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自己在家做東坡肉,既簡單,賣相又好

教自己在家做的自製東坡肉,材料非常簡單,不需要添加那些氣味濃郁的香料,只需簡單幾步,自己在家就可以做出東坡肉了,紅得透亮,色如瑪瑙,夾起一塊嘗嘗,軟而不爛,肥而不膩,美味極了,你也學會它,招待客人倍有面子,下面分享下這道菜肴的做法

【家庭版東坡肉】 材料:五花肉1000克、鹽適量、蔥1段、姜1塊、大蒜2瓣、花雕酒250克、生抽醬油2湯匙、紅燒醬油2湯匙、冰糖20克、水澱粉適量 做法:

鍋加入水,冷水下入五花肉焯水,水燒開後,撇去浮沫,煮10分鐘

把五花肉切成4X4厘米的方塊,將肉塊用線繩綁成十字結,扎口朝下,其餘依樣做好

把蔥段,薑片,蒜粒鋪在砂鍋底部,防止煮制時肉皮粘鍋底,將肉塊肉皮朝下,碼在砂鍋內

淋入花雕酒、醬油、加入冰糖,淋入適量水,要沒過肉面,大火燒開,轉小火燜制60分鐘,到時間後,加入鹽調味,將肉塊翻面,繼續用小火燜制30分鐘

到時間後,將肉塊取出,放在盤內,蒸鍋加水燒開,將盤子放入,蒸30分鐘,到時間後,將盤子取出,澆上燜肉的原汁即可

烹飪技巧: 1.將肉塊用線繩扎住,煮時肉塊不會變形 2.燜制時要用小火燜制 3.要想肉塊切的方正整齊,最好還是整塊肉先焯水,再切方塊


喜歡冬至雪夜的文章,別忘了點贊、收藏、轉發呦,也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您的看法,或者分享您的做法, 歡迎關註:冬至雪夜,每天都會發布原創家常美食的做法


說起東坡肉,那大家應該是再熟悉不過的了,這道菜不只是名字響亮,味道那也是獨樹一幟啊。東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異,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豬肉,成品菜都是碼得整整齊齊的麻將塊兒,紅得透亮,色如瑪瑙,夾起一塊嘗嘗,軟而不爛,肥而不膩。

東坡肉的特點:

以薄皮嫩肉用名酒燜制此菜,因此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其獨有的「燜香」是最大的特點。

紅燒肉的特點:

入口即化,是紅燒肉的最大特點,與「東坡肉」的「酥」和「燜香」形成對比。

東坡肉營養價值:

豬肋條肉(五花肉):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肥肉中的腦磷脂與不飽和脂肪酸,是一種重要的健腦補腦物質。 肥肉能強身健體,沒有脂肪食物,人體內必須的維生素A、D等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食品)就無法吸收和利用。

東坡肉

食材準備:

五花肉 350克,啤酒 1瓶,西蘭花 適量,八角 1顆,姜 1小塊,冰糖 3勺,蔥 1段,鹽 少量,醬油 3小勺,香葉 3片,陳皮 4片,水 適量

做法步驟:

(1)將帶有豬皮的五花肉清洗乾淨,把毛清洗乾淨,或者可以在火上烤一下;

(2)用棉線把五花肉綁起來,打結打在反面比較美觀;

(3)綁好的肉放在冷水裡焯兩分鐘 將浮沫 血水倒掉;

(4)切好的蔥姜放入鍋內,墊在肉的下面,倒入一瓶啤酒、冰糖、老抽、和其他所有輔料,小火煮制一個小時;

(5)將肉夾出來放在一個碗里 皮朝上 放上點綴的西蘭花 上鍋蒸半個小時 把鍋中剩餘的湯汁均勻的淋在肉上。


東坡肉是一道甜口的美食菜品,在上海還有杭州地區是深受喜愛的,但是因為東坡肉的名氣大而且味道正,所以現在已經延至全國甚至受到外國人的喜愛。但是正宗的東坡肉做法是有很多道程序的,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超詳細的步驟,如果家裡面能夠做出來的話,絕對超正宗的,建議收藏。

東坡肉,又名紅燒肉、滾肉、東坡燜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區特色傳統名菜。東坡肉在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中都有,且各地做法也有不同,有先煮後燒的,有先煮後蒸的,有直接燜煮收汁的。

東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異,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豬肉,成品菜都是碼得整整齊齊的麻將塊兒,紅得透亮,色如瑪瑙,夾起一塊嘗嘗,軟而不爛,肥而不膩。

東坡肉

食材準備:

豬肉 1000克,棗 6顆,冰糖 80克,姜 4克,生抽 70毫升,老抽 適量,小蔥 50克,花雕酒 80毫升,水 600毫升

做法步驟:

(1)首先選肉要選肉厚,多層次,肉質緊緻的帶皮五花豬肉;

(2)將豬肉切成40mmx40mm的方塊,並用粗棉繩綁成十字結,扎口朝下;

(3)平底鍋內放半碗油,將肉皮朝上,中小火慢慢煎出油脂,取出肉塊備用;

(4)取一大砂鍋,鍋底鋪上一張竹篾(這樣防止肉塊燒焦)

(5)在鍋底墊上香蔥及薑片,將煎好的肉塊平鋪在鍋里;

(6)炒鍋內放入80克冰糖及50克清水,小火燒至冰糖溶化;

(7)鍋內冒煙,冰糖轉為深褐色,放涼後加入清水50ml,重新加熱將糖色煮成褐色糖漿水;

(8)將生抽,老抽,糖漿水,花雕酒50ml加入鍋內;

(9)注入清水600ml,水量至豬肉的2/3位置,加蓋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燜約60分鐘;

(10)約30分鐘時,將豬肉翻轉豬皮朝下繼續燜制。約45分鐘時再翻轉過來,直制水份燜至只剩鍋底位置;

(11)將豬肉擺放在大碗內,倒入剩下的湯汁,放入剪開口的紅棗,再倒入花雕酒30ml;

(12)鍋內燒開水,將肉放上加蓋大火蒸60分鐘就可以了。


東坡肉其實做起來並不難,只是需要花費的時間比較長,五花肉先燉再蒸,油脂充滿紹興黃酒的香氣,每塊都入口即化,好吃的東西花再多時間都是值得!

準備食材:

五花肉600g、小白菜3棵、冰糖1大勺、紹興黃酒3大勺、醬油3大勺

製作步驟:

1、取一個鍋等水燒開,把五花肉切成正方形,放入鍋里汆燙。

2、五花肉取出來用棉繩捆紮好。

3、把捆好的五花肉放到鍋里,放入冰糖、紹興黃酒、醬油,最後加水沒過肉,大火將水煮開轉小火,蓋上鍋蓋燉煮2個小時。

4、燉煮好後,找一個小點的器皿,豬皮朝下把五花肉和滷汁倒入器皿中,放在蒸籠中,小火蒸6個小時。

5、另外一個鍋燒開水,把小白菜燙熟備用。

6、用小白菜墊底擺盤,五花肉放在菜上,滷汁在小鍋中稍微勾芡,淋在五花肉上即可。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美食是東坡肉,東坡肉也叫紅燒肉、滾肉、東坡燜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區特色傳統名菜。都是麻將塊兒的樣子,紅得透亮,色如瑪瑙,夾起一塊嘗嘗,軟而不爛,肥而不膩,是很多人喜歡的美食,在我家的菜譜中也是每個月幾乎都要來一次,米飯的絕佳搭檔。

食材主料:

帶皮五花肉:1000克 花雕黃酒:500克

冰糖:80克 鹽:2小勺 大蔥:80克

生薑:50克 老抽生抽:1:2 500克 生抽:500克

烹飪技巧及製作步驟:

1、五花肉洗乾淨切大塊,用細繩捆紮結實,剪掉多餘的線頭。

2、花雕黃酒、大蔥切段,生薑切片備用。

3、將蔥和薑片墊到砂鍋底部,放入肉塊,倒入醬油、冰糖。

4、按照步驟大火煮開,小火燜到時間就直接可以出鍋了。


做出顏色好的東坡肉,主要在於用醬油上色的過程。

東坡肉屬浙菜菜系,以豬肉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

東坡肉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喜愛。慢火,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東坡肉用豬肉燉制而成,一般是一塊約二寸許的方正形豬肉,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入口肥而不膩,帶有酒香,十分美味。

入口即化,無鹽無水東坡肉的做法步驟

1. 五花肉洗凈用刮毛刀去掉皮上的細毛

2. 切成大小相等塊狀

3. 煮開水放點鹽,豬肉焯一兩分鐘下撈起來用冷水清洗乾淨

4. 備好黃酒,我用的是紹興酒。

5. 姜切片,蔥去葉切長段。

6. 把姜,蔥鋪在砂鍋底上,增香防止粘鍋。

7. 切好的五花肉整齊鋪在姜蔥上面,倒下紹興酒,剛好泡過肉的表面即可,撒上冰糖,生抽、老抽、放少許雞粉。蓋上蓋子大火煮滾後調成最小火煲至湯汁剩下一點,別煮幹了(過程大概1-2小時)看做的分量多少而定。

8. 這時的東坡肉已經讓人流口水了,還有一道工序哦,就是用碗裝起豬肉皮貼碗隔水大火蒸20-30分鐘。出鍋後用碗盛起東坡肉的汁料、用碟子緊貼碗口反過來形狀就這樣了。

9. 汁料淋在上面即可,看!香噴噴的東坡肉呈現在你面前了。教人口水直流口水!

看我做的這個東坡肉的色澤怎麼樣?覺得不錯就點個贊吧!


東坡肉只要掌握好火候,煮出來基本都是色香味俱全,做法也簡單,我把方法分享給你,你可以試試看,詳細做法如下:

說到東坡肉和紅燒肉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會分不清,其實這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紅燒肉用水燜煮至酥爛而東坡肉用的是黃酒,而且東坡肉除了焯水煮的時候是不放一滴水的,那麼這期的美食教程,天健美食坊就來給大家分享這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東坡肉吧,想學的小夥伴趕緊圍觀吧!喜歡美食的小夥伴也記得關注我哦,我每天都會更新不一樣的美食教程噠!

首先準備食材:

五花肉 X 500g

冰糖,薑片,蔥段,八角,桂皮,香葉,生抽,老抽,紹興黃酒 X 各適量 (詳細用量請看內文)

食材準備好之後,我們先來處理食材,起鍋加水,把五花肉冷水下鍋,加入薑片,大火煮沸,水煮沸後,有浮沫撇去浮沫再煮幾分鐘,五花肉煮至8成熟後即可撈起,撈起後表皮如果有豬毛就拔乾淨,沒有就用菜刀稍微刮一下,然後切成麻將塊大小的小塊!

五花肉切好之後,準備一湯鍋,在鍋底墊上一層蔥段,再墊上一層薑片,接著把切好的五花肉,一塊一塊的放到薑片上面!

放好五花肉之後,倒入沒過五花肉的紹興黃酒,再加入3個八角,1小塊桂皮,5片香葉,加入1湯匙的生抽,加入少許老抽(約1茶匙),加入5小塊冰糖,然後蓋上鍋蓋,大火煮開,鍋里的黃酒煮開後,轉成小火慢煮1個半小時!

時間煮得差不多,鍋里的黃酒酒精基本揮發變成所剩不多的湯汁,這時準備一口砂鍋,然後把煮好的東坡肉轉移到砂鍋,有皮面朝上,整齊的擺放好,然後蓋上保鮮膜,起蒸鍋,蒸鍋上汽之後,把裝有東坡肉的砂鍋放入到蒸鍋當中,蓋上鍋蓋再蒸30分鐘!

30分鐘後出鍋,把保鮮膜去掉,淋上鍋蓋煮鍋里剩下的湯汁,再撒上一些蔥花點綴一下,這樣一道色香味俱全,美味可口,好吃下飯的東坡肉就做好了,看起來是不是特別有食慾呢!學會了的小夥伴們喜歡的話就做來試試看吧,保證能夠讓你眼前一亮!

好啦,這期的美食教程【東坡肉】就到這裡!

如果你在閱讀的地方有看不明白的步驟,請在本文下方留言說明,我看到後會馬上回復你噠!如果你有更好的做法也可以留言分享!

感謝你的閱讀,我們下期再見!


材料:

帶皮五花肉1塊約500克 、紹興黃酒400毫升、老抽2湯匙、生薑1塊、大蔥1段、香蔥2根、冰糖50克

作法:

1、鍋內燒一鍋沸水,將豬肉放入煮10分鐘出血沫後撈出放涼,不燙手後將其切成5厘米見方的塊狀。

2、將生薑去皮洗凈後切片、大蔥斜切成片、香蔥切成段後打結。

3、在沙鍋內放入一個小竹架、然後在上面鋪上薑片和蔥片,再把切好的肉塊皮朝下放在蔥薑片上(我家沒有小竹架,所以用鐵架代替,大家因地制宜哈!放置小竹架的目的是不讓肉皮和沙鍋粘黏,大家選用的時候以較低矮的架子為好,最好倒入黃酒後能浸住肉最好)。

4、把冰糖、200毫升黃酒、1湯匙老抽倒入鍋內,最好撒入少許蔥結;蓋上鍋蓋,用桃花紙或錫紙封住沙鍋的鍋蓋邊緣,大火煮3分鐘燒開後轉最小火燜約50分鐘(一定是最小最小火喲!)

5、之後,關火打開鍋蓋,把肉翻個面(即肉皮朝上),再倒入剩下的200毫升黃酒和老抽,蓋上蓋、密封邊緣,最小火燜半個小時6、把燜好的肉裝入茶碗(別的可蓋蓋子的陶器亦可),把沙鍋內剩餘的湯汁一併倒入盛肉的茶碗內,蓋上蓋子隔水用大火再蒸30分鐘即可,盛盤前可撒上少許蔥結做裝飾。

貼心建議:

1、選用的小竹架或竹箅子一定以低矮、使酒能浸住肉為好,如果浸不到的話酒燒乾了肉也不會有味道喲。

2、用黃酒代替水燒肉,可去除腥味並且能使肉質酥軟。

3、桃花紙桃花紙是明清時期始作於浙江開化地區的一種書印紙,它比普通毛筆書畫紙潔白,有韌性、半透明,可用於拓碑、印刷、書畫;過去民間常用於糊窗戶。日本至今還在裱糊和式房屋的窗戶,也用來密封做東坡肉的瓦罐。

4、蘇東坡被貶到黃州時,常常親自燒菜與友人品味,蘇東坡的烹調,以紅燒肉最為拿手。他曾作詩介紹他的烹調經驗是:「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不過,燒制出被人們用他的名字命名的「東坡肉」,據傳那還是他第二次回杭州作地方官時發生的一件趣事。 那時西湖已被葑草湮沒了大半。他上任後,發動數萬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來的泥堆築了長堤,並建橋以暢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現,又可蓄水灌田。這條堆築的長堤,改善了環境,既為群眾帶來水利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後來形成了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的「蘇堤春曉」。


金秋十月,東坡肉這道菜要多吃,肥而不膩,滋陰補血,入口即化!

那麼這道菜如何做呢?

1.準備一塊豬肉

2.加熱平底鍋,把豬皮的毛燒去

3.把豬肉放入鍋中煮5min左右,撈出後切塊

4.準備蔥姜蒜,放入鍋中。再把線捆綁好的豬肉放入鍋中

5.倒入醬油,料酒,紅糖水,倒入適量清水淹沒豬肉

6.小伙燉一個小時即可。一點也不肥膩,營養又美容,滋陰補血,入口即化!

金秋十月,東坡肉要多吃,肥而不膩,滋陰補血,入口即化!一點也不肥膩,營養又美容!

歡迎關注【美食科學家】


東坡肉

東坡肉屬浙菜菜系,以豬肉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一盤色香味俱全的東坡肉不僅要注重味道,燒出漂亮的顏色也非常重要。

一.材料

五花肉、干豆角、鹽、糖、桂皮、八角

二.做法

1. 準備好五花肉

2. 干豆角二兩,在燉制東坡肉的時候放於鍋底防止粘鍋;

3. 五花肉用鹽水煮成7成熟,用於定形;

4. 關鍵點來了,東坡名肉的顏色,要靠糖色,這是個技術活,鍋里放油後小火將白糖或冰糖炒至深色,同時加入八角桂皮調味;用糖上色的肉是黑里透紅非常漂亮,而醬油上色的肉是黑而不透紅,傳統的東坡肉是有糖來上色;

5. 將花肉放進鍋里,充分給肉上色,特別是皮;

6. 加入開水,注意要加入開水,放入適量鹽,小火燉2個小時至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

7.這樣就完成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