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女俠》當然值得一看!製作精良,蓋爾加朵演技又好,與克里斯佩恩簡直就是天生的一對。

從天堂來到人間,從離群走向文明,從孤島跨進都市,從尊貴的公主變成拯救蒼生的英雄。在戰火紛飛中,女神依舊是女神,俯首蒼穹悲天憫人的情懷貫穿始終,她不似黑寡女那般冷傲,也不像貓女行蹤詭異。一個戰鬥民族的後裔,陽光、溫暖、靚麗,猶如東方的朝霞,用熱度慰藉了被苦難侵蝕的心靈。

黛安娜以不死之身行走於污濁世界,彷彿一座橋樑,連通著過去與未來、悲哀與歡樂、喧囂與寧靜、混亂與有序、墮落與重生。作為人類社會的保護神,亞馬遜人在被創造之初就賦予了畢生的使命:為正義而戰,為人類而戰,熄滅刀光劍影,絕響鼓角箏鳴,化解恩怨情仇。這個使命在被保護者看來是道德至高,是人間大愛,但是對神奇女俠黛安娜而言,只是肩負的職責,是一生心系之所在。

追尋神奇女俠的起源,我們就會發現,她和美國隊長都是在1941年問世,代表了抗擊邪惡的兩大主攻方向。這個漫畫人物的出現,對於女性地位比較低的1940年代,是一個值得肯定的轉變。即使,原作者為了平衡讀者心理,附和社會主流價值觀,讓黛安娜通過半神的面目出現,而不是世俗中的人。

(麗塔海華絲)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對照神奇女俠形象的出現,就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那就是二戰時期女明星對於軍隊的巨大的心理安慰效應。在朝不保夕的戰壕里,年輕的軍人承受著巨大的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壓力,在軍營或者褲兜里張貼或者懷揣一張女星畫像成了最好的減壓利器。據說在二戰時期,麗塔·海華絲是軍隊中最受歡迎的女明星,她的形象甚至出現在了肖申克被囚禁了29年的牢房裡。

相比之下,神奇女俠的安慰劑效應要比麗塔·海華絲強大得多,她不但美麗而且勇敢,能夠與戰士們一起出生入死,能夠在很多人絕望的時候拿起盾牌第一個沖向戰場,能夠以半神之力抵擋敵人的機槍火炮。在影片中,黛安娜以雷霆萬鈞之勢掃除了殘敵,獲救者除了歡喜激動並沒有多少驚訝,他們圍著女俠訴說著感謝,甚至連雀躍歡呼都沒有。很顯然,這些人把神奇女俠當成了悲天憫人的神靈,尊敬中保持著一定距離。

而只有一個人將黛安娜當成了「人」,那就是飛行員史蒂夫。機緣巧合的相識,兩大文明的碰撞,妙趣橫生的對白,二人的對台戲讓影片的節奏有張有弛,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我去拯救今天,你去拯救未來」,史蒂夫的表白斬釘截鐵,讓黛安娜在信念遭受衝擊心灰意冷的那一刻重新注入了力量。讓她能夠重新思考,這群喜歡自相殘殺的人類,到底值不值得去拯救。

神奇女俠剛離開天堂島之時,並不懂什麼是愛。母親的精心呵護,導師的嚴格訓練,都是一種變相的愛,但是這種親情之愛對她而言已經習以為常,反而體會不深。而宙斯賦予的亞馬遜人對抗戰神阿瑞斯拯救人類的使命,對她而言更不是愛,而是沉甸甸的責任。只有史蒂夫讓她懵懂初開,品嘗到了被愛的滋味。

「我愛你!」史蒂夫將懷錶交給愛人轉身赴死那一刻表明了心跡。黛安娜卻目瞪口呆不知所以,手中奔走的秒針瞬間成了最冷酷的心靈殺手。也許就在那一刻,神奇女俠終於頓悟了,人類值得被拯救,因為那種超越種族、超越膚色、能夠歷盡百世千劫而不褪色的愛,具有世上最神奇的力量。

後來,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神奇女俠依舊光彩照人,她融入了文明社會之中,並加入了超級英雄正義聯盟組織,她曾經與美國隊長、鋼鐵俠、蝙蝠俠一起並肩戰鬥,但是脫下戎裝那一刻,她還原成了那名情竇初開的女孩,面對著發黃的老照片,再次重回百年前戰火紛飛的現場,想對那個離她而去的年輕人說一聲:「我愛你!」


在[蝙蝠俠大戰超人]里兩漢子撕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加朵現身,給觀眾來了個驚鴻一瞥。

這一瞥,將人們對神奇女俠等待多年的焦急情緒點燃了,於是DC如願以償在[蝙超]殘局裡扶起又一位萬眾矚目的英雄。

這位女戰士雖然來遲了,但是她做好了萬全準備。

▲來!比比誰的大!

在健身教練那裡獲取了足夠強壯的胳膊和長腿,一副由「酥」練到「韌」的胸脯。

加上一張富有異域風情又兼具帥氣的臉,加朵式的超級英雄勢必成為眾多英雄聯盟里一盤漂亮的「菜」。

再談及這部電影給神奇女俠設置的故事,可以說是由頭到尾平鋪直敘。

一個活如美國普通老百姓的神仙家庭背景,一顆「人類傷我千百遍,我待人類如初戀」的聖母心。

▲英氣十足的加朵

導致這女俠當得有點無聊,影片和加朵本人的美貌與歷煉比起來,還差點意思。

還是太正經惹的禍,你說誰願意看著女神跟教導主任似的,板著面孔跟自己說話。

總體來說,美人值得一賞,影片的製作水準也不低,但故事粗枝大葉,經不起細究。

要說它正統呢,缺了點儀式感,要說它有活力呢,又缺了點年輕人的狂躁。

▲[神奇女俠]的平庸讓不少DC粉略有失望,但至少還有大胸可看

說到底還是假正經惹的禍,你說誰願意看著女神跟教導主任似的,板著面孔跟自己說話。

不過愛她的人還是去吞了這顆毒藥吧,為美人折下你對電影嚴苛的要求,你會發現這部電影還是挺好看的。


《神奇女俠》作為DC的第一部的女性超級英雄電影,讓許多人從去年盼到今年。

美顏美腿的蓋爾·加朵飾演亞馬遜公主黛安娜,淺銅色的皮膚,閃耀著古希臘時期女神健美的身姿,她將一個自帶傻白甜氣質的女神演的清新脫俗、意義非凡,她帶著崇高的理想來到人間,卻被力量渺小的人類上了一課,破除自己的困惑後,成為人類的保護神,和蝙蝠俠、超人一起保衛地球。

一個略顯老套的故事,卻被女導演派蒂·傑金斯玩出花,這部影片的兩極化評價非常嚴重,喜歡的愛到心裡,貶低的說成一文不值。

好吧!無論如何,兩派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蓋爾·加朵的顏值,足以值回這部電影的票價,逆天的大長腿,175的身高,英氣立體的臉龐,可以說是為了這個角色而生。

而蓋爾·加朵還為了這個角色,花了五個月的時間練習了騎馬和武術,並做了大量的健身塑型運動,電影中她完美的身材和乾淨利落的身手告訴我們,這非常值得,簡直是電影的第一吸引力。

小編個人非常喜歡女導演派蒂·傑金斯對《神奇女俠》的處理,她延續了DC的一貫傳統,有著非常嚴肅而認真的影片內涵,試圖在燃爆的劇情和特效下,對人類的本性,超級英雄為什麼會拯救人類,進行思考。

這也正是為什麼DC前幾部電影一直低迷,但是影迷依然期待的原因。

它不光給影迷帶來充滿刺激性的情節和人物,同時也希望找出這些超級英雄為什麼能挺身而出保護人類的原因?不是簡單的口號,而是深層次的探討這些英雄人物本質的陰暗與光明。

習慣了漫威電影節奏的觀眾,大概不是很能適應DC電影,它的人物可能更嚴肅,更接近人心的負面情緒,更試圖展現故事的內涵。

DC的片子,有玩的好的幾部,票房和口碑獲得雙豐收,但最近的幾部基本玩脫了,情節沉悶,不接地氣。而這部《神奇女俠》可以說是一掃前面幾部的頹勢,將故事情節內涵與燃爆的畫面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故事的背景是在一戰時期,給影片帶來了厚重的歷史感,而男主角由克里斯·派恩飾演,英俊的英國紳士,一個非常可愛的男人,很好地填補了女主角略微薄弱的人設,他最後用自己的犧牲,讓天生具有神力,以保護人類為己任的黛安娜公主明白,「重要的不是你值不值得,而是你相信什麼」、「我拯救今天,而你拯救世界。」

這依然是一個英雄的成長故事,但男主角的加入,讓這個英雄故事充滿了感動人心的小粉紅,導演派蒂·傑金斯將幽默的愛情與拯救世界的故事內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最後用男主的犧牲,為女主破除困惑與質疑,成長成為一個成熟的超級英雄,畫面的質感與配樂,一如既往的延續DC一貫的水準,很值得一看。

2017年,中國引進的美國大片,口碑和票房都算不錯,速八更是在中國收穫26億票房,因此《神奇女俠》得以在美國、中國內地同步上映,票房記錄也很不錯,目前上映十多天,小編覺得它的票房還可以更進一步。

很喜歡漫威和DC構建的英雄宇宙觀,可以讓人從平凡而瑣碎的生活中跳出來,感受不下不同世界的洗禮。因此,也希望國內能出現一系列這樣成系統,能獨立成電影的宇宙觀。

中國的英雄電影,目前而言,還處於起步階段,值得一提的,不過是周星馳對《西遊記》這個大體量的IP的解構,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後西遊文化體系,孫悟空,這個中國文學史上最具有叛逆精神的猴子。

個人覺得,如果是想發展一系列英雄電影,其實最好是從成功了的小說作品中找原型,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的網路文學已然成型,有許多成熟的故事可以改編。

小編覺得,現在IP改編最大的問題是,不尊重原作者,許多細微的地方改改,自以為不重要,實際上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導致後面的故事、人設全線崩塌。

而有些作品本身內涵不夠,錯漏的地方就多,改成影視劇,不但沒有將原劇情補充完整,反而改的更加離譜,簡直就是辣眼睛。

所以影視公司還是應該以更嚴謹的態度製作電影,以長期的眼光構築自己的影視世界,如果能完整地完成一個系列的作品,能細緻地構築一個電影宇宙,絕對會成為中國影視公司的翹楚。


在正式上映的前一天,《神奇女俠》就已經靠著200場超前點映與預售,在中國拿下了近400萬的票房了。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華納更是放出豪言:3天之內,本土票房要破億!

或許DC人還遠遠沒有滿足,因為他們想要贏下的不光只有六月,還有漫改電影背後巨大的市場。

2017年國內引進的好萊塢大片不少,可惜不管是志在必得的《銀河護衛隊2》,還是情懷滿滿的《加勒比海盜5》和《速度與激情8》,都叫人覺得「沒好到勁」。

正當所有人都將希望寄托在即將上映的《蜘蛛俠》時,《神奇女俠》就像神奇女俠在《蝙蝠俠大戰超人》里那般神兵天降,成了最大的驚喜。

對,就是那個接連幾部作品撲街、被人戲稱可能難再贏過漫威的DC,拍的那部《神奇女俠》。

是的,真正的戰鬥開始了。

巾幗不讓鬚眉也

對於DC的粉絲們來說,過去的幾年有些「艱難」。

隔壁的漫威一手好牌打得風生水起,各類漫改電影讓他們從危急存亡的邊緣,一躍成為世界影迷熱捧的一家大公司,電影拍一部火一部。

反觀DC,起步慢了一拍不說,居然還將超人和蝙蝠俠兩大席捲全世界、擁有眾多粉絲的大IP玩得一塌糊塗。

2013年前後,DC開始效仿漫威布局自己的電影宇宙(DCEU),並順勢推出了第一部作品《超人:鋼鐵之軀》。

然而這部令DC底氣十足的開篇之作卻並沒有為其創造開門紅,儘管拿下了北美歷史第75的票房,可仍舊沒達到此前的預期。口碑方面更是有些慘淡,甚至有網友宣稱「這部電影砸了DC的招牌」。

可此後推出的《蝙蝠俠大戰超人》、《自殺小隊》更接連挑戰粉絲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斷突破更爛的底線。

《自殺小隊》在首映禮後,爛番茄新鮮度僅為36%,氣得不少死忠粉集體請願要求關閉爛番茄。

俗話說得好,人比人,氣死人。

DC的失落進一步襯託了漫威的成功:《美國隊長3》之後,漫威的13部電影電影全球總票房已經突破了100億美元,且每一部口碑都不差。

因而有人拋出這樣的言論:蝙蝠俠聯手超人都輸得一塌糊塗,那在漫改電影這條道路上,DC已經完敗給漫威了。

那真就這樣結束了嗎?

如果說,漫威是毀滅日那樣強大到蝙蝠俠加上超人都束手無策的敵人的話,那和電影里一樣,這一回神奇女俠拯救了他們。

在所有人都想著,今年的《正義聯盟》將是DC的最後一搏時,率先上映的《神奇女俠》大有巾幗不讓鬚眉之勢,一掃前作給DC宇宙所帶來的陰霾。

北美口碑正式解禁後,《神奇女俠》口碑一路飆升,爛番茄好評率一度高達97%,毫無懸念地創造了DC最佳戰績。

(要知道,《鋼鐵之軀》、《蝙蝠俠大戰超人》和《自殺小隊》爛番茄新鮮度分別為55%、28%和25%。)

《紐約日報》等專業媒體也不吝讚美之詞,紛紛稱「至今為止最棒的DC電影」、「「DC終於發揮出了應有水平,超級英雄電影也可以很有趣」。《TheWrap》則評價:「在近期的超級英雄電影洪流里,《神奇女俠》算是其中為數不多的優秀作品之一」。

除了主流媒體、專業平台,Twitter上的相關話題也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好評不斷。

同樣獲得好評的還有主演蓋爾·加朵。

早在《蝙蝠俠大戰超人》里備受好評的她,如今更是成為了媒體、觀眾關注的焦點。在中國的提前放映活動結束後,甚至有媒體同行發出了這樣的評價——

其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喜人成績的背後,是並不算高的投入。《神奇女俠》比其它DC影片預算都低,比《超人:鋼鐵之軀》少了1億美元,而且是《蝙蝠俠大戰超人》預算的一半,比《自殺小隊》少了5千萬美元。

看來想要拍好一部超級英雄電影,並不是砸錢就可以了的。

引領DC復興的為什麼是她?

2008年,不甘心受製片商們的壓榨的漫威,率先開發了一套全新的宇宙體系——漫威電影宇宙,決心自己開發旗下的超級英雄。

在壓上全部身家拍了搏命之作《鋼鐵俠》並大獲成功後,漫威一路高歌猛進,接連把綠巨人、美國隊長等超級英雄推向了大熒幕,推往了全世界。

反觀DC,當漫威賺得盆滿缽滿時,他們才如夢初醒,慌慌張張地開啟了自己的宇宙計劃。

但DC也並非病急亂投醫,將手裡頭的牌隨意打出,而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之所以選擇超人打頭陣,是因為超人作為知名度最高的超級英雄,自帶宣傳屬性,能更快吸引到觀眾的注意力;第二部選擇蝙蝠俠加超人,則是希望兩大IP齊出動,搞個大新聞的同時也能通過彩蛋為後續作品鋪墊……

可以說,DC已推出的作品每一部都有明確的布局意圖在的。

可智者千慮也必有一失,何況是急於和漫威搶奪市場的DC,雖然他們的如意算盤打得響,可還是有所疏漏。

尤其是《蝙蝠俠大戰超人》與《自殺小隊》,DC太急於推進自己的宇宙進程了,因而一下子放出大量信息,這讓對DC漫畫不了解的觀眾根本無法跟上劇情,同時也讓故事顯得有些倉促。

要知道,漫威可是用了好幾年的鋪墊,才讓觀眾對復聯的超級英雄們產生了濃厚的感情的。

而或許是DC終於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此次的《神奇女俠》有些反其道而行之的感覺。

故事節奏上,相對偏慢,回歸了傳統超級英雄電影的敘事節奏上。觀眾不會還沒看懂上一幕,就立刻調到下一段去。

人物選擇上,神奇女俠也具有兩大優勢:其一這個「新」英雄能給人以新鮮感,而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的「回爐重造」(漫威也是從鋼鐵俠這個熒幕新人入手的);其二女性英雄這種少見的人物形象,給看慣了鐵血豪情的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

而最終要的是,DC這回「沉下了心」,有种放下了一夜趕超漫威的想法,踏踏實實講好了神奇女俠的個人前史,故事、人物的完成度與成熟度都要高過之前幾部。

可見超級英雄也不是無所不能的,要想成功佔領市場,也得先學會怎麼做一個普通人。

「宇宙級」戰爭已經打響

事實上,比起單部電影可能帶來的巨大受益,《神奇女俠》更大的意義在於扭轉了DC在和漫威競爭中的絕對劣勢地位。

在《自殺小隊》撲街後,很多人甚至覺得DC已經難以和漫威繼續抗爭了,觀眾們對今年即將上映的《正義聯盟》的期待值也不是很高。

但沒能想到,《神奇女俠》非但沒有失敗,還一下子提振了市場對於DC的信心與期待。

因為《神奇女俠》的大熱,同樣由她登場的《正義聯盟》的關注度也得到了較大提升。

與此同時,觀眾對於DC漫改電影設定的認可度、設定的接受度也在提升,如果DC能在後續的電影中繼續保持這樣的水準,那麼觀眾期待已久的DC宇宙VS漫威宇宙也就不遠了。

而從觀眾的立場看,除了能看兩大公司掐架,享受這種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快感外,更為重要的,是這樣才能推動我們所喜愛的這一產業的發展。

儘管漫威這些年來佳作不斷,但不得不承認,「套路感」越來越濃了。

《美隊》、《鋼鐵俠》等的成功,讓漫威宇宙在整體風格上需要貼近「明快與卡通向」,這保障了漫威電影的下限,不會出現大的失敗。但這同時也限定了其上限,讓他們的作品很容易被打上了「爆米花電影」的標籤。

相反雖然DC此前戰績不佳,但不管是他們旗下英雄的特點,還是電影的風格,都和漫威截然不同。

嚴肅、黑暗、現實……很適合用來打造一套同漫威截然不同的風格體系。

(當年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也是因為在傳統的超級英雄故事之外,做了很多新的探索。)

這也是為何《TheWrap》會評價《神奇女俠》是近來為數不多的優秀超級英雄作品,因為除了本身的高質量外,它在風格上的創新與突破,也讓看多了漫威的觀眾品嘗到了不一樣的味道。

所以DC這個競爭對手的「復活」,對漫威倒是一種警醒和激勵。

比起漫威的一家獨大,或許這樣的大亂斗,才是影迷們最想看到的。

當然,這也是最能喚起我們對於超級英雄故事的熱情的:彷彿把我們拉回到了小時候,我們都想知道任意一批超級英雄里,誰更厲害。

就讓他們通過大熒幕一較高下吧。

附今後幾年的漫威、DC電影宇宙計劃

(漫威電影宇宙計劃)

(DC電影宇宙計劃)


值得啊,我身邊的朋友看過都說很好,好評如潮,建議你也去看一看


《神奇女俠》或將問鼎女導演單獨執導真人電影票房冠軍。北美觀眾識貨而已,已經過了只看特效的低級趣味和時代。新姨奶,海盜5,變5都太爛了。所以北美觀眾不喜歡是有道理的。女俠國內輸在知名度。支持DC


昨天去看的,講真,如果不是加朵的大長腿我能從開場就睡著,一直打著哈欠,劇情太拖沓了,雖然很喜歡DC的超級英雄們,可這部電影真心一般啊,感覺神奇女俠存在的意義就是DC需要一個比黑寡婦性感、美艷的超級英雄而已,至於劇情什麼的,就不太在意了吧……豆瓣7.4分估計有7分是給加朵的大長腿......


我覺得一般般吧,我和我男朋友一起去看的,當時沒有在一起,不過裡面有個男主和女主牽手的場景,我和他就在那一刻定情了,但是我會因為這個就給好評嗎?不會的,因為我和他頻頻看手機,覺得太拖沓了,有點無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