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的小雨點並不被外界所熟知。

11月14日,重慶小雨點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雨點小貸」),對外宣布,獲得以李家誠為代表的香港李兆基家族5000萬美元增資。至此,小雨點的註冊資本將由2.5億美元增至3億美元。一位行業人士向消金界表示,重慶小貸公司融資餘額不得超過資本凈額的230%,3億美元的註冊資本最多也就7億多美元的放款量。消金界注意到,這已經是小雨點今年進行的第二次註冊資本金變更,2018年5月,小雨點的註冊資本金由2億美金增加到2.5億美金。而僅在2017年一年,小雨點就曾三次增加註冊資本金至2億美金。消金界了解到,今年9月3日,重慶市相關領導到香港推介宣傳重慶的投資環境。正是在這次推介會上,小雨點與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達成了這次新增註冊資本5000萬美元的協議。而據裁判文書網,小雨點小貸因為綜合費率、砍頭息等方面吃了不少官司,重慶方面近期又加大了小貸公司的利率管理。如此一家公司,該怎麼面對新的監管要求呢?

低調的小貸公司

低調的小雨點並不被外界所熟知。消金界查詢發現,小雨點是一家港資企業,由一家名為「數網金融有限公司」的香港企業100%控股,2016年06月獲批全國性網路小額貸款公司,可以利用自有資金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貸款業務。小雨點小貸的核心業務是「小雨點」現金貸,18周歲的中國大陸公民,月收入1500元以上就可以申請,額度在1000到60000元之間。據官方信息,小雨點已服務60萬人次,累計放款約40億元。除了在線現金貸業務,小雨點小貸還有針對小微企業的供應鏈金融產品,目前有訂單貸和應收賬款融資。消金界了解到,這兩款產品目前採用白名單制度,白名單由服務過的核心企業提供,是為核心企業提供上下游的小微企業,目前可以全線上申請並放款。小雨點小貸為自己的定位是「科技型小貸公司」,目前技術人員佔比為68%,核心產品為人工智慧模型部署管理平台「小雨鹿」與智能客服機器人「小雨嘀」。但是消金界注意到,在多起涉及小雨點小貸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根據小雨點小貸與借款人簽訂的借款合同,約定的貸款年利率為24%,但還要向借款人收取貸款手續費,手續費為最終貸款金額的6.735%,該費用將直接在借款人的貸款賬戶中扣除。這就是所謂的砍頭息。近期有媒體報道,重慶市金融辦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小額貸款公司貸款利率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

在這份徵求意見稿中,重慶金融辦將小貸公司綜合費率上限定為24%,並且為罰息和違約金均設定上限,規定不能收砍頭息、不能收取貸款風險保證金、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主體收取貸款合同之外的任何費用、禁止發放名義利率低、實際利率高的貸款。

算下來,小雨點小貸的綜合費率已經超過24%。而且如果借款人出現逾期,每日罰息還要再加上本金數額的0.1%。在另一起小雨點小貸與張某的一起民間借貸糾紛中,貸款合同約定的貸款年利率,甚至達到了30%,但是最終法院的判決僅僅支持了24%的貸款年利率。

重慶:小貸行業風向標在企業發的通稿中,小雨點小貸介紹是「重慶金融辦指導企業」和「全國小微金融機構聯席會員」。有前述判決案例,它究竟是憑什麼成為「指導企業」的呢?更何況,重慶在小貸方面的監管正在收緊。在央行公布的《2018年三季度小額貸款公司統計數據報告》中,重慶市的小額貸款公司雖然只有274家,在數量上僅排全國16名,但是在貸款餘額上,卻以1614.77億元高居榜首,佔了全國貸款餘額的16.61%。

翻看重慶地區的小貸公司,包括了螞蟻商誠小貸、螞蟻小微小貸、京東同盈小貸、百度小貸、小米小貸、眾安小貸、蘇寧小貸、海爾小貸等等。

說重慶為全國的「小貸重鎮」也不為過。因此,重慶市對小額貸款公司的政策自然會引發市場的關注。值得關注的是,小貸公司近期的盈利情況並不樂觀。數據顯示,新三板基本正常經營的36家小貸公司,2018年上半年共實現營業收入59076.73萬元,同比下降12.40%;實現凈利潤19896.98萬元,同比下降48.54%。近期曝光的《徵求意見稿》,在利率上限做出嚴格規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如果落地,勢必會影響重慶地區小貸公司的盈利水平,如果各地跟進,全國小貸以及網路小貸行業洗牌在所難免。不過,透過小雨點此次融資事件,可以窺探出重慶監管層在引進資金時對小貸公司採取的態度。出於規範的考量,重慶市對於小貸行業擬定了嚴苛規定,而從保持或增強重慶地區小貸行業在全國的競爭力而言,該《徵求意見稿》是否會落地執行還存在變數。與消金同行交流,與文章作者對話,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消金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