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幾篇文章,大概都是「文在寅

的復仇」之類的。

前幾天,本來是韓國男星勝利的醜聞刷屏,但刷著刷著主角變成了十年前自殺的女星張紫妍,再刷就變成總統文在寅了。

當然,今天談文在寅的調子早有專家向我介紹過了。雖然並不意外,但再看這些文章,仍心生感慨。

1

韓國總統沒一個有好下場的,不是死於非命,就是身陷囹圄。其中大部分都是罪有應得,而一個人死得冤枉。

平民總統盧武鉉

以清廉為目標,下台後卻因家人私下收受好處被攻擊。他無奈之下,以死明志,跳崖自殺。

文在寅是盧武鉉平生好友,本來無意從政,但為了盧武鉉幾進幾齣青瓦台。盧武鉉死後,他一心操持喪事,復出從政,當選議員,競選總統,直到掀翻朴槿惠

,將李明博送進監獄。

李明博、朴槿惠和他們背後的韓國財閥們逼得盧武鉉在2009年5月23日自殺。所以,文在寅在2017年5月23日把朴槿惠送上審判席,一年後的5月23日又首次審判李明博。

2

拋開政治立場和是非不談,像文在寅這樣的政治人物鳳毛麟角。

士為知己者死;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樣的古風高義,簡直象是我們古書中走出來的人物:程嬰舍親生兒子而撫養趙氏孤兒

,豫讓為報智伯之仇而三次行刺趙襄子,俞伯牙為了鍾子期一死而不再彈琴,羊角哀為救左伯桃的魂魄而自刎。

我原以為,這樣的故事只存在於兩千年的傳說中,就連金庸書中都很少這等平等相交、生死相托的朋友,只有胡一刀與苗人鳳、平四對胡一刀、江南七怪對郭靖等寥寥幾例差相彷彿。

3

政治人物,大多以利益為算計。少數有情懷、有操守的,也基本都是以實現心中理想為首要目標。而文在寅是以盧武鉉的進退為指南。盧武鉉需要他支持,他就出山;盧武鉉死了,他就要為盧復仇,繼續盧的政治目標。

這頗有一些孔明鞠躬盡瘁酬知己的味道。劉備在時,他就全力輔佐;劉備不在了,再艱難曲折,他也要北伐出祁山。

我曾在「臣本布衣」中寫過,這是我們的士之道統。千年以降,這種道統雖然時時微弱,但不絕如縷。

只是沒有想到,在21世紀的今天、在並非神州的異國、在總統這樣的高位上,還能看到這種俠氣與士之道統。

世上的人數以十億計,不可能期望人人有這樣的古風高義。即使如此,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連一例這樣的現實例子都見不到,不免有些失望。就象我們可以堅持自己的內心價值,但如果身邊一個同道中人也沒有,不免感到寂寞。

4

盧武鉉有幸,在生前身後,有文在寅這樣的朋友。

韓國也有幸,在一片齷齪黑暗中,有這樣閃光的人性。

我們有幸,當絕大多數國內媒體還在津津樂道於勝利與張紫妍的花邊新聞時,能看到這樣的文章。

這讓我們相信,雖濁世滔滔,但這世上,畢竟還是有令人心動的情懷在。

一個人有文在寅這樣的朋友,就算死了,在九泉之下,也必是安心的。

今天雖然晚了,也忍不住寫下這些碎碎念。無他,力不能至,心嚮往之。

(微信公號:孔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