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劍勇

  隨着美韓開啓5G商用,預示5G加速向我們走來。5G不只是網速的提升,而是驅動全社會數字化創新,爲各行各業帶來重大變革,在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看來,5G到來,物聯網更大規模部署各垂直領域,前幾年炒得火熱的虛擬現實(VR/AR)也將在5G時代成爲主流,也助推無人駕駛汽車商業落地,同時,蘊含4萬億市場規模的高清視頻也將被打開。

  全球熱熱鬧鬧建設5G,愛立信、諾基亞、華爲與中興通訊四大通信設備廠商藉助5G再次騰飛,愛立信憑藉5G實現了對華爲的反超,拿下全球第一寶座。與此同時,諾基亞憑藉在全球簽訂30份5G商用合同,緊逼華爲,可以看出全球通信巨頭圍繞5G爭奪戰已經打響。

  愛立信坐上全球冠軍寶座

  《日本經濟新聞》援引IHS數據指出,愛立信在2018年全球移動通信設備市場份額領先華爲,讓這家瑞典通信巨頭再次坐上冠軍寶座,華爲屈居第二,其次是諾基亞和中興通訊。此外,在5G市場,儘管華爲在全球簽訂了超過30份商用合同,但令熱意外的是愛立信5G市場份額居第一,已經取代華爲成爲全球通信龍頭。

  而近日美韓率先實現5G商用的國家,其中美國Verizon、韓國SK和KT的5G合作伙伴是愛立信,目前全球四大運營商正式提供5G網絡服務當中,愛立信佔三席。

  愛立信多年前就已經爲5G準備,通過遠程軟件就可以安裝用於5G NR,意味着全球超過300萬個5G基站就緒。除此之外,愛立信在全球也簽訂18份5G商用合同,並與全球43多家運營商簽署了5G合作備忘錄。而韓國兩大運營商利用愛立信在推出5G商用服務。

  諾基亞在全球拿下30份5G商用合同

  昔日手機霸主的諾基亞,在全球5G市場率先實現了突破,5G時代讓這家芬蘭電信設備供應商再次騰飛,截至3月28日,在全球簽訂了30份5G商用合同,從合同數量來看僅次於華爲。諾基亞首席執行官Rajeev Suri表示,這一成就對諾基亞來說是自豪時刻。

  諾基亞依託貝爾實驗室正在引領全球端到端5G網絡,其5G市場覆蓋歐美及亞洲國家,依據IHS Markit報告顯示,5G通信設備的預估出貨量市佔率方面,愛立信居首,其次三星電子和諾基亞,而華爲憑藉領先的5G技術只能屈居第四令人惋惜。

  昔日通信霸主諾基亞借勢5G和物聯網逆襲,特別在全球簽訂衆多5G商業合同,標誌着諾基亞多年前轉型之路進入了新的發展時代。

  華爲屈居第四

  華爲2018年營收規模突破7000億,從營收規模來看依舊是全球通信老大,不過,來自運營商業務則出現下滑局面,2018年華爲運營商業務規模爲2940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1.3%。在逐鹿全球5G市場,儘管拿下了超過30份5G商用合同,並助力韓國成爲全球首個5G商用國家,但5G市場份額被愛立信、三星電子和諾基亞超越。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KT、SK Telecom與LG U+三大運營商的5G基站規模來看,因LG U+採用華爲設備,使得他在韓國5G市場競爭當中領先,截至3月部署了1.5萬個5G基站,部署速度和規模均領先韓國其他競爭者。

  中興通訊藉助5G能否破浪乘風?

  2018年,中興通訊虧損逾70億。雖然去年受到重創後,但今年經營盈利能力正在恢復,預計今年第一季度淨利潤在8億至12億元,而去年同期則虧損54億。在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看來,中興通訊能否破浪乘風最大機遇在5G與物聯網,在展望2019年,中興通訊也提到5G產業持續推進,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可以說,在全球通信市場,中興通訊技術創新和專利等實力不可小覷,5G戰略佈局專利超過3000件,累計獲得了7.3萬件專利。

  截至2018年末,中興通訊與與全球30家運營商開展5G合作。此外,圍繞5G產業主航道上,繼續加大5G投資,研發資金投入高達109.億元,且將非公開發行A股,以此募集130億元資金面向5G技術研究和補充流動資金。其研發團隊規模有2.6萬人,研發人員佔比38%。儘管在5G市場做足了功課,但5G能否撐起中興通訊未來還需要市場驗證。

  最後

  移動通信以驚人的速度迅猛發展,全球各國運營商加入5G建設大潮,推動信息科技進入5G時代,物聯網、智慧城市、車聯網、虛擬現實等應用場景將會在5G部署後得到普及,在5G到來之前,誰將捕捉到機遇,誰就能搶佔先機並帶來財富。而全球四大通信巨頭逐鹿5G市場,筆者期待華爲和中興能在全球掌握更多話語權,拭目以待!

  作者系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2017和2018年度網易最佳簽約作者,致力於深度解讀物聯網經濟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基於對未來物聯網洞察和對趨勢判斷,觀點和研究策略被衆多權威媒體和知名企業引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