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熙鳳,我給世人講一個親身經歷了的故事。這故事叫「假作真時真亦假」。想當年我在榮國府管家,有一天,周瑞家的帶來一個鄉下老太,說是我們王家們親戚,我「連影兒也沒見過」,後來周瑞家的去問太太,才知是偶然連了宗」的親切。原來她的女兒家過年過年年難過,是來打秋風的。她口口聲聲:「今日我帶了你侄兒來,也不為別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裡吃的都沒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沒個派頭兒,只得帶了你侄兒奔了你老來」。劉姥姥二次把她的外甥,都說是我侄兒,這算哪門子侄兒啊!算是個「假」的吧!

劉姥姥說話時,賈蓉剛好來借玻璃炕屏,我笑著對姥姥說:「你只管坐著,這是我侄兒。」蓉哥兒才是我真真真真的侄兒。唉,不說啦!

還是簡單點吧,劉姥姥還沒吃飯呢,我忙命快傳飯來。後來我也太忙,送了姥姥二十兩銀子,給板兒做衣服穿吧,再拿一吊錢,給他顧車回家,我跟她說「改日無事,只管來逛逛,方是親戚們的意思」。說實在我也是「得意濃時易接濟」吧!

唉!真是世事難料啊!想不到,我們榮府會,「忽喇喇大廈傾」,我成了真的破落戶,我的真真真真的侄兒賈蓉,成了愛銀錢的奸兄,害我女兒巧姐,幸虧劉姥姥,「巧得遇恩人」,板兒這個假侄兒成了真真真真的侄兒。

劉姥姥真是「受恩深處勝親朋」,我要勸人生,濟困扶貧。寄言世俗休輕鄙,窮親啊,一飯之恩死也知。

我家的故事很多,啟示也很多。「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侄兒成假侄兒,假侄兒變真侄兒。

故事說得不好,顛倒相酬的教育恰應記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