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民音樂素養有提升?會有么?根本作用不大!

首先,這些所謂的音樂競技類的節目,本來就是綜藝節目,在節目組裡就是有各種編導、編劇,各種對白、橋段、以及評審的話語,其實都早已有人在背後擬定好的。所以,對於觀眾來說,這類型的節目就當作是消磨時間的娛樂節目來看看就好。另外,節目都是提前錄影而來,在背後也必定會經過剪接、修音等工序的美化,所以電視播放的節目聽見的,也不代表是歌手的現場唱得有多完美。

而且,本來類型的節目背後就充斥了各種黑幕、內幕、潛規則,不妨參一下考此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演員的誕生》,被淘汰後的袁立所爆出的各種黑幕。不是有人怕輸,就是有些人擔心自己輸不起,所以才會在參與這些節目前,早已跟節目組協議好——「內定我當冠軍才去!」

而且,像《歌手》這類型的節目來看,極為單一的音樂審美,也會極其容易對於電視觀眾造成誤導與審美疲勞。例如,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能飆高音就代表很會唱!舞台表演也好、音樂作品演繹也罷,本來就是非常講求情緒拿捏、情感投放、以及演唱駕馭,但這幾年來在內地的眾多音樂類綜藝節目卻似乎拐入了一個拿「飆高音」說事的盲點。這也是在新一季的《歌手》節目中,來自英國的Jseeie J為何會在前三期節目一直力壓多位華語歌手的關鍵原因。事關,每次登台表演的她,收放自如的聲音展示、以及自然的情感投放,確確實實改寫了很多人對於以往這類型綜藝-節目,所投射出來的「很會唱」的印象。(文/藍蝴蝶)


在我看來,兩個都不看好。黑幕太多太多,就比如一個緊接天王級別在舞台上面對幾個憑里首歌紅的評委而進行評價,加上觀眾的掌聲下,覺得自己說話更有底氣更有理,張學友說過:我已經是歌神天王了,為何還要參加那些音樂秀?我敢說他們點評時他自己都覺的不知道自己說的是什麼鬼,反正說舍觀眾一個勁的鼓掌,因為他們不懂啊,我還是推薦大家去看喜劇表演那些,起碼動口不動手,回笑就行


國民音樂素養按我的理解是樂理知識和演唱技巧,這在《好歌曲》中是通過評委老師就具體歌曲的演唱情況做出點評來實現的,《歌手》中沒有知識的普及,只有現場的表演,對於非專業音樂人士看的就是娛樂


親,這兩個硬要比的話,毫無疑問是《我是歌手》,能上歌手的人,至少唱現場,真唱比好歌的厲害多了,歌手上去的本來就是歌手,好歌就未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