了出去,對我說:「我一般記不住默默無聞的人。」

這樣的班主任,可能不太適合做教師這個行業。無論這個人是不是默默無聞,也不應該這樣對學生說話。

或許,你的成績很好,但是別人比你更好,所以老師不考慮你。


謝邀。

離群而索居著,不是野獸便是神靈。我們可以選擇做一個默默無聞的人當然也可以選擇成為一個讓大家可以記住的人。而默默無聞顯得更加容易,但是正在選擇默默無聞的人只是極少數,大多數是甘願成為,沒有一種主動性。兩者不同在於自願選擇默默無聞的人可以是積極向上努力拚搏的人但是選擇不讓別人看到,內斂光芒。而甘願默默無聞的人大多是自甘墮落沒有目標追求。所以默默無聞只是一種表象,有些人即使平時沒有出過風頭默默無聞但是只要你和他們交流就能感覺到沐浴春風一樣的舒適。永遠記住默默無聞只是一種表現,而不是一種追求。它只是很多人在社交中表現出來的一種形式而已。具體如何只有去了解他們才知道。事物還是需要辯證的分析。臨時所感,若有新見解直接打翻重來。


瀉藥 你是不是對默默無聞有什麼誤解?如果你甘願默默無聞那就選擇做一個默默無聞的人就可以了為什麼一定要別人記住你呢?人活在世上一定要活出自己 在自己的世界裡活出精彩 不必要去向別人證明什麼


因為以前的傳統文化的封建思想約束了我們,西方就相反任何能力都是從小培養並及時展現,


如果我們中有人做了對他人有益的事,不分大小,那麼都是做了大事的人。


因為教育和世界是不一樣的


活著的目的難道是要被別人記住嗎?不應該是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感知世界,做自己想做的事,雖然好難。


默默無聞的人不代表沒有價值


平凡是種偉大,偉大的渺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