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生加銀正在發行一款名爲“民生加銀康寧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以下簡稱“民生加銀康寧穩健,代碼006991”)的養老目標基金。這是民生加銀髮行的首隻養老目標基金。

  有別於首批發養老目標基金的公司使勁渾身解數,讓儘可能多的投資者參與其中的做法,說好了盛大發行,但民生加銀康寧穩健於發行期在螞蟻等多個渠道向個人投資者“關門限售”。

  產品官宣材料顯示,民生加銀康寧穩健在民生銀行、建設銀行、各大券商、螞蟻基金、騰安基金等有銷售。但經筆者“實地踩點”,截至4月10日,在該養老目標基金髮行了約10天左右的時間後,螞蟻基金、騰安基金依然限售該基金。民生加銀內部人士迴應稱,這主要是外部平臺的系統對接還沒做好。

  (來源:螞蟻基金銷售平臺)

  然而,更讓人意外的是,民生加銀官網以及直銷中心,都未面向個人投資者銷售養老目標基金。

  “不排除該公司直銷系統沒改造好的可能性。”有國內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對筆者稱,直銷系統改造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IT系統強大的公司前後可能要折騰三個月,還是自己加外包一起在改系統。

  若一如該人士所言,那民生加銀相比同行則是後知後覺者,因爲同行早在半年前都已實現了直銷系統的改造。早在國內第一隻養老目標基金髮行時,因銀行等外部系統升級因素,華夏基金選擇直接在直銷平臺(包括官網)和外部的三方平臺進行銷售。而目前正在發行的另一隻養老目標基金——南方富元穩健養老,無論是官網還是直銷中心,均面向個人投資者銷售。

  民生加銀成立於2008年11月3日,由民生銀行、加拿大皇家銀行和三峽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發起設立,三方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爲63.33%、30%、6.67%。在養老目標基金的官宣材料上,民生加銀更是標榜着自己是雙銀行系基金公司。

  實際上,民生加銀在發行這款養老目標基金時,還有讓筆者更感意外的地方——控股股東民生銀行旗下銷售一線的客戶經理居然還沒搞清楚民生加銀正在發行的首隻養老目標基金的狀況。

  上海一向是國內基金行業銷售出量數一數二多的地方。近日,筆者走訪兩家位於上海地區的民生銀行支行時,均未發現偌大的營業部有主動推介民生加銀這款養老基金跡象。而當筆者表示想購買民生加銀康寧穩健時,客戶經理居然自己都不知道有這隻產品。

  3月28日已經開始發售,截至4月8日來自銷售一線的客戶經理都不知悉民生加銀康寧穩健。有客戶經理還反問筆者是從哪裏知道這個基金的。緊接着,這位經理在電腦上查詢後一面茫然的問筆者:“有這隻基金,現在正在發售期,可以買。”

  誠然,養老目標基金若滿足2億和200戶的成立門檻並不難,但這個時代,無論監管還是基金行業,抑或是投資者,都對它寄予厚望。大家更希望它能成爲普惠金融的典範,成爲真正服務於社會養老的金融投資工具。

  正在發行養老目標基金的南方基金近日發表觀點稱,養老目標基金作爲我國養老第三支柱的核心部分,通過多元資產配置策略、嚴格控制回撤、規範投資運作,致力於爲個人養老投資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滿足居民養老資金保值增值的需求。

  然而,民生加銀在多渠道向個人投資者限售養老目標基金的做法,無疑將一些個人客戶擋在了門外,這有悖於公募基金普惠金融以及養老基金服務廣大社會民衆養老需求的要義。

  如果說,有限的渠道將一些個人投資者擋在門外沒有違規的話,那近日筆者又從多個渠道瞭解到,民生加銀康寧穩健的宣傳材料使用了多個《廣告法》和《基金法》明令禁止的字眼。接下來,筆者還將一一對此進行還原。

  1、盛大發行or限售

  一切緣起於民生加銀基金正在發售的養老基金產品。儘管民生加銀基金副總經理於善輝公開表示“打造投資者容易接受的養老產品。”但這隻本該向個人投資者廣開認購渠道的養老基金產品,卻在發行階段玩起了限售,其中連自己的官網和直銷中心都不向個人投資者開放。

  民生加銀基金首頁打開最醒目的第一廣告位就是民生加銀康寧穩健養老目標基金,2019年3月28日至4月24日盛大發行。注意,官宣說了是盛大發行哦,並標註在民生銀行、建設銀行,各大券商及螞蟻基金,騰安基金有售。

  然而,官宣的內容與實際卻有出入,至少發行期截至目前存在較大出入。

  首先,筆者打開微信,進入騰訊理財通的騰安基金界面,根本檢索不出民生加銀康寧穩健。

  大騰訊不賣民生加銀養老目標基金,那另一大流量平臺阿里旗下的螞蟻平臺呢?筆者登錄支付寶試圖購買該基金,卻顯示該基金處於停售狀態。接着,筆者打開螞蟻基金銷售APP,遇到的情況同樣是暫停銷售。

  發行材料明明寫清楚的,在兩大平臺有銷售,實際卻買不到,這又是爲何?民生加銀內部人士稱:“你到下下週看看,到時可能會有。現在買和發行期最後一天買都是一樣的,都是能買到的。”,

  令人意外的事情總是一件接着一件發生。作爲個人投資者的筆者,無法在民生加銀基金官網購買它的養老目標基金。筆者試着登陸購買時,但是頁面的購買或定投鍵均爲灰色無法點擊。而該公司其它基金產品均可正常購買。筆者問客服,能直接來直銷中心購買?對方回答,個人投資者亦不能。

  筆者通過在線途徑及電話聯繫民生加銀客服,對方表示確認無法購買,建議去民生銀行或建設銀行櫃面購買。

  基金業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就已經有7成基金投資者選擇在手機上購買基金。認購一隻本該面向最廣大個人投資者的養老目標基金,民生加銀基金卻讓筆者去銀行排隊買基金,這算玩笑麼?

  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對筆者說,不排除直銷系統沒改造完成的可能性,如果他們IT系統薄弱,改造時間涉及半年到一年也正常,這種系統與公司在這塊直接投入關係很大。

  2、銀行銷售也不懂業務?

  連幾大主流電商渠道都無法認購該產品,那銀行業務就可以嗎?好奇心驅使着筆者,走訪了民生銀行在上海地區的兩家支行。

  然而,更讓筆者意外的事情出現了。3月28日發售的新基金,截至4月8日兩家支行負責接待的客戶經理還未知悉民生加銀康寧穩健這一基金產品。

  在第一家支行時,當筆者表示想購買民生加銀康寧穩健時,一位銀行客戶經理反問筆者是從那裏知道這個基金的。然而,該經理在電腦上查詢後表示,有這隻基金,現在正在發售期,可以買。

  要知道,民生銀行是民生加銀第一大股東,持股比列超過60%;上海地區又是各大基金公司發行產品銷量排名數一數二的地方;而筆者去的兩家支行營業部都是人流量和地段相對較好的。

  從事基金行業報道十幾年的筆者深知,一家基金公司推出新基金時,會有基金渠道部銷售專人進入銀行對大堂客戶經理推介新基金。即便沒有,一旦進入銀行的重點營銷池,銀行業務部會有推介相關產品的地方。然而,筆者在兩個營業網點都沒發現任何推介的蛛絲馬跡。

  民生銀行上海地區支行銷售一線的客戶經理,居然不知道子公司的養老目標在賣,這個情況讓人很詫異。

  3、誰纔是主要認購對象

  來自民生加銀的宣傳材料顯示,對於正在發行的民生加銀康寧穩健,公司高管及全公司員工均已認購,這一方面顯示了公司內部員工對整個投資團隊的信任,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民生加銀“普惠民生,加銀百姓”的理念,與投資者共同進退的態度。”

  儘管民生加銀基金的宣傳基調很普惠金融,但實際卻在多渠道向個人投資者限售。就此筆者諮詢一家正在發行養老目標基金的基金公司旗下的一位業內人士,據其分析稱:“民生加銀是資產規模超千億的大中型基金公司,不應該存在技術或銷售渠道的問題。”

  衆所周知,養老目標基金設計初衷是打造普惠基金產品,賣給個人客戶長期持有以達到服務養老之用。由於各種配套政策尚未全部到位,養老基金短期未有大發展。不過各家基金公司也是“響應號召”,抱着不care短期蠅頭小利的態度,在努力推進養老基金產業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當民生銀行官網、直銷中心、螞蟻、騰安等平臺限售養老產品的時候,作爲個人投資者的該公司高管和員工又是從哪個渠道參與的認購呢?當然,可以是建行,也可以是民生銀行渠道,也可能是另有渠道,但是截至目前不能在限售平臺認購罷了。

  作爲雙銀行系公司的民生加銀,既然它的首隻養老目標基金已經在發行了,那正常大概率還是會成立的。儘管幾大主流平臺限售,但是2億資產規模對於雙銀行系公司來說,顯然不是個事。而有了公司高管和員工的保駕護航,200人戶數的壓力也並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與民生加銀對養老目標基金態度截然不同的是,筆者從上海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處獲悉,該基金公司在清明節前開會決定,首推的養老目標基金不僅僅是一隻用來盈利的基金產品,更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在投資者教育上不惜代價,營銷費用將明顯提升。

  養老是事關億萬大衆的人生大事,而養老目標基金又是其中的配套資源。從管理層到業內都深知,養老目標基金是面向社會大衆的普惠金融的創新產品,但是民生加銀多渠道向個人投資者限售該產品,到底爲哪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