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環署提醒市民,市民必須採取有效措施防治蚊患

近日天氣又濕又暖,令本港蚊患日趨嚴重。食環署公布上月的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是5.4%,較3月上升4.3個百分點。上月在57個監察地區中,有54個地區錄得正指數,最高的是將軍澳北,達20.6%,高出20%的警戒水平。各主要口岸的指數是0.8%,較前月0.01%高。

食環署提醒市民及早採取有效措施,防止蚊子滋生。 資料圖片

食環署提醒市民,夏季來臨將有利蚊子迅速滋生,市民必須採取有效措施防治蚊患。發言人說,白紋伊蚊是傳播登革熱的病媒,亦可傳播寨卡病毒。鑑於去年香港錄得29宗本地登革熱個案,而鄰近地區登革熱的活躍程度亦處於高水平,加上本港夏季炎熱多雨,有利蚊子短時間內大量繁殖,因此市民不可鬆懈,須做好防蚊工作。

為於雨季來臨前及早清理可能滋生蚊子的地點,食環署已與相關部門展開全城防蚊及滅蚊行動,包括在民居附近100米範圍內樹木茂盛的地點每星期使用霧化處理方法,殺滅成蚊;每星期進行巡查、清理積水、施放殺蟲劑及清除棄置的水載容器,防止蚊子滋生;以及進行除草工作,消除潛在蚊子棲息地方。食環署指,已於上月展開第二期滅蚊運動,至6月14日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