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叫做「環境受限」,但也並不盡然,得區分具體環境。主要談一下幾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空間、水環境、食物來源

1.空間。魚類生存受環境限制,絕大多數魚類在水中穩定遊動,水體空間的最窄處起碼需要大於魚的體長,考慮到俯衝捕食的習性,多數種類甚至無法達到空間最大長度的60%(若為狹長環境則難以超過最窄處長度)。持續遊動可以轉彎的種類可以忽略這些限制因素,比如觀賞魚中的銀龍/雙須骨舌魚,各種鯰形目魚類,以及習慣性靜止還會轉彎的種類,例如常見的河鰻/日本鰻鱺、黃鱔,他們的體長可以養到超過水體長度,但活動會相當困難,且需要可靠的水環境支持。

2.水環境。魚生活中水裡,水中的環境因素至關重要,大規格的魚生活在小環境中,首先水體中的溶氧量就會導致其難以存活(部分鯰形目、日本鰻鱺、黃鱔可以直接呼吸空手,耐受性更強,其他還可以通過輔助設備例如增氧泵保證大魚在小水體勉強存活)。其次物體的排泄物、體表分泌物過多會導致水體中的微生物無法及時處理,最終水質惡化魚只死亡(人工條件下可以用強大的外置式過濾事先,但魚的生存狀態依然不妙)

3.食物來源。小水體難以提供足量食物,使得大魚無法順利成長(指小池塘)。若認為足量投餵食物,則受限於1中提及的空間問題與2中所說的水環境問題。

4.最後,小水體如果利用人為干預克服1/2/3問題,且選擇合適物種並把魚養大了,那麼很大可能是由於空間太小,魚選擇跳缸,game over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