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清秋:是《金粉世家》里的人物,她是一個獨立,認真和堅強的女子,她從來不會為金錢,權利所打動.即使他做了那麼多的事情,金燕西為了打動這個最愛的女子,他將百合花插滿冷家小院的葡萄藤。結果,冷清秋出去,她看見了滿院的百合花,難忘她在那株百合側畔頷首的美麗,更難忘在那一剎那,燕西突然出現時候,兩人眼神接觸的情景。

即使後來,他犯了錯,她也並未真正地放棄他。在他當著全校學生的面向清秋認錯,放下巨幅條幅,大寫著"I LOVE YOU"的時候,她已經知道了自己的選擇。她雖然很冷靜,可是這份炙烈的感情已經將她灼傷。她對愛情是堅定執著的,為了愛情,她寧願賭上這一次。她相信了他的真誠,她對自己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嚮往和熱愛。她在和他一起躺在葵花叢的時候,閉上了眼睛,她聞著花的甜蜜,幻想著、憧憬著……

可是也是轉瞬即逝的.很快他又恢復了夜夜笙歌,盡情享樂的日子.他記得金燕西坐在有百合花桌前,八妹對他說,如果是這樣,為什麼還要追求,讓花瓣凋謝.他回答說:"我從來沒有改變過,而是周圍的環境變了。我曾經試圖去適應環境,去適應她。可有太多的事兒我不明白,所以我失敗了。就像葡萄藤上的百合花總有一天會凋謝的。"是的,在他心中,那株百合已經凋謝了! 所以,當金燕西將百合花瓶打碎的那一瞬間,清秋那含有淚珠的眼睛只能無助的望著他.

當戒指從手中滑落的一瞬間,也預示了這段感情的危機.向日葵總是向著陽光,才能生得長金燦燦的 。可是當沒有陽光的時候呢?當家族走向衰敗的時候,他開始選擇了曾經放棄的女人,為了自己仍然可以享受那絢爛的陽光。即使到了這個時候,他仍然堅持:「我從來沒有愛過除清秋以外的其她女人,從來沒有。」他以愛的名義,摧毀了他們之間的一切。其實從始至終,他最愛的始終還是他自己。


她像一潭湖水,沉默,內斂,冷冷地看著來來往往的過客,看著浮浮沉沉的人生。正如她的名字,冷清秋,名姓來自李清照的詞,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倒真應了一份凄涼的光景。

那年夏天,晨光微熹,馬上的驚鴻一面,她便註定了要與他糾纏,怨恨,一輩子。

他是深愛她的。一個總理的公子,拋下金碧輝煌的總理府第,拋下他驚艷絕絕的白家小姐,搬到破敗的落花衚衕,拆一堵牆,日日夜夜地坐著,只為了看她在燈下讀書的倩影。

他的愛如同向日葵般耀眼奪目。她愛詩,他便辦了詩社,當初的她並未感動,不過當他是個紈絝的公子哥兒。只待他熱忱一過,她繼續上她的高中,考她的大學,她是落花衚衕一朵清雅淡然的百合,而不是金府琉璃玉瓶中盛放的玫瑰。

你走了,走的很遠,我在秋的身後,珍重地拾起一掌半紅的楓葉,把它貼在夕陽照到的牆上,並排掛著的,是你的小影,微笑在林間。

他讀他為她寫的詩詞,她站在朱門後,靠著斑駁的青磚牆,靜靜地聽。她心中明白,那日揚鞭花間柳下,他看到的不是馬嘶芳草,鶯啼綠翠,而是一朵百合,一朵他從小到大從未見過的百合,柔媚清婉,而不是白秀珠邱惜珍那樣扎眼艷麗的帶刺玫瑰。

她沒有動心。她不去看金燕西用金錢堆砌起來的愛情,她想找一個懂她的人,廝守一生。

歐陽像是一朵濯濯的蓮,不動聲色地綻放在她的生命里。仁德女中里,他一襲長衫,站在廊中,對她微笑,吟誦蒹葭,比那人少了一絲熱烈,卻多了十分的風華與清雅。

少女的心開始悸動。她無數次對自己說,歐陽老師便是自己要找的人,那個金燕西,不過是人生中的匆匆過客,等時光流逝過去,他倦了,便也淡了。

她不想淪陷,卻也由不得她所願。

金燕西日漸消沉。他望著歐陽,這大抵是他平生除了讀書以外更加不順暢的一件事兒。北地春遲,榆楊晚葉,他站在落花衚衕檐下,聽著泠泠細雨,凄然吟誦一首詩歌。

而今聽雨屋檐下,秋葉亦凋零,悲歡離合總無情,伊人何在?總在寒冷清秋。

她撐著傘,站在院中,冷冷望著那失魂落魄的富家少爺,貌似寒冰徹骨,聲音卻帶著哭意,她顫聲道,「我們沒有可能,就像是院子里的葡萄藤上永遠不可能長出百合花一樣!」

金燕西愕然,他望著她點墨般的雙眸,呆愣片刻後毅然轉身離去。她跪在雨中,也不知自己為何要哭的這般凄慘。

松枝竹葉,沐然新雨後,空中似有淡淡花香,她淡然推門而出,卻對著眼前白雪一般的天地怔了一怔。

葡萄藤上開滿了純白的百合,皚皚勝雪,花香四溢。這方小小的天地中,如夢似幻,亦假亦真,她望著那人一身服帖的米色西裝站在葡萄藤長廊的另一頭,朝她伸出雙臂,淺笑著,眸子映著她掛著清淚的秀麗面龐。

她拼盡全力讓自己不要淪陷,卻止不住的奔上前去,抱緊了那朵向日葵。她流淚了,那一刻,哪怕是被太陽灼燒成灰燼,她也情願。

金燕西說,只要有愛,一切都會改變的,她說她相信。

她決定賭一把,她向歐陽坦白,他垂首嘆氣,祝她幸福。

向日葵花海中,他們憧憬著未來,憧憬著嫁到金家,憧憬著一起出國留學,憧憬著在一起看年華老去,流年似水。

或許在金燕西給她寫那首分手詩的時候,又或許在那枚流光溢彩的鑽戒砰然掉落的時候,她便已經被預示著賭輸了。

新婚,她著一襲繡花紅衫,坐在堂皇富麗的金府中,望著那一個個粉雕玉琢,華服艷飾的年輕男女,望著金燕西熟悉得交際與人脈,突然明白了金燕西給她寫得那句話,燕嘗瞻清范,倍切心儀,今夕何夕,毋能申祝?

她驀然嘆息,卻又安慰自己,那人是愛她的,要跟她過一輩子的。

成婚了,北燕也該南遷,金燕西著實是安分了不少日子,可他在花花世界中長大,又怎能不沾染塵俗?

她很冷靜地扮演著一個七少奶奶的形象,讀詩書,敬父母,替他生兒育女,似乎正逐漸遠離著她所憧憬的大學,她所構建的人生。伏在金燕西身上,瓠犀微露,美目流盼,巧笑嫣然,輕聲道,「總要熱鬧一些,不能讓別人說我姓冷,性子也冷。」

一朵百合,再潔白,再高貴,放在玫瑰叢中久了,也會染上一抹艷色。

她從一個女高中生變成了金府七少奶奶,他卻仍是那個流連百花叢中的金家七少爺,他只對他追不到手的感興趣。

他與那個深愛他也恨著他的白秀珠糾纏不清,他也與邱惜珍情意綿綿,夜夜笙歌。

卧房中,她拖著產後的身子,冷聲質問他。金燕西卻摔碎百合花瓶,拽她到鏡前,青著臉色,對她冷聲說道,你全身上下的東西,都是金家給你的,你憑什麼管我。

她怔怔的望著鏡中憔悴的自己和滿地殘敗的百合花瓣,一剎那,頓悟了,看清了她為自己編好的牢籠,淪陷的人不是金燕西,而是她自己。

她帶著不到一歲的金澤彤,心如死灰地搬入閣樓,脫去華美旗袍,剪短了長發,換上曾經的布衣青衫,繼續寫著那些凄清文字。

金燕西沒有出現,他也開始明白,富家子弟終究還是更配嬌艷的玫瑰,就如同他對八妹所說,葡萄藤上的百合花再美,終歸是會謝的。

清秋是他最愛的女人,卻還是勝不過他愛自己。

狂風乍起,吹倒燭台,燃盡了這座小小的屋子,她抱著孩子,不知所措的站著,看那些詩詞歌賦和她過去的愛情被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燒成灰燼。

她是怨恨的,怨恨金燕西,更怨恨她自己。

為了孩子,她逃回落花衚衕,凄惶度日。

不久過後,金銓病死,一代豪門金粉世家,就此隕落,破碎,消失不見。

1924年秋,她抱著孩子,一襲乾乾淨淨的翠色旗袍,踏上南去的火車,伴隨著滾滾絕塵的車輪,帶著一身傷疤和滿心苦恨,渺小如一粒塵埃,消失在世間。

她不知道,擦身而過的北去火車中,坐著一個金燕西,一個輕吻著他們結婚戒指的金燕西,一個在無盡紅塵中,永世不再相遇的金燕西。

就如同當初他曾吟誦的那句,伊人何在?總在寒冷清秋。


第一感覺 比較高冷 和她名字一樣 很知書達理的一個女孩子 但是其實個性中帶一點點自卑 但是自尊心特彆強 這樣的性格是很不適合在金家生存的 畢竟那種家族有很多自己的規矩 比如不管怎麼樣 女眷不能出去工作 因為丟人 會讓外人覺得金家養不起人了 女的都出去工作 但是她不一樣 因為習慣了自食其力 不希望成為寄生蟲 因為出生貧寒 帶點自卑心理很正常 特別是嫁進了這樣的豪門 努力的去習慣 去和大家相處 但是發現真的太不一樣了 人生觀價值觀差別不是一點點 特別是金燕西 一個紈絝子弟 讓她不能接受 後面婚姻一步步走到了盡頭 說白了 還是不門當戶對 差別太大


電視劇遠比原著美化了這段感情,

起初,就是金燕西沒見過這種清淡打扮的女孩子,被她的淡雅素凈所吸引,於是費勁去追。包括租賃房子,各種糖衣炮彈。

接著,冷清秋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矜持,面對一個高富帥的狂追,她一家都失了分寸。不說她舅舅,就連她媽媽也早打算把她嫁進金家。完全都沒有考慮到家庭的差異。

接著,金燕西在故意帶她外出時,故意進不了城,倆人就珠胎暗結。在這種情況下,有逼婚之意。金燕西趕緊操作。此時,他還跟中意她。

在提起結婚時,感覺金母並不看上,而金父一句「福薄」更是點出來她的悲慘命運。其他的幾個妯娌明裡暗裡都看不起她。

婚後,唯一的甜蜜就是過了個生日,還是大家想起,金燕西早已開始玩樂。

再後來,金老爺子突然離世。一家子倒了頂樑柱,這時,金燕西紈絝子弟的惡行越發明顯,她也生了個「不嫌多的孫子」,未婚先孕更落了口實。金燕西明顯始亂終棄,她萬般無奈下固樓自封,此時金燕西還對她盡情嘲諷。她心冷加失望,終於於亂火中逃逸。後來,金燕西更是讓人心寒,巴不得她趕緊死掉。

對於這種愛情,完全就是大家的想像,金燕西並不愛她,他本身就是紈絝子弟,玩樂就是他本質,只不過正好引逗了她而已。電視劇再美化,也擺脫不了冷清秋悲劇命運


是電光火石的相愛,不是天長地久的相守,活在兩個世界裡的人,本不該相遇,遇到了,兩個人都萬劫不復,尤其是美麗的貧家女孩,終究敵不過富貴的浸淫,成為鎏金的器具,歲月長久,露出斑駁的銹跡。

而原本清冷乾淨的底色,也無處可尋了,這不過是美麗貧家女孩的一種宿命而已——無法逃遁終又無處安放,最後是粉身碎骨!


最近正在重溫《金粉世家》,時過境遷,每個時期看感受都有所不同。

燕西是一個浪漫多情的人,清秋是一個現實悲觀的人,從他們相處的對話中無時無刻不感受到這一點。

燕西屬於「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清秋卻總是憂心忡忡,為未來擔憂。

燕西瀟洒豁達,熱情奔放,清秋溫柔賢淑,內斂多愁。

燕西喜歡熱鬧,善於交際,清秋喜歡安靜,特立獨行。

清秋是一個有夢想的人,讀碩士,讀博士,可身處那樣的大家庭,連行動都不自由,又何談實現夢想。兩個人因為愛走到一起,可辜負的是另一個人的深情,這份辜負早已埋下伏筆,最後被它所傷。似乎一切有因有果,誰都逃不過命運的安排。

個人的命運隨同家族的敗落一起淹沒在了滾滾潮流中。


她最初是拒絕這個公子哥的追求的,但是少女情懷總是詩,何況追求她的是個當時來看典型的高富帥。要說她沒有得到好處怎麼可能呢。至少她在嫁過去以後也是過過榮華富貴的日子的。只能說她真的降不住這個世家公子哥。

但是她是堅強的,又是偉大的,為了孩子她也在隱忍,她懂得做好自己,沒有像怨婦一樣大吵大鬧,更沒有放棄自己,女人當自強,為母則剛,最後她帶著孩子走了,獨自求生活,在那樣的社會環境里是非常不容易的。

男主典型的富家子,廢物點心,渣男。完全不懂為啥兩個女人都愛他。他能力在哪?現實里不乏這樣的男人,只能說得到和失去都要靠自己努力吧。


人如其名,高冷、清秀、安靜。長相清秀有餘,透著一股高冷味兒,但這種高冷或許只針對那個風流貴公子金燕西。面對金燕西的瘋狂追求,她鎮靜,沒有被他的外表和家事兒而傾倒,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和金燕西的差距,便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但是,在了解到金燕西的真心以及身邊人的勸說後,她動心了。俗話說的好,哪有少女不懷春,她動心了,不在高冷了,不在冷靜了,這也註定了她的悲劇命運。不管最後結局如何,她留給觀眾和金燕西的最深印象,依舊是那個梳著雙馬尾的清秀少女。


我讀過原著,雖然冷清秋是個十分優雅,自尊,穩重,聰慧的女孩,可是她也有女子的弱點——愛慕虛榮,家境貧寒卻嚮往富貴榮華,這就註定了悲劇的結局。她是知書達禮,渴望自由,追求幸福的新女性,可是她也不免帶有舊思想的烙印,才貌雙全當然要釣得金龜婿。當她終於嫁進金府,暗暗得意,也是其中的主人翁了!她對男子抱有幻想,輕易委身,以為自由戀愛總會勝過包辦婚姻,但是她太天真,那個時代的男人,是不會珍惜婚前懷孕的妻子,娶進門無非是要肚子里的孩子。不是門當戶對的婚姻,自然是十分脆弱,何況金燕西是個花花公子。當然她在經歷變故後,痛定思痛,含辛茹苦,布衣蔬食,隨遇而安,又是樂觀堅強的。


如果按現在的觀點來說,一個是小家碧玉,一個是高門大戶,很不相配的兩個人。倘若是男方是小戶人家出身,會被稱為鳳凰男,娶個白富美,在世俗眼裡也是走上人生巔峰了。

只不過,這種情形被換成女性遇到高富帥,且時代背景是民國那樣的思潮湧動的年代。所以,也不能完全按今人眼光去評價。

兩個人是相愛過的。愛情就是沒什麼理由,也不講究身份地位,何況,在某些時候,這種愛情更乾脆單純,也更感染彼此。

但是兩個人是不合適的。不管是任何時代,身份地位多少會讓人的思維方式和消費看法不一樣。結交的朋友也不會一樣的。自然,排解無聊的方式也不一樣。

太多的不一樣,在生活中會不斷摩擦。最後愛情就是一個殼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