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紅手記

  常常碰到提問的朋友講完問題後,迫切地要求:你告訴我離不離。你告訴我分不分。一般來說除了配偶吸毒、家暴等等極端情況,不大可能直接給出離或者合的答案。

  讀者來信裏給出的信息一般都不完整。拋開以前談過的表述不清的問題,很多人說話、思考只從自己角度出發,看到問題一個斷面乃至一個點。前幾期有讀者痛訴男方家裏經濟條件不好帶給種種不便,如果根據她說的直線判斷下去,好像真的由於兩家金錢多寡帶來不少現實的婚姻問題,可是從她時不時在文字裏露出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卻暗示着恐怕錢不是根本性問題。這種情況要下結論一般要面對面談話,詳問在發生經濟來往時的對話內容,再結合本人談話時的身體語言、微表情纔能有個基本判斷,在問答裏只能根據敘述做一些可能的推測。同時,一封來信幾百字,頂多幾千字,很難函括一個人的成長史、婚姻史的全貌。在信息不完整的情況下給人明確的答覆是不負責任的。

  另一個原因是過於明確的答案會給讀者心理暗示。有的朋友特聽話,別人叫離,一下就聽進去了,就算是心裏有一些留戀,他們會認爲“人家學心理學的都叫離,應該離”,或者過得痛苦萬分還要硬撐着,影響了他們自己做決定。特聽話的這類朋友往往對自己的生活不樂意承擔責任,離或者合,他們會說“是某某的主意叫我離(不離)的”,他們的伴侶恨不能拿大刀片砍了出主意的人。大刀砍不到我,但是這些特聽話的朋友明明最需要在做選擇的能力上自我成長,給出現成的、不負責任的答案會阻礙他們成長。

  比如前幾期有個女生特聽家裏話,家裏粗暴干涉婚戀,她連談兩個男朋友,都有手抖的遺傳病。這要直接告訴她該怎麼辦,就等於是出現了力量對等的兩極家長,變成了兩極家長打架了,她能有什麼成長的收穫呢?導師最愛引一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如教人一個思考的路子,自己學會了怎樣分析問題、得出結論。

  事情的發展千變萬化,給出一個固定的答案不可能跟上現實。有一期一位不想離婚的男性整篇在反省自己在婚姻中的不足之處,當時我感覺挽回的可能性有,但是要花很大的工夫,困難重重。沒想到後來反饋說,老婆家接連遇到父母生病、弟弟出事,他在整個過程用心陪伴,還一個人帶孩子、做飯。老婆先是忙得沒空提離婚,後來慢慢不想這事了。再後來老婆悄悄跟他說,自己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矛盾沒有憑空完全消失,好歹兩個人可以坐下來往好的方向努力了。這個變化事先想不到,能隨便給人下結論嗎?只能引導人去思考,得出自己的結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