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go  

一個被迫在巴黎車站隱居的小男孩雨果,因為想要修理好驟逝的父親從博物館裡拿回家的破爛機器,總是抓準玩具店老伯打盹的時機,去偷拿幾個可能用得著的零件,而就在一切如常的這天下午,當場被老伯逮個正著,不僅失去了到手的零件,也失去了父親留給他的那本重要的筆記本。

為了拿回那重要的筆記本,雨果開始死纏爛打地追著老伯,老伯收養的女孩伊莎貝爾因為好奇和期待冒險的心,自告奮勇地幫助雨果,隨著兩個小孩的抽絲剝繭,這才發現,原來,這個看起來古怪而難以親近的老伯,竟然是個名聲響噹噹的奇幻電影大師……

『雨果的冒險』講述的是一個以孩童角度觀看電影史的故事,從1895年盧米埃兄弟在巴黎公開播映的『火車進站』開始,百年來,電影工業不論是在軟體和硬體上就像是高速列車一般進展神速,『看電影』這件事,也從原本的感官刺激,變成了「娛樂」、「學習」、「情緒紓解」、「打發時間」,甚至成為一門必須花時間花腦力研究的「藝術」。

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入圍名單中,有兩部是以青少年文學改編,一是以『辛德勒的名單』拿下奧斯卡導演獎的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所執導的『戰馬』;另一部就是以黑幫電影聞世的義裔美籍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執導的『雨果的冒險』。而有趣的是,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入圍名單中,亦有兩部著眼於『電影史』的電影,一是法籍導演米歇爾哈札納維西斯執導,向好萊塢默片時代致敬的『大藝術家』;另一部則是向法國奇幻電影鼻祖喬治.梅里耶致敬的『雨果的冒險』。前者拿下了奧斯卡五大獎項,包含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應該頒給喬治克隆尼吧?????);而『雨果的冒險』,則是拿下了五座技術類獎項(含最佳攝影)。

也許因為改編藍本的緣故,『雨果的冒險』在故事上非常淺顯直白,甚至可以說是毫無驚喜可言,但也許導演本身就不打算讓觀眾有多大的驚喜,他只是以自己的方式訴說對於老影人的崇拜和尊敬,電影中大量還原了喬治.梅里耶的作品,《月球旅行記》、《奇幻航程》等等等等現在看起來相當荒謬而逗趣的珍貴影片,穿插在電影之中,增添了一些訪古的樂趣和『原來以前電影是這樣拍的呀』的恍然大悟。

但若大筆一揮,定義『雨果的冒險』是一部向梅里耶致敬的電影,又太輕忽了馬丁.史柯西斯的功力,電影主場景設定在人馬雜沓的巴黎火車站,光鮮的車站內部,串連著27座大鐘的密道裡,隱藏著巧妙連結和運轉的齒輪,在場景的設計上,與歌舞劇悲慘世界幾乎如出一轍;而雨果和伊莎貝爾的相知、扶持,也有幾分悲慘世界的輪廓(按:『悲慘世界』為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之作品,曾改編為百老匯歌舞劇、電影),甚至,在小雨果帶著伊莎貝爾透過鐘面玻璃俯瞰巴黎鐵塔的那場戲中,鏡位的呈現也與『鐘樓怪人』有些神似。(按: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之作品,原名為『巴黎聖母院』,後改編為歌舞劇及電影『鐘樓怪人』。)

這也許是『雨果』這個名字給予馬丁.史柯西斯的聯想,而這樣的聯想,也使這部電影在主角的深度上不至於太過薄弱,但卻無法掩飾男孩演員演技生硬的致命缺點,儘管阿薩巴特菲爾德長相俊秀,又萌又可愛,只能說鏡頭是殘酷的,不會演戲就是不會演戲啊……(謎之音:小哈利波特也不會演戲啊……)

排除小演員不自然不生動的演技和稍嫌薄弱的劇情,『雨果的冒險』還是展現了馬丁.史柯西斯極佳的場面調度能力,片中『古與今』的畫面對比巧妙而有趣:小倆口偷跑進電影院裡看著有趣默片,逃命的主角緊抓著大鐘分針的驚險場面,對應著雨果為了躲避嚴苛的督察和兇惡的狗,爬出大鐘、小心翼翼地抓著分針;盧米埃兄弟的『火車進站』畫面,對應著雨果為了撿鑰匙而跳下月台,火車迎面而來的畫面;而電影中的開場鏡頭從旋轉的巨型齒輪交疊至美麗的巴黎夜景,再一氣呵成地穿越巴黎市中心進入巴黎火車站,儘管是以後製處理技術達成,但著實令人驚嘆,可以說是導演開宗明義地宣告:這將是一部以精準而優美的攝影鏡頭引人入勝的電影。

巴黎夜景
《這轉場也轉得太巧妙了!好想去巴黎啊~》

當然,『雨果的冒險』是否真的是一部引人入勝的電影?見仁見智,至少,馬丁史柯西斯在硬體技術上做足了滿分,在這部電影的背後,同時也看到了這個年事已高的導演對於『電影』的熱愛和堅持;而耐人尋味的是,在電影工業已發展到3D視覺、動畫目眩神迷的今日,也許我們該想一想,進步的不應該只是技術,而是一部好電影能夠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吧?

P.S其實說真的,在看過『大藝術家』、『雨果的冒險』、『繼承人生』、『戰馬』(這是哪門子戰爭三部曲?)、『魔球』(小布要拿影帝真的很難)、『永生樹』(最佳睡眠治療電影)等等奧斯卡最佳影片入圍片之後,我始終不能理解,為什麼『大藝術家』可以拿到最佳影片……難道真的是因為是一個法國導演拍攝、法國演員主演的向好萊塢默片時代致敬的電影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延伸閱讀】
喬治.梅里耶(Georges Méliès, 1861-1938):你可能不知道喬治.梅里耶是誰,但除了必須唸電影史的人,是不是真的知道他是誰可能也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他真的拍過500多部電影(多數都是短片),而這部電影所描述的『喬治.梅里耶的故事』也絕大部分是真的(包括在火車站裡開玩具店)。很多他所創作的珍貴影片,因為過時、不受歡迎而淪為某些產品(不見得是高跟鞋)的材料;更曾經有所謂的電影學者,認為他死於一次世界大戰。他所執導的《月球旅行記》,被認為是全世界第一部科幻電影,而在落魄潦倒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終於獲頒法國榮譽勳章。

相关文章